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解读一、全书的编排逻辑全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宏观介绍;2.以案例的方式,对中国的区域差异进行具体介绍;3.是全书乃至全套地理教科书的结束语——走向世界的中国。二、基本内容框架中国区域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中国的区域(案例)省级区域:北京、香港和澳门、台湾、新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走向世界的中国(结束语)三、关于编排的说明第一部分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做宏观介绍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1.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2.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有了前面的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以偏概全。第二部分以案例的方式介绍中国的区域主要有几方面的考虑:•《地理课程标准》的革新对于区域地理部分的设计,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可以说作出了具有开创性的变革。与以往同类地理教学大纲的省区罗列或地区分列方式不同,新《课标》只是列出了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我们认为这是《课标》的制定者们对本次课改理念的充分领会和贯彻,也为我们教材编写留下了足够的创造空间。•“范例式教学理论”的启示源自西方“范例教学论”认为,知识不可能无穷尽地传授给学生,提倡用精选的带有基本性和基础性的范例来编制教材。通过对特殊的教学使学习者获得一般的认识。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在区域地理教学的环节中非常适用。教材讲授世界区域地理和中国区域地理,重点都不是使学生了解系统的世界或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而是帮助他们初步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特点的方法。•案例本身特有的灵活性以中国区域地理为例,无论以往教材以省区还是几个大区为单位来概括我国的区域,有一个缺点是很明显的:其尺度是一致的,类型是单一的(或是行政区、或是综合区)。而区域本身却是多样的、多种尺度的。案例的灵活性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认识我国不同的区域的发展特点。第二部分按照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方式组合。省级行政区作为我国建置历史悠久的一级行政区划,既是行政区,又是经济区、文化区,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区域单位。其次,一些省区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理单元;由于自然或人文等方面的联系,还有许多跨越省界的区域,所以我们还选择了一部分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第三部分由于是中国地理部分的最后一章,我们就始终以中国的基本国情为切入点,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引导学生树立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这样设计,一方面与七年级世界地理部分相呼应;另一方面始终把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使教科书有了比较高的立意。四、关于区域的选择和组织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区域的选择•适当兼顾覆盖面上述九个区域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北方、南方、西北、西南等主要地区•突出区域的典型性案例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典型性,它应该具有很强的拓展空间,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类相关问题的探究方法和分析思路。除标准规定的必选区域之外,教材所选几个区域都是我国特色鲜明的地区,在同类区域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区域的多样性既有不同类型的区域(包括行政区、地形区、旅游区、综合区等多种区域),也有尺度不同的区域(小到省区内部的小区域,大到地跨数省的大区域)区域内容的组织1.基础性原则把《地理课程标准》中“中国地理”部分的“认识区域”的内容标准要求一一分解到相应的所选区域中,以保证教科书对《地理课程标准》的验证性。2.拓展性原则在以案例为主的前提下,本书还适当考虑到“点”与“面”的结合。有意识地采用了比较、演绎等学习方法,将学生的视野尽量拓展。3.探究性原则与前三册教科书相比,我们更加注重对“活动”的设计。通过有一定梯度的思维训练、实际操作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地理的方法,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区域内容的表达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和组画,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学习地理课的兴趣。另外,教科书尽量避免使用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摒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使教科书更富亲切性。《地理》八年级下册(分节)编写说明•重点内容•逻辑联系•学习方法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重点内容: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不同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的类型;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逻辑联系:人们生活的环境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我国最显著的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界限及其地理意义(界限本身以及影响界限形成的主导因素)学习方法:读图感受,学练结合例1:读图5.2,尝试划分区域,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则和标准。例2:读图5.5,5.6,5.7,5.8,分析四大区域的界限与季风、等温线、降水量和地势之间的关系,理解这些界限的地理意义。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内容:对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对比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逻辑联系: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差异形成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自然环境影响下的人文差异学习方法: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来分析区域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按照一定的指标进行的,总体来说,区内主要指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的特征要通过相互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例1:读图5.9,分别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植被景观图上比较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例2:归纳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例3:通过阅读图5.12和5.13两张素描图,比较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景观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重点内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经济生活。