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2.AADT:1/365∑Qi或1/12∑(MADT)年平均日交通量3.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学科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出行效率最大,交通事故最少,通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以及低公害的目的。4.空变性:城市不同区域交通流分布,不同功能道路上交通流分布;路段交通流分布、交叉口交通流分布(流量、流向);不同车道上分布:里车道、中间车道、外车道,方向性交通流分布:潮汐分布5.时变性:小时内的变化,分交通量、15分交通量:6.PHF=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中高峰时段交通量*60/t)7.时间平均速度:某一时间内某一道路断面地点速度的平均值,可用于对地点交通现象及状态分析;8.空间平均速度:在给定的路段上,于统一瞬间,速度的平均值,用于评价分析空间上交通流状态;9.地点车速:瞬时车速,车辆(或人)通过某一地点(非长距离内)的速度(各类车速的基本构成单元);。10.行驶速度:行驶某一距离与所用时间(不包括停止时间)之比,可用于道路设计;11.行程速度:也称区间速度,为行驶某一距离与所用时间(包括停止时间)之比,可用于评价分析道路的交通质量;12.交通密度:单位长度道路上一个车道(或单位宽度)内车辆(或人、自行车)数;13.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车辆的车头到达道路某断面的时间间隔;14.车头空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车辆车头间的距离;15.连续流:道路上行驶的交通流不因外界因素干扰而停驶的流动体;16.出行:指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17.“起点”,指一次出行的出发地点;18.“迄点”,指一次出行的目的地19.区间出行:调查区域分成若干小区后,起迄点分别位于不同小区间的出行。20.区内出行:调查区域分成若干小区后,起迄点都在小区内的出行21.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直线,它的宽度表示区间出行的次数。因为反映人们期望的最短距离而得名,与实际出行距离无关。22.OD表:即表示起迄区之间出行交换数量的表格。23.调查区域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有时还分设内线和外线,内线常为城市中心商业区(CBD)的包围线。24.出行发生:包括交通分区内下述出行端点:家庭出行中的家庭一端端点,不论其为出发点或到达点;非家庭出行的出发点。25出行分布:又称OD交通量。调查区域内各交通小区之间的车、人出行次数(图3一17中tij),当限为车辆出行时,亦称交通分布。现状出行分布由UU调查得到。26出行吸引量:指由家出行中全部非家庭一端(O点或D点)的出行量和非家出行中D点一端的出行量;35出行产生量:指由家出行中全部家庭一端(O点或D点)的出行量和非家出行中O点一端的出行量;27可能通行能力:在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点的最大可能交通量。可能通行能力可以由基本通行能力乘以修正系数而得。28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又称为理论通行能力29设计通行能力:又称实用通行能力。它是根据道路的性质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而划分成若干等级不同的服务水平,在不同服务水平条件下,道路所具有的通行能力。30公路服务水平:交通流中车辆运行的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亦即公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31高速公路:多车道公路,和其他多车道公路一样,由于两个方向的交通运行互不依赖,且两个方向在其前进方向上的线形(其中主要是纵断线形上)的不同,32交织运行:两个或更多交通流沿公路相当长路段运行的总方向相同且在没有交通控制设施的情况下,相交而过的运行称交织运行。33境内出行:起讫点皆在调查区范围内的出行;34过境出行:起讫点皆在调查区范围外的出行;36现状分布:为了掌握交通量的基本分布及出行特征,需对所研究的区域做必要的分区。现状分布即现状OD交通量,常用OD分布表表现37交通方式划分:出行方式的选择;出行产生量预测阶段即按交通方式统计出行量;在出行分布之前划分交通方式;出行分布与交通方式划分同步进行;交通分布确定后进行方式划分38交通量分配:指各交通区之间的交通量在其间的各条道路及各路段上的分配39交通事故:凡车辆、人员在特定道路通行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规或依法应该承担责任的行为而造成人、畜伤亡和车物损失的交通事件。40交通需求管理。通过控制、限制、禁止某些交通方式的出行,减少出行量,以达到降低道路交通负荷的目的。41优先发展策略:对某些道路空间占用要求少、环境污染低、能源消耗小的交通方式实行优先发展,并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能源储备及环境控制的实际情况,制订优先发展的实施措施。42限制发展策略:当道路交通网络总体交通负荷达到一定水平时,交通拥挤现象就会加重,这时,必须对某一些交通工具实施限制发展(或控制发展),以防止交通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通常,被限制发展的是那些交通运输效率低、污染大、能耗高的交通工具。43经济杠杆策略;是一种介于无管理与禁止出行策路之间的柔性较大的管理策路,是一种通过经济杠杆来调整出行分布或减少出行需求量的管理措施44单向交通:又称单向线,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故单向交通是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充分利用现有城市道路网容量的一种经济、有效的交通管制措施45交通信号:具有法律效应的反映通行权的动态交通语言46信号相位:相同通行权信号的集合47.信号相序:对应于通行权的通行信号的顺序;48.停车需求(parkingdemand)指给定停车区域内特定时间间隔的停放吸引量,一般用代表性日的高峰期间停放数表示。49.累积停车数(parkingaccumulation)指典型停放点和区域内在一定时刻实际停放车数量。而延误车数(parkingvehicle-time),指一定时间间隔,调查点或区域内累积停放次数(辆次)。50.公路交通环境:是与公路交通活动相关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作用于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的总和,包括道路状况、交通设施、地物地貌、气象条件,以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活动等。并以资源破坏型环境要素构成公路交通环境的主体。51.ITS为智能交通系统:在这种背景下,把车辆和道路综合起来系统地解决交通问题的思想就油然而生。52.