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一级笔记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第二节企业培训文化与成果转化一单元:企业培训文化的营造知识点:一、培训文化的功能:8点。衡量完整;体现重要;检验水平;明确资源;提高参与意识;审查相关性;体现共享程度;明确需求,传播和建设;明确问题及解决方法。二、培训文化的发展过程:三个阶段:萌芽(培训是HR部门一部份)、发展(单独的培训部门)、成熟(独立且有影响力)。区分阶段的标志指标:培训的计划性、参与性、内容和形式、资源的利用程度、基础管理平台的完善、与战略之间的关系。(6个方面)三、学习型组织的含义、特征和功能1、含义:是一个通过获取或创造新知识,具有不断开发、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由员工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三个方面组成的正式组织。四个维度:个人、团体、组织、社会。六个行为准则:创造学习机会、促进学习对话、鼓励合作学习、建立共享系统、促进共同愿景、与环境相适应结合。2、特征:8个。(愿景驱动型、多个创造团队组成、自主管理的扁平组织、组织的边界被重新界定、注重员工家族生活与职业发展的平衡、领导者扮演新的角色(设计师、仆人和教练)、善于不断学习(员工个人终身学习:个体、社会、中介、发展四个属性;全员学习、学习工作化、团体学习)、具有创造能量的组织)3、功能:从个人、团体、组织、社会四个层次分析。个人---为个人创造不断学习机会,形成组织中员工之间探讨和对话氛围;团体---有利于鼓励员工共同合作,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组织---建立学习共享系统,迈向共同愿景;社会---促进组织与环境相适应,为社会和大众服务,尽社会责任。能力要求:一、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麻省理工的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提出的五项内容: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构建学习型组织的5个要求:1、构建学习工具;2、激励学习优势;3、学习融入企业文化;4、消除障碍;5、学习活动的全面管理。二、组织学习力的培养:---4个力。1、对未来的警觉程度,洞察是否准确;---预警能力。2、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掌握认知能力;---认知能力。3、对信息的传递速度,沟通是否畅通;---传递能力。4、对变化的调整能力,应变是否及时。---调节能力。二单元:员工培训成果的转化知识要求:一、培训成果转化的含义:所学转化为所用。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等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整个过程。二、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学习理论:1、组织学习理论:鲍尔.沃尔纳的“五阶段模型”:1)发展初期的自发无意识学习;2)消费性学习,送部分员工进修;3)学习引入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开端;4)确定组织的学习日程,学习进入高阶段;5)学习与工作实现融合。约翰.瑞定的“第四种”模型:---全程学习。基本要点:持续准备,不断计划,即兴推行,行动学习。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练”: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2、组织中的持续学习:1)持续学习的文化因素: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多维层次结构提供不同水平的组织诊断,将学习迁移分析由评估提前到组织分析中。2)层次结构:一级因素的六个方面(竞争气氛、上级支持、提供更新机会、同事支持、工作创新、工作竞争);二级因素(社会支持维度、持续创新维度、竞争性维度)能力要求:一、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受训者、工作环境、组织三个层面分析。1、受训者层面分析:1)培训能力即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培训动机、自我效能);2)自然遗忘;3)受训者培训转化四个层面:依样画瓢、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我管理。2、工作环境层面:1)工作环境;2)组织转化氛围;3)实践机会测量;3、组织层面:1)学习型组织;2)知识管理。二、构建培训成果的转化机制:培训的终极目标:增长企业自身的价值,使培训成果转化为员工的执行业行为和企业绩效。转化机制的三个子机制:1、转化环境和条件创造子机制;2、培训激励子机制;3、反馈与考核子机制(制定明确的行动计划、使用绩效辅助物、建立培训后员工交流联系网络)三、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策略:1、明确关键人员在培训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关键人员:管理者、培训者、受训者、受训者同事)2、通过激励强化受训者的学习动机;(目标设置理论、期望理论、需求理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受训者的配合(培训动机、文化水平、基本技能)。3、积极营造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发挥HR部门的督导与推动作用;提高管理者的支持程度;增加应用所学技能的机会;建立受训员工联系网络;建立一对一的辅导关系。4、对培训效果及时跟踪调查;5、开展培训全过程的沟通(培训前、期间、后)第三节:创新能力培养一单元:思维创新知识要求:一、创新能力:1、创新(对整体或部份的变革-目的性、规律性、变革性、新颖性、发展性)与创造(首创性和独创性);2、创新能力:—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两种能力。二、创新的来源:1、需求拉动创新;需求的6种分类。1)按起源分: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2)按对象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3)按马斯洛需求层次分:生存、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4)按用途分:生活和生产需求;5)按明显性分:显性和潜在需求;6)按主次分:直接和间接需求。2、技术推动创新:原创型、拓展应用型创新。3、竞争驱动创新:差异化、成本领先。三、常见思维障碍:8种1、习惯型思维障碍-思维定式;2、直线型-死记硬背,生搬硬套;3、权威型—迷信权威,按权威办事;4、从众型—懒于思考,从众,随大流;5、书本型—迷信书本;6、自我中心型---以自我为中心,一叶障目;7、自卑型---不敢去做;8、麻木型---习以为常。四、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或多向思维,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展开;类型:1)逆向思维(反方向);2)横向思维(侧向思维);3)颠倒思维(颠倒过来)。