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1年初中地理毕业会考总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2-8页)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判断地球是个球体的方法:1、地球卫星照片,2、麦哲伦环球航行,3、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4、月食。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赤道约是本初子午线的长度的2倍。地球的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只差21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纬线的特点是: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最大周长赤道长约4万千米,是零度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以北是北纬N,以南是南纬S,各90°。“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地球自转一周。南、北回归线分别是南北纬23.5°,南、北极圈分别是南北纬66.5°。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30°是中、低纬度的分界线。经线的特点是: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就是零度经线,以东叫东经E,以西叫西经W,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怎样确定某点的经纬度:坚经横纬,经度往东是东经E,往西是西经W,纬度往北是北纬N,往南是南纬S;超过西经20°W和超过东经160°E属于西半球,在20°W和160°E中间属于东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是90°。第二节地球的运动(9-12页)地球自转,自西向东,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自西向东,一年,产生季节的变化。在北半球一般把包括春分日在内的3、4、5月划为春季。太阳直射最北界线是北回归线23.5°N,直射最南界线是南回归线23.5°S。热带,直射,气候终年炎热。温带,斜射,气候上四季变化明显。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南北回归线上的任意一点,太阳一年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任意一点,太阳一年直射两次。第三节地图(13-24页)画一个简单地图的三要素是有比例尺、指向标、图例。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数字式,如:1:10000000;直线式。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画的地方越大,内容越简单。地图上的方向有: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方向;根据经纬线定方向。在地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等高线向低处闭合是盆地,向高处闭合是山顶。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是山脊,向高处突出是山谷。修建水库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是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地形的高低。地图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与人类活动有关,包括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卫星影像可以及时准确反映地面农作物的长势、森林火灾、台风前进路线。卫星地图可为驾驶员导航,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驶路线。地形五种基本类型特点--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平坦宽阔。高原:地面坦荡、边缘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在200米至500米之间,起伏不大、坡度平缓。海底地形包括:海岸、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6-31页)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陆地占29%。陆半球陆地面积占48%,也是海洋面积大。亚、欧洲分界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分界是:白令海峡。欧、非洲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有亚洲、北美洲。*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特点是:亚洲(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非洲(高原大陆)、北美洲、南美洲(南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南极洲(海拔最高洲、冰雪高原)、欧洲(平原为主、海拔最低)、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南美、非、亚、大洋洲。被三大洋包围的是北美洲。四大洋由大到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呈S形。世界面积最大的岛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第二节海陆的变迁(32-40页)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唯一占有一个大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落基山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安第斯山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板块运动分张裂、碰撞挤压运动。“沧海桑田”原意是指海陆变迁。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二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是板块张裂。红海的扩大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造成的。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喜玛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不继缩小的是地中海,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的结果。地球上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有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塑造山岭、低地使地面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有流水、风、海浪、冰川等,把高山削平,将低谷填平,岩层弯曲变形叫褶皱,断裂错动叫断层。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42-48页)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侯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包括气温和降水。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0无雨。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污染指数和人类污染见教材48页。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49-53页)2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求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过后2时左右(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大陆上北半球在7月,最低气温北半球在一月,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气温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是造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53-56页)一个地方的降水的多少,是用雨量器来测定的,通常用毫米计算。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爱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见56页3.21图):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2、两极地区降水少,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世界的“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1861年达20447毫米;世界“干极”是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小于0.1毫米。按照世界各地降水量各月(或各季)的分配情况,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地区:1、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新加坡;2、全年少雨区,内陆地区、两极地区,非洲北部地区,埃及开罗;3、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亚洲东部,中国北方地区,中国北京;4、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罗马;5、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影响,欧洲西部,英国伦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57-62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黑龙江冬季漫长,海南四季如春)、海陆因素(我国西部降水少)、地形因素(到山顶避暑)、气压带和风带因素(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洋流因素。△地中海气候分布在纬度30°--40°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纬度40°--6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25°--35°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35°--60°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中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见58页3.23图):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分为雨季和干季,非洲南部、巴西高原;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旱季和雨季,南亚印度、东南亚;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炎热干燥,北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欧洲西部;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国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度较低,降水较少,中国南部、美国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亚欧大陆中部、北美中北部;寒带气候,气温极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南极洲;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终年低温,高山高原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水稻是一种喜温农作物,热带一年收获三次,亚热带一年两次,温带一年一次。造成全球变暖的影响因素是人类活动。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是温带。植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目前,各国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的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滞留粉尘)、含蓄水源(三江源头的植被保护)、增加空气湿度(汲取地下水,化为水蒸气)、防风护田(三北防护林)、保持水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等作用,所以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64-73页)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但是现在有些国家人口完全停止增长,或是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是: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好的教育条件。除亚洲以外,还有北美洲、南美洲有黄种人。非洲是黑人的故乡。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73-77页)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汉、英、法、俄、西班牙、阿位伯语都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有清真寺-圆顶尖塔,教徒又称穆斯林穿白衣,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有佛寺。中国的维吾尔族、回族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信喇嘛教(佛教一派)。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78-84页)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主要原因是开发历史长。河流的发源地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影响现代城市发展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条件。最初的乡村聚落是穴居。对乡村聚落的集聚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然环境。聚落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平原是城市聚落发展的理想环境。世界上煤、铁、石油分布都丰富的国家是:俄罗斯、中国、美国。世界90%的铁矿分布在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美国。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有中国、美国、俄罗地区、国家人种语言宗教亚洲东部东南部中国等黄色人种汉语佛教欧洲、英、法、德、俄白色人种英、英语法、法语德、德语基督教澳大利亚西北部黑色、东南部白色英语基督教美国、加拿大白色为主有黄色,美国还有黑色英语基督教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埃及、伊拉克等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拉丁美洲混血种人巴西葡萄牙语其它国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