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宋素芹【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学生2,学科:中国历史(人教版)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本课内容,收集和阅读有关郑和下西洋的一些材料。5、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室及投影设备教学的PPT课件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百度引擎查阅有关郑和和戚继光的视频资料,再现历史让学生直观感受,引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概况、影响;知道戚继光抗倭;了解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2、能力目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提高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习,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强民族自豪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②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材分析】明朝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郑和下西洋是在国家富强、科技发达的前提下进行的和平友好交往,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到了顶峰,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同时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而且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相吻合,意义深远。明朝中后期国力衰微,倭寇猖獗,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的居住权,冲突与战争又为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作了铺垫。而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的旗帜。【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郑和下西洋影响至今,意义深远,是一个重点。戚继光抗倭是我国历史上反抗外来民族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而他的优秀品质对端正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积极作用,故确定为另一个重点。难点:正确评价郑和下西洋。由于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执行明代初期的对外政策,并不是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所以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其航海活动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西方学者的肯定和恰当的评价,但这并不能抹杀郑和远航是史无前例的空前的壮举,以及郑和远航中传递的那种和平交往、睦邻友好的外交理念,这也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所以郑和本人作为一名伟大的航海家、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中国人民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先驱,是当之无愧的。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积极地创设历史情境与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比较的方法,由浅入深掌握。【学法、教法】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明朝的政治经济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不太熟悉,对欧洲航海家的航行更是一知半解,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实际去创设情景,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获得心灵体验。在本课的学法指导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合作探究中认识郑和的远洋是世界的壮举,戚继光扫除倭患的英勇斗争精神,感悟郑和和戚继光的伟大人格魅力并发扬之。【课前导学】1.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收集关于郑和、戚继光的事迹。2.地图在历史课上具有重要作用,同学们要学会使用地图。请同学们查阅地图、古今对比,了解西洋的概念及其范围。【教学过程】(一)欣赏视频,激趣导入:由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打击海盗的活动引出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英勇壮举,看郑和下西洋的视频:这支队伍经历了哪些暴风骤雨?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完成了这次不可思议的航行?进入本课的学习—中外的交往和冲突。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切实感受当年的惊心动魄的场景,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二)新知探究一、【交往篇】——郑和下西洋自主学习,快乐收获:(1)目的(2)时间(3)次数(4)出发地(5)到达地区(6)意义小组展示:交流各组的学习成果释疑解惑:针对学生自学展示中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教师汇总后进行点拨。在第一框题中重点通过多媒体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熟悉哪里是西洋,让学生明确明朝的西洋跟现在的西洋所指范围的变化。合作探究: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对比表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期间,将中国的七大类22种产品输入亚非各国,换回各国的货物11大类191种,无怪乎史书形容郑和船队所载货物“堆积如山”。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比较结果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次数7次4次1次人数27000多人1000—1500人160人船数大船63艘(连小船共200多艘)17艘4艘船只大小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6米)长24.5米宽6米100吨50吨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洲印度3材料三:郑和下西洋后,许多国家的国王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领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在中国病逝,即安葬于中国。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实现远航?点拨提升,以教导学: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群策群力,各小组交流彼此观点,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并延伸知识。让学生阅读三段材料,材料一通过中外史的对比学习不难得出郑和下西洋是壮举,材料二和三的解读学生也能分析出郑和远航促进了经济往来和发展了友好关系,三则材料培养了学生分析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教师适时引导激发情感得出:郑和是航海的先驱,贸易的伙伴,友谊的使者,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对郑和远航的负面影响稍加阐述,突出世界意义,即远航中传递的那种和平交往、睦邻友好的外交理念,这也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突破难点。探究郑和远航的原因,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自主发展,差异发展,当学生回答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可提示从物质、技术以及自身因素等方面来解答。通过这一问突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和郑和的伟大人格魅力。直观史料的使用,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坚持论从史出原则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升华了思想,达到了以史鉴今的目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过渡:随着历史的发展,大明王朝的和平风帆遇到了危机,有人发出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样的感慨,进入第二部分的学习。二、【冲突篇】——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自主学习,快乐收获:(一)戚继光抗倭:1.原因2.抗倭的经过: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九战九捷,荡平浙江倭寇,又进入、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3.评价(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时间国家小组展示:交流各组的学习成果。释疑解惑:针对学生自学展示中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教师汇总后进行点拨。在第二框中注意倭寇的概念,当时把什么人叫倭寇呢?是不是把所有的日本人叫倭寇?同时指出倭寇的出现与政治腐败、海防的松弛是分不开的,便于学生理解明朝国力的变化。同时请同学结合戚继光抗倭形势图讲述抗倭经过,加深学生的印象也突出了本课的第二个重点。第三框的“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突出澳门回归的时间,检查学生是否关注实事。合作探究材料一:(倭寇)“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倭变事略》材料二: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材料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4根据材料,①分析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②从材料三中你能学到戚继光的什么高尚品德?点拨提升,以教导学:各小组交流彼此观点,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并延伸知识:三则材料培养了学生分析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材料一说明了日本倭寇侵略我国,反衬出我们抗倭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材料二直观的展示了戚家军纪律的严明、英勇善战,以及人民群众的同仇敌忾,材料三展示了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乘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戚继光的高尚品质,更加丰满了其民族英雄的人物形象,使学生还能悟出做人的道理,做到了教书育人。(三)达标检测评1.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2.右图是明朝时某船队在海上航行的路线图,该路线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C.张骞通西域D.丝绸之路3.“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A.弘扬沸法B.民族融合C.中外交往D.开发南洋4.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C.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D.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5.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A.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B.戚家军军纪严明,受到人民的欢迎C.戚继光坚持抗倭,反抗外来侵略D.戚继光作战勇敢6.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哪个地区的居住权()A.香港B.台湾C.澳门D.广东(四)课堂小结,情感提升:学习了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可以是知识方面的收获,也可以是情感方面的收获。此环节可先由学生来总结,锻炼语言表达和总结归纳能力,最后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边板书边总结补充,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的一面;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开始了殖民活动。最后突出强调由“交往到冲突的变化”是明清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在外交上的体现,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结论,升华学生的情感。(五)板书设计5【课外拓展】1、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过:“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21世纪被人们视为“海洋世纪”。21世纪被人们视为“海洋世纪”。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海洋意识?(温馨提示:请上网观看纪录片《走进海洋》,用你喜欢的方式与同学、老师交流)2、穿越历史“我随郑和下西洋,重走郑和远航路。”假如你是郑和船队的一员,跟随郑和远涉重洋,你会遇到哪些离奇的经发前复杂的准备和恐惧的心里;海上遇险;异国他乡的奇特见闻等方面展开想象。【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很好的素材,为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我以情感教育作为基线,首先充分发挥视频、图片资料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创设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动脑、动嘴、动手”,学生们在思维的碰撞中使情感得以升华,从而实现本课潜在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但这节课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谈观点时展开的不够,发表讨论的学生人数不够,讨论略显平淡,如何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保持探究情绪的高涨是自己今后教学的一个方向。还有一点,就是教师讲的有点多,课堂争论的精神没有贯彻到底。明朝的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年)交往冲突国力强国力弱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