2、收敛思维:又名集中思维,辐集思维,求同思维或聚敛思维。寻求唯一答案,指向问题中心。和发散相反。3、发散与收敛的区别:1)思维提向相反;2)作用不同:收敛是求同,发散是求异。互为辨证关系,可交替使用。五、想象思维与联想思维:1、想象思维:可分为:1)无意想象;2)有意想象:包含再造型、创造型、幻想型(有意义和无意义幻想)三种。抑制想象思维的障碍:环境、内部心理和内部智能障碍。2、联想思维: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3、想象与联想的异同:1)相同点:非逻辑形式,借助于形象展开,互为起点。2)区别:联想只能存在于记忆表象之间,想象超出记忆范围;想象可以产生新的记忆表象,联想不能;联想的操作过程是一维的,线性的,单向的,而想象是多维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联想是封闭的有限的,想象是开放的无限的;想象可以超越现实,联想不能。六、逻辑与辩证思维:1、逻辑思维(形式和辨证两种逻辑)在创新中的作用:1)积极作用:发现问题、直接创新、筛选设想、评价成果、推广应用、总结提高。2)局限性:常规性、严密性、稳定性。2、辩证思维(矛盾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统帅作用、突破作用、提升作用。能力要求:一、发散思维训练:进行大量的设想。例如:关于材料、形态位置、数量、方式方法等。二、收敛思维训练: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运用收敛思维。考虑到各个方案的经济性、可行性。三、想象思维训练:一般训练(随时随地自我训练)和强化训练(短时间由老师指导的大量训练)。强化训练:1、无意想象训练:冥想式思维法(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记下结果);2、再造性想象训练:--对头脑中已存入的记忆表象进行检索的思维活动;3、创造性想象训练:记忆表象加大胆想象;4、幻想性想象识练:任意想象,超现实。四、联想思维训练:空间接近、时间接近、外形相似、意义相似、对比、因果联想。五、逻辑思维训练:方法(严格遵循逻辑法则、结合案例深思熟虑、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六、辨证思维训练:14个方面训练。1、根据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把思考结果记录下来。2、对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给出比较全面的答案。3、从长远和当前要兼顾的观点,思考下列问题。4、从行动的目的性应当明确,具体矛盾具体分析观点来解释问题。5、根据抓主要矛盾的观点思考问题。6、改变静止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敢于打破老框子,有创新思考问题。7、不固执己见,头脑不僵化,放弃陈旧错误的,吸取他人的长处,集思广益。8、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是辨证思维的重要准则。9、比较是认识思维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点的方法。不同事物,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比较。10、抓事物发展的关节点,注意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11、遇到比较复杂或紧迫情况时,差距于区别表象与本质,排除信号,选准主攻方向。12、善于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13、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思考解决问题。14、对已经取得的成果或结论,要用清晰的语言(包括数学语言)表达。做出明确而不是含混的结论。二单元:方法创新知识:一、设问检查法:提供一张提问的单子,逐项对照检查,从各个角度系统周密的思考,探求较好的创新方案。1、特点:1)以提问的方式寻找;2)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来设问检查。2、适用范围: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小发明小革新等。可与智力激励法结合运用。二、智力激励法:又叫头脑风暴法。1、基本原则:自由畅想、延迟批评、以量求质、综合改善、限时限人(30-60分钟,10人)。2、组织形式:集体创造法。有主持人(5个要求:平等态度、制止违反规划人、目标统一、鼓励互相激励、启示诱导)、参加人(5-15人、结构合理、水准相近、有核心人员)、记录员(1-2名、认真全部记录、请主持人归纳后记录)、会址(免干扰,关闭电话)等。能力要求:一、设问检查法:1、奥斯本检核表法:双叫稽核表法、对照表法或分项检查法。六类问题9组提问。1)能否他用(思路、原理、产品应用、技术、材料、系列配套扩展);2)能否借用;3)能否改变;4)能否扩大(附加功能、强化技术、放大增多、感情投入);5)能否缩小(简单化、微型化、拆折化、自动化);6)能否替代;7)能否调整;8)能否颠倒;9)能否组合。2、5W1H法:6个角度作检查提问:why,what,who,when,where,how.为什么,何事何人何时何地,如何?程序:6角度提问、列出疑点和难点、讨论分析,寻找改进措施。3、和田十二法:加、减、扩、缩、变、改、联、学、代、搬、反、定。二、组合技法:1、主体附加法:置换或插入或增加新附件而导致发明或创新的方法。也称内插式组合。步骤:1)有目的地选一个主体;2)运用缺点列举法分析主体缺点;3)运用希望点列举法对提主体提出种种希望;4)考虑在主体不变前提下增加附属物克服或弥补主体缺陷;5)考虑利用或借助主体的某种功能附加别的东西发挥作用。2、二元坐标法:1)列出联想元素;2)进行联想和创新;3)摘出有意义的联想;4)对有意义的联想进行可行性分析。3、焦点法:以事物为中心(焦点),依次罗列各元素一一组合。分为发散式和集中式组合。4、形态分析法:用系统观念来网罗组合设想的创造发明方法。步骤:明确问题、要素分析、形态分析、方案综合和选择。三、逆向转换型技法:---逆向思维。“缺点逆用法”:利用缺点化弊为利的创新方法。步骤:探寻可利用的缺点,透点缺点看本质,利用或驾驭缺点。四、分析列举型技法:1、特性列举法:写出全部特性属性、从三个方面(名词、形容词、动词)列举、可替代置换、提出方案讨论解决。2、缺点列法:会议法、用户调查法、对照比较法。3、希望点列举法:书面搜集法、会议法、访问谈话法。4、成对列举法:列举,强迫联想,组合分析筛选。五、智力激励法:步骤:1、准备阶段(包括产生问题、组建小组、通知与会者会议内容、时间、地点);2、热身活动;3、明确问题(介绍问题、重新叙述问题、选择最富启发性的重新叙述形式)4、自由畅谈;5、加工整理(设想的增加、评价和发展)第四节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一单元: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知识:一、职业生涯管理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在组织内,组织为其成员实现职业目标,确定职业发展道路,挖掘员工潜能,使员工贡献最大化,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活动过程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