1(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说课及反思材料8.相似与差异赵玉民尹家营中心小学2013年3月2(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8.相似与差异课题8.相似与差异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的兴趣及团结协作的精神。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3.知识目标:了解遗传与变异,学习数据整理,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学重点了解遗传与变异,观察人与人、动物与动物的相似与变异之处。教学难点数据整理,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学准备小组分类统计图表两张(34面上图及左下方图)。全班分类统计图表两张(34面上图及右下方图)。教学过程1.讨论法:启发学生寻找观察人物相似特征的方法。A.目标激趣: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寻找自己的特征与同学有哪些相似之处?然后进行归类统计,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B.质疑讨论:你用哪些方法可以找出自己与同学的相似特征?(五官、体形、举止、言谈……)你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寻找自己与同学的相似特征?(看照片、照镜子、相互看……)为缩小观察范围,请看书33和34面,书中要我们着重观察人物哪几个方面的特征?(舌、额头、耳垂、手指)2.小组观察法:将自己这四个方面的特征与同学进行比较、记录。A.发表格:每人两张(34面上图及左下方图)。B.分小组:六人一组。C.观察:组内人员相互观察,统计,完成下发的两张统计表格。设计意图33.归类统计法: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人。A.出示全班分类统计图:四个方面逐一用打钩方式进行统计。B.出示全班坐标统计图:按A、B、C、D四类用柱状图表示。C.学生讨论: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什么规律?4.课外延伸法:A.个人课外观察作业:观察自己与家人在舌、额头、耳垂、手指4个方面的特征,并填入33面的表格中。B.小组课外观察作业选题:花丛中飞舞的蝴蝶,它们的颜色、形态都一样吗?我们学校种植的蝴蝶花,它们的花瓣、色彩、形状一样吗?我们爱吃的玉米,颗粒的颜色都一样吗?搜集某类动物或植物的下一代与其自身相比,有哪些相似的地方?……5.观察鸡冠的差异。A.灯片出示各种鸡冠。B.观察。C.交流。观察鸡冠的颜色、形状都一样吗?各有什么特点?其他生物不同个体之间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差异?6.研究大蒜瓣个体之间的存在的差异。A.展示书上研究方案B.小组讨论制订研究方案。C.小组研究。D.小组之间交流研究结果。4学生自由的将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其他人看。7.讲解:变异。A.讲解:变异。B.学生举例:有关生物变异现象的实例。8.统计全班各组中大蒜瓣的数量,并制成统计图,分析它的变异。A.统计全班各组中大蒜瓣的数量。B.学生画统计图C.看图分析:(1)每组的各个大蒜瓣的数量是否一样?有什么规律?(2)对大蒜瓣的数量多少的规律作何解释?9.课外拓展。分析变异现象的利弊。5(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8.相似与差异赵玉民尹家营中心小学2013年3月6冀教版五年级下科学说课及反思材料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科学相似与差异,针对本科教学设计我做如下环节进行说课: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找出自己与父母及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相似之处并分门别类地列在表中;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出同种动物的相似点;能设计一种可以快速分别找出全班同学中与自己一种、两种、三种、四种特征都一样的人数的方法;能找出某种动物或植物上一代和下一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及差异之处。2、体现到在研究过程中一些事情只有在其他人的配合之下才能完成;能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3、能用实例和自己的话说明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理解;能举例说明这种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能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特点的意义;能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能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特点的意义;能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4、能举例说明科学家利用哪些技术使生物发生变异,从而选出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教学重点难点:1、找出某种动物或植物上一代和下一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7相似及差异之处。2、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出同种动物的相似点。材料准备:自制的表格、镜子、全体家庭成员的合影照;几种动物的视频资料。课时安排:安排3课时。活动1和活动2用2课时,活动3和拓展活动用1课时。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找相似活动目标:1、能用不同的方法找出自己与家人的相似之外。2、能将找到的自己与家人相似的特征分门别类地列在表中。3、能通过与同学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发现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长得都不一样。实施过程:1、本活动由课前活动和课上活动两部分组成。2、在上一节课结束前,简要让学生谈谈用哪些办法可以找出自己8与家人的相似特征,布置学生在家里完成本活动的调查部分。课上组织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3、为了保证本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根据具体情况,用信息的形式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配合。4.要求学生调查的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主要是增加是否有双眼皮和是否惯用左手。5.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强调学生的每一点发现都是有价值的,清楚地表述出自己的观察方法。6、除外形上的相似外,老师要让学生思考自己在为人处事等方面是否有和长辈相似的地方。二、找“朋友”活动目标:1、能设计不同的形式统计全班同学的舌头、额头、耳垂暮之年、手指等四个方面的情况。2、能利用统计图表分析出一些规律。3、能设计一种可快速分别找出全班同学中与自己一种、两种、三种、四种特征都一样的人数的方法。4.能找出某种动物或植物上一代和下一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或相同之处。5.能体验到一些事情只靠自己不能完成,只有在其他人的配合之9下才能完成。实施过程:1、仿照教材的样式制成供各小组使用的观察图表,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电教平台)展示各组汇总的调查情况。2、制一个全班统一的大统计表,,在电教平台上投影出来,让学生依次将自己四个方面的特征相应选项下打钩,然后分别统计与自己某一个们特征相似的同学人数,并标注在教材的坐标纸上,然后,进一步将教材中的表格填写清楚。3、统计工作完成后,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看谁找到了最相似的朋友以及能否从中发现一些规律。4.活动的最后一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印象先简单谈谈某类动物或植物的下一代与其自身相比有哪些相信的地方。然后再提供学生几组图片和放映视频资料供学生实际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对于同类动物(植物)的差异,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进行调查,为下一节课的活动3作资料上的准备。5.为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参照课文图表,选择几种便于识别的性状,组织学生确定自己在班级中和谁是“好朋友”提示与答案从统计结果看,学生就会发现:特征的比较项目越多,相似的人数越少。10三、寻找他们的差异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找出日常衙常见动植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之处。2、能设计研究一种植物不同个体之间差异的方案。3、能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4.能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5.能用实例或自己的话说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概念。6.能举例说明科学家利用哪些技术使生物发生变异从而选出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实施过程:1、准备几种材料,供学生选择研究。2、鼓励学生参照教材中提供的研究方案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制订适合的研究方案。提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时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选择研究的具体内容。3、学生研究过程中,要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例如用图画加文字的形式。对于结论,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下来。4.当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再让学生阅读小鼠标的话。初步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后,再让学生举出更多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实例,引导学生得出生物工程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5.活动最后,请学生阅读科学在线。激发学生更多地关注人们11利用遗传和变异规律选育生物新品种的实例和发展变化,举例说明科学家利用哪些技术使生物发生变异从而选出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这将为生物进化部分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事实拓展知识遗传与基因生物的发育过程教学反思:学生们课前预习不够充分,材料没有准备齐全,课堂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任务中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但是个别小组交流讨论不够积极,望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