电子收费系统(ETC):利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安装在汽车上的电子标识卡(存储与车辆收费有关的大量信息,如预缴金额、车型、车主等)与安装在收费车道旁的读写收发器,通过微波或红外进行快速的数据寄托,实现车辆的不停车收费。53..高峰小时系数: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54.区间车速指的是车辆行驶在某一区间时根据道路交通状况而确定的综合车速,是用区间距离除以车辆行驶在该区间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求得的55.延误是指由于交通摩阻与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驶时间损失,以s或min计56.行驶速度:行驶速度【runningspeed】指的是车辆驶过某一区间,全行程内单位时间正常运行(不包括停车)的距离。57.30位小时交通量指将一年内所有小时交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序号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58.分隔查核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域内按夭然、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可设一条或多条。它们将调查区域划成几个部分,用以实测穿越该线的各道路断面的交通量。59.交通分配是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将调查得到的起讫点的出行分布(OD矩阵)按照现有或规划中的路网分配到各条道路上,从而推测各道路上的交通量。60,交通规划变成了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四个步骤,这就是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法(也叫四步法)填空1.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其他等。2.城市道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环境、声环境及社会环境等方面。3.单向交通又称单向线,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单向交通的种类:(1)固定式单向交通(2)定时式单向交通。(3)可逆性单向交通。(4)车种性单向交通。4.道路交通管理分:行政管理技术管理5.道路交通事故一般都要经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道路交通事故——人员伤亡三个发展过程6.道路交通系统的组成:道路交通系统由人、车、路(环境)构成的动态综合系统。7.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方格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等8.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等9.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标志就其含义不同分为下列四类:①警告标志②禁令标志③指示标志④指路标志10.高速公路基本路段是指主线上不受匝道附近车辆汇合、分离以及交织运行影响的路段部分。11.高速公路是有中央分隔带,上下行每个方向至少有两车道,全部立体交叉,完全控制出人的公路。高速公路是彻底的非中断性交通流设施。在正常情况下,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可以不停顿地连续行驶。12.高速公路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l)高速公路基本路段;(2)交织区;(3)匝道13.公路的技术分类: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14.公路的行政等级:五个等级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15.公路交通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及资源破坏两方面。16.驾驶员基本特征主要通过:视觉特性、反映特性、选择特性加以表现17.交通标志的三要素:颜色、形状、符号18.交通量调查的计数方法主要有: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等。19.交通事故有六项缺一不可的要素是什么即车辆、在道上、在运动中、发生事态、发生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和有后果的。20.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21.汽车是由动力装置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的车辆。汽车的主要用途是运输—载送人员和(或)货物,或者牵引载送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22.汽车由四大部分组成:发动机部分底盘部分车身部分电器及附属设备23.四阶段法该阶段把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需求分析分为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四个步骤进行,这就是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法理论。24.我国根据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质的大小分为四类、交通事故的四项指标。四类: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四项指标: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五简答题1.车辆的基本特性包括哪些?车辆的类别:汽车、自行车②车辆的几何条件:长、宽、高及轴距(影响道路的几何设计与资源分配)③车辆的动力性能(影响道路的几何设计与通行能力):启动性能;-加速性能;-爬坡性能④制动性能2城市道路的分类:⑴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⑵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⑶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⑷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3城市道路和干线公路的主要区别:功能多样②组成复杂③行人流量大④车辆及其类型多⑤交叉口多⑥道侧建筑密集⑦交通量分布不均衡⑧政策性强6.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7.道路基本特性包括哪些?道路构造:路基、路面、线形:交通量、速度、载运量等;几何构造:红线、横断面、车道宽、坡度、转弯半径等、节点间距、车道数②道路功能(速度及交通量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