逻辑联系:干旱的西北地区以牧业为主的地区(不同特色的牧业和农业)高寒的青藏地区学习方法:联系各种地理因素,寻找因果关系,分析某地的地理环境例:(第12页活动1)将若干因素按因果关系组合起来,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通过这个活动,要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学会在众多的因素中判断谁是主要的,谁是次要的。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选材和编写思路:1.落实课程标准要求;2.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重点内容: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北京的现代化进程。逻辑联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历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中心建设现代化的大都市(现代化的建设与传统特色的保留)学习方法:善于用时间发展的眼光认识人地之间的密切的关系人地关系是地理教育中始终关注的问题,将其放在更长时段的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中观察,理解可以更为深刻。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选材和编写思路:1.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2.以港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为中心。重要内容:1.香港和澳门优越的地理位置;2.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战略;3.历史背景和“一国两制”的政治背景;4.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的模式和意义。逻辑联系: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人多地狭、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祖国长期密切的联系(优势互补)学习方法:读图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例1:读图(6.20)概括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锻炼地理图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例2:通过港澳地区特点的学习过程,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选材说明:在《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台湾是必选内容。重要内容:1.祖国神圣的领土;2.介绍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3.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逻辑联系:祖国神圣的领土(从时空发展的角度说明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的关系(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从以农业为主过度到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导、工业的分布特点)学习方法:综合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类型的地图,认定、提取、加工相关的地理信息,分析相关地理现象的形成。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选材说明:选择新疆作为案例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重要的边疆省区之一(面积最大),其次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编写过程中对于贯彻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比较有利。重要内容:1.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2.绿洲农业;3.能源开发。逻辑联系: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人地关系)绿洲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与产业化农业、环境问题)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和解决途径学习方法:学习用地图语言来表达地理事物;由案例向类似区域的认识扩展例1:41页活动1,绘制简图表示新疆地区地形分布特点,初步训练绘制简图反映地理事物分布的技能和方法。例2:由新疆的具体问题向西北地区相关主题的扩展。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选材和编写说明:外向型经济的典型地区;城市化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重要内容:1.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阵地的有利因素;2.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逻辑联系:成为对外开放前沿地带的优势(地理位置的优势、政策的优势、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外向型的经济(经济发展特点是由其众多优势所决定的)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学习方法:善于通过同类事物的比较找出差异,更为深刻的理解某一地理事物。例:54页活动3,比较珠江三角洲与辽中南地区经济特色与条件的差异。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选材和编写说明:西双版纳作为省内区域的代表,还负载着这样几种功能:西部民族地区的代表;以某种优势产业作为主导发展区域经济的代表。重要内容:1.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热带雨林风光,人文景观——多民族聚居的地方;2.旅游业的兴起、相关产业的带动及其发展过程的问题。逻辑联系:独特的气候和景观特点丰富的旅游资源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旅游业的支柱作用和带来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学习方法:通过读图获取相关信息例:阅读图7.15“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突出认识西双版纳怎样利用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了哪些旅游产品。再认识一下西双版纳的相关位置,看一下与相邻国家交通的通达情况和发展远景。讨论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如可以形成规模效益等)。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选材和编写说明: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地形区的惟一代表。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并未涉及到黄土高原的人文方面,例如黄土高原极有特色的民俗,其目的就是要突出黄土高原的自然特征,使学生认识到它在中国和世界上的特殊地位。重要内容:1.黄土高原的景观与成因;2.水土流失与脆弱的生态环境;3.生态建设。逻辑联系: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位置、景观特点和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学习方法:针对假说进行理性的判断;发散思维,知识迁移;参与讨论,锻炼思维例1对黄土高原的黄土的“风成说”,有几方面的证据可以说明,针对这些说法,学生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讨论每一条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例2读图8.6,通过活动中模拟的图示,理解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同时,初步体会如何将一个科学观点通过实证的方法直观的进行演示;例3在了解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成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