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2级-绿皮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绿皮:基础知识重点整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动中的()科学(劳动力市场)现象和运行规律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属性(多选)相对的稀缺性绝对的稀缺性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3、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中,个人追求的目标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4、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实证和规范(研究方法)6、实证研究方法的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7、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是()认识客观事实、结论具有客观性8、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顺序选择题)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设定假设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9、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10、规范研究方法的目的是()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11、规范研究方法的障碍有()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1、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2、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3、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4、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15~19岁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女性劳参率上升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25~55岁男性成年人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5、形成5题趋势的主要原因女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制度劳动时间缩短人口出生率下降科学技术进步对产业技术状况、家务劳动效率的全面影响6、两种劳动参与假说是()附加性和悲观性(劳动力假说)7、附加性:二级劳参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参率提高悲观性:二级劳参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参率下降8、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9、一般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供给无弹性Es=0供给有无限弹性Es=∞单位供给弹性Es=1供给富有弹性Es1供给缺乏弹性Es110、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类(顺序选择题)需求无弹性Ed=0需求有无限弹性Ed=∞单位需求弹性Ed=1需求富有弹性Ed1需求缺乏弹性Ed111、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前提条件(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使用价值(使交换双方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市场价值(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最佳结合(通过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12、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方法是(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调整实现均衡)的方法13、均衡分析方法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14、(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代表人物(A·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L∙瓦尔拉)15、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最优分配(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同质同工(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充分就业16、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规模(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人口城乡结构)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1、均衡价格论,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2、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3、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4、把握工资率的注意事项:1)基本工资所得均高于工资率X时间单位数(在以工资率为计量标准的条件下,工人基本工资所得在正常情况下均高于工资率乘以时间单位数)2)与制度工时、实际工时、带薪休假有关(工资率既与制度工时和实际工时有关,又与带薪休假时间有密切联系)3)只是基本工资,不是全部劳动报酬(以工资率的计量单位计算的工资所得只是基本工资,不是全部劳动报酬)5、货币工资主要受三个主要因素影响工资率、时间长度、工资制度(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6、实际工资是(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公式: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第四节就业与失业1、失业类型摩擦、技术、结构、季节(性失业)2、(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即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3、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实现充分就业的办法()通过两个政策(宏观财政、货币)一结合政策(与产业)一推行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政府通过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将凉着和产业政策紧密结合,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才能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4、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资源浪费的典型(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精神需求的满足(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5、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6、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货币)(收入)政策7、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是(财政政策)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经济管理对策是(货币政策)8、财政政策根据目标不同分为(扩张)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分为(扩张)和(紧缩)性货币政策9、收入政策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不合理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及其危害10、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社会居民或者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是基尼系数取值在0~1之间系数接近0,收入接近于绝对平等系数接近1,收入接近于绝对不平等系数小于0.2,收入差距非常小系数大于0.4,收入差距比较大11、收入政策措施有()调控收入与物价的关系收入平等化第二章劳动法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其(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劳动法基本原的特点指导性、纲领性(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反应了本质和特点(反应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高度稳定性高度权威性3、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制定、修改和废止(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实施(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有助于理解、解释4、劳动法基本原则内容:保障劳动者劳动权(首要原则)劳动关系民主化物质帮助权5、(平等就业权)和(自有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5、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具体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6、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内容: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平等协商的权利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贯彻“三方原则”(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听取工会意见贯彻“三方原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工会享有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7、制定规章制度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依法公示8、(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具有以下特征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强制性9、(法律渊源)是指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或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10、(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是我国劳动法的(首要渊源)11、(劳动法律)的法律效力仅低于(宪法)12、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例如(工伤保险条例)(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3、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劳动法律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劳动规章地方性劳动法规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14、与我国劳动法律渊源相类似的形式以外,还有以下类别雇佣原则(内部劳动规则)【可以理解其为劳动法渊源之一】15、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促进就业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16、劳动法学界还将劳动法的体系分为(所有制结构模式)(劳动法的智能结构模式)所有制结构模式: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个体、外商(企业劳动法律制度)职能结构模式(从左往右考)劳动法体系劳动法关系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职工民主管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标准法工作时间法工资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劳动保障法促进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福利法劳动监督检查法17、劳动法律关系:任何一种社会关系经相应的法律规范调整后即转变为法律关系,即当事人之间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所谓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18、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的条件: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19、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是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20、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21、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现实形态(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权利和义务(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双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22、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通常将自然人分为(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无劳动行为能力人)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男性、身体健康、完全行为自由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女性劳动者、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部分被依法限制行为自由的无劳动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23、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24、劳动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违法、行政、仲裁和司法行为。25、劳动法律事件:例如—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死亡;战争或其他现象。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1、企业战略的概念: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是(企业战略)2、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3、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外部环境的调研(获取口头信息、获取书面信息、专题性调研、外部环境的预测)外部环境的预测(人们对未来某种不确定的东西或未知事件调查研究后作出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设想或结论)4、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潜在竞争对手分析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顾客力量的分析供应商力量的分析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5、企业资源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机器、资本等实物资产及专利、商标、技术秘密和管理等无形资产。6、企业资源分析的具体内容物质、人力、财务、管理、无形资产(资源状况)7、企业能力内容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基本活动细分:原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售后服务支持活动细分: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8、企业能力分析的方法纵向分析:把企业目前的能力与以往年度的能力做对比,寻找企业业绩变化的能力因素的分析方法横向分析:把同一产业内的企业或者竞争对手的能力与本企业的能力作比较,以发现本企业经营优势和劣势的一种方法财务分析:利用企业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通过财务比率计算,了解企业在某一时期的情况9、企业能力评价的标准效率和效果是两个主要的标准。效率分析、效果分析10、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11、企业的战略选择1.总体战略(进入、发展、稳定、撤退(战略))1)进入战略(购并、内部创业、合资)2)发展战略(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横向发展、纵向发展、多样化发展)3)稳定战略(撤退、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与杠杆收购、拆产为股/分拆、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2.一般竞争战略(低成本、差异化、重点(战略))1)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效益原则、适当原则、有效原则)3.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新兴行业的战略、成熟行业的战略、衰退行业的战略)1)成熟行业的战略制定(明确一种竞争战略、合理组合产品、合理定价、工艺创新、扩大用户的产品范围、购买廉价资产、选择合适的买主、工艺流程的选择、参与国际竞争)2)衰退行业的战略制定(领导地位战略、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