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组课文围绕“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及语文园地四组成。这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选编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朴实易懂。选文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领会编者意图,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在读、思、议、做中自主感悟科学道理,积淀科学素养。二、单元目标1、认识52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2、学习默读课文。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懂得事物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三、课时安排13、动手做做看3课时14、邮票齿轮的故事2课时15、画风3课时16、充气雨衣2课时语文园地四4课时总课时数55课题13、动手做做看教材分析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总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教学难点1、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2、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初步谈话:同学们,你喜欢发明创造吗?敢于怀疑家的话吗?2、谈话质疑: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我放进一颗石子,水就会怎样?(观察后答)如果我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满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想不想知道你回答的对不对?好,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吧。答案就在课文中。二、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2、解释题意。动手试一试里的试,意思是尝试、试验的意思;试一试是尝试一下;动手试一试是动手做一做,看结果是什么样的意思。动手做和动脑子想应当结合起来,但有时要强调动脑子想,而有时就要强调亲自动手做。这篇课文就是强调要亲自动手做。三、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标好节号。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实验觉得漫出问题正确科学家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卡:另丽夫试一试如果只有著名(2)指名读生字词,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另:另外。问题:要解决的疑问。觉得:感觉到。正确:对。科学家:作科学研究工作有成就的人。(4)抽词卡让学生读。3、个人练读课文。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五、布置读课文,思考问题。1、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提了什么问题?两个同学怎么回答的?2、玛利亚作了什么是实验?提了什么问题?科学家怎么回答的?3、玛利亚后来成了什么样的人?总课时数56课时安排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理解感悟。2、通过朗读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流程一、检查复习。提问上节课留的思考题,依次指名回答。二、精读训练。1、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第二部分:第五六自然段。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2、依次进行讲读。第一部分:(1)指名读。(2)问:第一段讲了什么?(3)第二段有几句话?每一句分别说了什么?这是为什么会产生什么结果?(4)第三四段说了什么?(5)看图回答问题:图上画有几个人?他们是哪些人?桌子上摆着什么?科学家的手势说明他在说什么?(6)小结:这部分讲科学家做实验、提问题,两个同学分别作了回答。第二部分:(1)指名读(2)第五段有几句话?分别说了什么?玛利亚是画上哪个人?她是怎么动手做试验的?结果她看到了什么?哎呀是什么意思?(3)第六段有几句话?分别说了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科学家有什么反应?只有……才能……这句话强调什么?(4)小结:这一部分讲的是伊琳娜作了试验,向科学家提出问题,科学家作了回答。(5)齐读第二部分。三、布置再读课文。1、思考: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体会、收获?2、照课文习题三的要求抄写词语。总课时数57课时安排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朗读感悟课文,并从中受到启发。2、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教学流程一、听写词语。二、继续精讲训练。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说了什么?3、简介居里夫人。4、为什么这篇课文最后要写这一句话?三、总结。这篇课文说的是居里夫人小时侯学习有疑问就亲自做试验,得到正确的答案。说明了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个道理。你们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可以自由谈谈。四、朗读指导。五、复述指导。1、揭示复述提纲以启示学生复述的顺序。2、利用板书,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串连。3、指名复述,师生评议。4、同座二人交替复述,互提意见。六、作业练习。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科()如()另()种()和()只()2、用如果……就……、只有……才能……各说一句话。3、听写:有些问题……正确的答案。4、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板书设计13、动手做做看伊琳娜生气→→哄骗→→动手做了做。伊琳娜笑了→→不是哄骗→→明白一个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总课时数58课题14、邮票齿轮的故事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教学总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重点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板书:齿孔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2、标出自然段。3、你喜欢谁?为什么?三、识字、写字。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1)“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2)“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5、写字指导。1、出示要书写的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2、全班交流:刀、仍、便,是新认的字。“刀”字便”二字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3、师范写,生书空。4、学生习字,师巡视。四、自由的朗读课文。总课时数59课时安排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感悟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2、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生齐读2、出示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3、请生当小老师领读,生齐读。二、朗读感悟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2、学习第一段A、自读。(要求读顺。)B、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抓住“正式”让生明白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C、齐读。3、学习第二、三、四段。A、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问: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齐读此句话。B、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让学生用铅笔尖,刺一刺白纸,然后撕一撕,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C、“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D、“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三、明理导行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四、积累运用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2、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3、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五、实践活动。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2、2、作业布置: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板书设计14.邮票齿孔的故事阿切尔:英国发明家看:翻找求助想取刺拽想:机器打孔做:研究很快超出善于观察、思考、实践教学反思总课时数60课时安排第三课时课时目标完成练习教学流程一、看拼音写词语xiǎodāoqiúzhùrénɡránshǐyònɡhěnɡqízhènɡshìérqiěfānɡbiàn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年的一天,()看到一位先生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撕开了,从这位先生的举动中受到启发,从而开始了研究,最后终于发明了()。2.世界上最早的一张邮票是在()发行的。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年清政府发行的()邮票。3.邮票上印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内容十分丰富,被称为“微型_____________”。邮票很有________价值。三、读读填填。四、我会写。五、科学家的故事。苹果落地牛顿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一天晚上,他坐在苹果树下。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牛顿看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那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上落下,却不向天上飞去,也不向左或向右抛开呢?”牛顿发现了这个问题,就专心去研究。后来,他终于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地球有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