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第1讲。各位研究儒学的学友,我们现在开始研读论语,论语这部书,是孔夫子与他的弟子,讲学的一种言语,然后把孔子的言语纪录下来,成为这一部书。我们研究儒学,孔夫子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凡是求学的人,都尊重孔夫子为老师,一般都称呼孔夫子为至圣先师,他是圣人之中是至圣,没有那位圣人比他的地位更高,所以叫至圣。为什么呢?孔夫子把我们中华文化,从五帝三王,历代的那些在位的圣人,所传授的道,由孔夫子把它整理整理,集为大成,所以他在中国的古代圣人之中,他是至圣。这部论语就是他跟他的学生们,谈论求学之道,以及当时候各国的君臣,来向孔子问政、问道,这些都由孔夫子的弟子,有的说是孔夫子的再传的弟子,把它纪录下来的,就成为现在一部论语。孔子把中国五帝以来,历代圣人所讲的道,经过他老人家整理,成为诗经、书经、易经、礼经,再加上他自己作的一部春秋,另外还有一部乐经,现在乐经找不到了。一般称为五经诗书、易、礼、春秋。他跟弟子们谈论学问的时候,往往谈到五经里面的学术,谈到五经里面的学术,孔子就在谈论之中,非常扼要的把五经,谈到那一部经,就把那一部经重要的意义,就解释的非常透彻。这些都是记载在论语里面,所以我们学儒,尊孔子为我们的老师,因此,就先研读论语。在过去我们那个时候,还没有学校的时候,一般读书人都是上私塾,上私塾的学生,先读那些儿童的读本,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一类的。读了以后,接着就读论语。而且从宋朝以后,论语读了以后,就读大学、中庸、孟子这叫四书,读四书的时候,先开始就读论语。我们今天大家都有兴趣来学,儒家的学术,也就是学孔子所讲的学术。我们就开始学论语,论语这部书在古时候没有注解,到了汉朝,原来论语是什么呢?由孔子的弟子,或者是孔子的再传的弟子,纪录之后,一般人读经文,论语的文字,到了秦始皇的时候,他焚书,把儒家的经书都烧了论语也被烧了,烧是烧了,但是古时候读书人都是注重背诵,秦始皇可以把论语书本子烧掉,但是一般读书人背熟了,记在心里面,这个烧不掉的,所以到汉朝,论语又由那些读书人,把它背诵出来,再用汉朝当时的文字,又把它写出来成为一本书。所以到汉朝论语本子,有古本子,有鲁论语,有很多人传下来,在前汉的时候还没有注解,在前汉的时候还没有注解,到了后汉才有注解。像马融、郑康成,就是郑玄,郑玄的注解到后来,完整的注解已经找不到了,到后来有何晏集解,把汉儒以至于到三国的时候,一本汉注把它搜集起来。从那以后历代都有,现在十三经注疏本子里面,有何晏集解、有邢昺疏,在邢昺疏以前又有皇侃的注解,叫皇疏。再到后来,到了南宋,宋朝有北宋,南宋,南宋的时候有朱子的论语集注,除了这几部重要的大家所了解的,这些著作以外,其余的从后汉到唐、宋、元、明、清,注解多得很。一直到现代我学人的老师雪庐老人,他是山东济南人,在一九四九年由大陆到了台湾来,一到台湾就到了台中,就在台中几十年弘扬儒家的学术,把儒家的这些经书,尤其是论语教授得很多。到了晚年,雪庐老人又在台中,创办了论语讲习班。论语讲习班,他老人家在讲论语的时候,把历代的注解,凡是能搜集到的,他老人家都看过了。看了之后,那些注解把论语的本义,能够注解出来的话,雪庐老人就按照那种古人注解,用那注解讲,还有很多的注解,不能够把论语的原意讲得出来的话,雪庐老人就自己在五经之中找,找到根据,找到根据,然后用别的经里面所讲的,拿来注解论语。这个就是用古人的办法,以经注经,以经,他注的经,拿来注解此处的经,这是非常可靠。因此雪庐老人,我们一般作他学生的人,都不敢称呼他老人家的名字。现在在讲到有关他老人家,讲论语的时候,不能不先做个介绍,雪庐老人在家里的名字,一个字,叫作艳字,艳就是很艳丽的艳,颜色很美,很华丽的那个艳。我们作学生都不敢称呼老师的名,另外老师有个字,字有两个字,一个是炳字,炳是火字边,甲乙丙丁的丙字,再呢是南,南方的南,合起来炳南两个字,这是他老人家的字不是名。我们作学生的,连老师的字,我们也不敢称呼,老人家有一个号,叫雪庐,雪就天上下雪的雪,庐就是江西有个庐山,就是庐山那个庐,我们只敢称呼他老人家雪庐,加上一个老人,雪庐老人。在此在讲论语之前,对他老人家做一个简短的介绍。雪公在开办论语讲习班的时候,是招收了各级学校的老师,以及其它社会人士,参加这个讲习班,两年一期,把论语上下论,两年的时间讲完。他老人家在论语讲习班里面,解释论语,当时只是解释,后来我们作学生的,在听雪公讲的时候,我们作了笔记,然后我们按照笔记记载下来,整理成为一本书,整理成为一本书,叫作论语讲要。