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雅宝附属学校《五柳先生传》四步乐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预习+讲习+练习+复习勤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1《五柳先生传》教案【教学思路】这是一篇人物小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独立于世俗之外”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独特个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①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②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③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过程和方法目标①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②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③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2、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3、引导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教学方法】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阅读障碍2、引导学生多渠道查阅、收集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如生平简介,历史家对陶渊明的评价等等3、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制作课件【课时】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语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视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我们学过的作品中,哪些篇章反映了此个性?──《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预习环节——先学后教中大雅宝附属学校《五柳先生传》四步乐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预习+讲习+练习+复习勤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2一、释题:“传”传记,是介绍人物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等,虽记述的是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的写进文章,而是记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时显示出个人的品格特点。二、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讲习环节——寓教于乐一、感知文意1、课堂诵读,初步感知①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语调,划出不理解的语句②生诵读,要读出语气、重音,特别强调读出层次二、分组交流,释疑译文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让学生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三、自主探究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迅速、准确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①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明确: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赞语)②文章介绍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况?作者借助哪些语句作勾画?请学生归纳、列表: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雨,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人生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四、译文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第二课时练习环节——实效检测一、合作探究,评析人物形象(教师点拨,启发思维)①纵观全文,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中大雅宝附属学校《五柳先生传》四步乐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预习+讲习+练习+复习勤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3总结:五柳先生是一个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隐士。②你觉得五柳先生能成为你学习的榜样吗?说说理由(激发学生超越教材感悟,领悟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实现情感的升华,畅述己见,言之有理即可,引导学生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二、这是我们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作者又是如何评价他的?了解文中评述,加深对五柳先生的认识。学生齐读“赞曰”部分,理解赞句的实质。交流理解:赞语主要概括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赞赏其不愁贫贱,不求富贵,怡然自乐,返璞归真的生活节趣。复习环节——温故知新一、小结1、语言特色:①语言简约凝练,勾画鲜明形象②多用否定句,突出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节趣2、主旨表现: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他安贫乐道的精神。二、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文。2、完成本课随堂训练【板书设计】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名利……隐者心情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悦己性嗜酒期在必醉……率真放达处于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环堵萧然宴如也……安贫乐道(人格高洁)赏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淡泊名利【资料链接】一、关于作者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按:《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2、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二、补充注释1、宅边有五柳树。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2、好读书。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中大雅宝附属学校《五柳先生传》四步乐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预习+讲习+练习+复习勤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4又常与友邻讨论,曾写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3、性嗜酒。“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4、箪瓢屡空。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5、黔娄。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持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