这部论语讲要是他老人家,教授论语,很多地方古人没有讲得出来的,雪公都把经文原意彻底的讲出来,所以我们研究论语,将来看看条件许可不许可,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我想这部论语讲要可以把它印出来,现在事实上,在台中由台中莲社已经印出来,而且收在他老人家的全集里面,将来看看条件许可,就把这一部论语讲要,大量的增加印出来,可以供给研究论语的人,作一个重要的研究的参考。现在我们就开始看论语了,我学人在讲论语的时候,最重要的依据,就是过去听雪公在论语讲习班里面,讲解论语后来整理成为论语讲要,这是一种,另外,再根据我学人过去自己作的笔记,等于跟各位介绍,把雪公过去讲的意思,转介绍出来。在讲论语之前,我特别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现在我们就看论语,论语一共有二十篇,二十篇里面,每一篇,一篇有一篇的名称,总的名称就是论语,每一篇的名称,就是按照每一篇开头的那一章,那一章经文开头的前面两个字,作为这一篇的名称,比如说第一篇,比如说第一篇,第一篇什么名字,学而是什么呢,学而就是开头第一章,第一章的经文开头两个字就是学而,就拿这两个字,当作论语第一篇的名称,现在我们就把第一篇,第一章的经文背诵,第一章的经文背诵,诵出来以后,再一句一句的跟各位介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章经开头子曰这两个字,子在古时候,尊称人家,尊称人家原来是对于男子,尊称男子叫作子,到后来不问是男子女子,凡是尊称人家的,都叫作子。为什么呢?子这个字,现在楷书是这个子,在篆文,篆文这个象形字,上面开头一笔那个一横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代表一个小孩子,是个头,中间那个一横,在篆字是两头向上一个半圆形,两头向上表示小孩子两只手往上,往上撑上面来,那个一直代表小孩子的身体,这小孩子撑出两个手出来,希望他的父母来抱他。这个字在儿童年纪甚至在婴孩的时候,不分男性女性,都叫这个子,这个子很天真,代表他是一团天真之气。所以到后来男子尊称叫作子,后来女子尊称她也是叫子,在论语开头子曰这个子。就称呼孔夫子,孔夫子,为什么不要孔子呢,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者是再传的弟子,比如说曾子的弟子,有子的弟子,他们的弟子就是孔子再传的弟子。由他们记载出来,不论是孔子弟子也好,再传弟子也好,记载论语称呼孔夫子,不能加上一个姓字,加上姓字比较没有那么亲切感,这就疏远了。因此学生称呼老师,或是再传的学生称呼老师,只能够称呼他子。因此在这里子曰就是孔子,往下凡是子曰,我们知道都是指的孔子。子曰就是孔子曰,曰字是什么呢?曰字是象形字的话,外面画成像人的一个口,里面那一横如果照象形字,照篆文写出来的话,里面是人的一个舌,人的口加上一个舌,而且这个曰字,在左上方缺一个口,为什么呢?,一个人张口开来说话的时候,口气就出来了,曰字就是这个意思。曰字就是表示一个人,要来开口说话了,是表示那个意思。因此子曰,就是孔子在说了,孔子说什么呢?这一章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二句是一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一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第三段,这一章经就有三段,先把经文解释出来,然后再讲章法,分段就是讲章法,古人作文章,都要讲究章法,先解释经文。学而时习之,学什么呢?学这个字,中国古时候有一本字典,是汉朝许慎作的,叫作说文解字,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这个学字,当什么字讲呢?学就是觉悟,觉悟这个意思。觉,比如说我们睡觉,睡觉什么都不知,睡觉醒了,就觉了。必须人在清醒的时候,看世间任何事情才看得明白。没有清醒,在那睡眠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所以学是叫觉觉还不算要悟,这个觉就是把事情看明白了,看明白是不错,世间万事万物,你看它,那个事件它又代表很多含义在那里,只看清楚那个事物,比如说看清这个人,认识他是这个人,看见这一棵树,你知道这是一棵树,看见河流里面流着水,你看明白了。但是人,个人有个人的心理,个人有个人的品德修养,个人有个人的学问,树木花草它有它的本义。同样的流水,流水有流水的含义。悟,就是把一切人事万物,借着它现出来的状况,能够悟到他本有的含义。所以学,就是觉悟这两个字的意思,学而时习之,而这个字是连系字,它没有别的意思,学用而字,就联系下面这个意思,时习之,我们求学,这个学是什么呢?求学的目的就是要觉悟,觉悟万事万物它的本来的含义,那么,本来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就拿我们人来讲,我们人不管是中国人是、外国人,都是人的形状,长的有头,有面目,有手、有脚、有身体。都是一样的,颜色虽然有不同,人的身体形状是一样的,但是除了认识人的身体形状不够,还要觉悟,觉悟人人都有共同的一个性质,人有人的性质,这个性质是本有的。这个本有的叫做天性,四书里面其中之一叫作中庸,中庸里面有讲:「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就是天性,这个天性就是本性,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性。这个本性它是没有改变的,不能够因为人的面貌不同,人的命运不同,寿命不同,甚至于人的有生有死,有的身体有病,没有病。这些人人都有,有生有死有病,有其它种种的问题,人与人间的来往,这些种种,这个都是现象,这是人人不同的,我们处在人类社会环境,也各不相同。但是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本性是什么样的呢?本性没有生没有死,没有生病,没有一切在人世间遇到,种种的苦恼的问题,这个本性上都没有。我们讲这学,学觉悟,悟最重要的就是要悟到,我们人人本有的这个性,本性,悟到了本性,下面就要习了。学习,学就是觉悟,悟了之后,就是要把我们的本性,把它显示出来,开发出来,开发出来怎么开发呢?就在习,习是练习,怎么个练习呢?我们每一个人,不问那一个国家的人,就是拿我们中国自己来讲,你是南方人也好,北方人也好,海内海外的人也好,都有自私自利的心理,人人都有自私心。有这个自私心,我们本性就被这个自私,把它遮盖起来,本性被自私心遮盖了以后,我们在人世间,才有生老病死。在社会人羣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遇到人事上很多麻烦的问题,互相防范对方是不是陷害我自己,我时时刻刻的想维护自己的利益,一方面防范人家害我自,同时不知不觉之中,我们为了求得自己的利益,也陷害了别人,自己往往不知不觉,有这些个自私心理,那好了,我们的本性就被遮盖起来。习这个字,就是练习,练习什么呢?就是把我们人人都有的自私心,时时刻刻的要自己提醒自己,把这个自私自利的心,逐渐逐渐的减少,减少减少到后来,完全没有了,本性就开发出来。本性完全开发出来,我们学论语的目的在那里?孔夫子教我们求学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学成为圣人,我们把自私心完全破除干干净净的,让自己本有的本性,开发出来。我们成为圣人了,成为圣人,我们就跟孔夫子一样,是个圣人了。所以这是学论语,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因此开头就讲,学而时习之,习就是练习练习把我们私心,把它由浅入深的先一分一分的减少,减少一分自私心,就是显示一分自己的本性,减少到最后,可以把自已本性完全开发出来。这个不是说学就学成功的,必须时时在练习,这个时字,中间不要间断,时时刻刻都在那里练习,时时刻刻都要想到,我们在人世间没有安全感,本身有时候有生病,本身在人世间有时候有天灾,有时候有人祸,有战争。这个时候人的生命不安全的,所以人在世间没有安全感,因此我们在学论语的时候,开头第一章第一句,是要觉悟,觉悟自己有本性的时候我们要练习,怎么样练习呢?时时刻刻就想到,我们在人世间,所遭遇的种种的困难问题,这些困难问题,世间的一切学术,比如说,今日之下学科学的,学艺术的,学哲学的,文学的等等,都可以解决一部份问题。但是不彻底,必须学论语,讲到这个觉悟,这才能够彻底,因此我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们要开发自己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