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旅游产品及开发第一节旅游产品的含义及特征第二节旅游产品的构成第三节旅游产品的开发第四节旅游产品周期第一节旅游产品的含义及特征一、旅游产品的概念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一次旅游活动所需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1、从旅游者角度看2、从旅游经营者角度看3、从旅游产品价值构成看4、从生产过程看5、从产品单位名称看1、从旅游者角度看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换取一次旅游经历。2、从旅游经营者角度看是一个菜单,一条线路。3、从旅游产品价值构成看有实物、消费品折旧、有服务。4、从生产过程看以整个社会为工厂,把国民经济中有关物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组合起来,通过旅游服务创造出能够满足旅游需求的新产品。旅游产品生产采取两步完成方式。一步是劳动者创造物质产品或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或由历代劳动人民投入积累物质与精神产品;另一步是旅游从业人员将这些单个产品组合起来。通过服务提供给旅游者。5、从产品单位名称看(1)单项旅游产品(2)组合旅游产品(3)整体旅游产品(4)旅游产品销售数量-旅游者人次二、旅游产品的特征1、旅游产品的综合性(1)旅游产品构成的综合性(2)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2、旅游产品的无形性(1)旅游产品购买前,只有印象(2)旅游产品购买的只是无形服务(3)旅游产品购买后,旅游者得到的只是一次购买经历3、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1)空间位置的不可转移性(2)所有权的不可转移性4、旅游产品的生产、交换与消费的统一性(1)空间上同时并存生产(提供服务)消费(接受服务)(2)时间上同时进行5、旅游产品的依赖性(1)构成的依赖性(2)运行的依赖性6旅游产品的脆弱性(1)内部影响(2)外部影响旅游者到达目的地交换三、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1、使用价值能够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需要的效用。(1)可以分为基本部分和非基本部分(2)具有综合性和多效用性(3)对旅游者具有暂时性2、旅游产品的价值—指凝结在旅游产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的一般劳动。(1)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1)物品费用成本—各种旅游载体的折旧费;向游客提供饮食和一切用品的原材料成本;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消耗的物资用品的成本;2)服务费用—支付旅游从业人员的工资;3)旅游从业人员创造的新价值。(2)旅游产品的价值量的确定1)旅游服务价值量的确定--由服务质量高低和水平决定2)旅游资源价值量的确定—自然因子旅游资源价值由开发程度与稀缺性确定,社会因子的旅游资源价值由凝结在其中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确定。在价格上往往表现为垄断,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3)旅游设施价值量的确定—依据投资成本及运行特点而定第二节旅游产品的构成一旅游产品的构成及其意义(一)、旅游产品的一般构成-营销构成1、核心部分2、形式部分意义3、延伸部分(二)、旅游产品的需求构成1、基本旅游产品2、非基本旅游产品(三)、旅游产品的供给构成1、旅游资源2、旅游服务3、旅游设施意义4、旅游购物品5、旅游通达性意义1231-核心2-形式3-延伸121-基本2-非基本124351-资源2-服务3-设施4-物品5-通达性二、旅游产品的构成关系(一)旅游产品的构成关系1、互补关系2、互代关系(二)互补关系和互代关系的转化1、互补关系向互代关系转化2、互代关系向互补关系转化(1)当供给小于需求时,提供相同单项产品的旅游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解决燃眉之急(2)提供相同服务功能的单项旅游产品一般有高、中、低档次,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3)提供相同服务的各企业相互联合,优势互补,共同促销,共创旅游产品的形象。(4)处在一条旅游线路上的各个目的地的单项旅游产品之间有明显的互补关系第三节旅游产品的开发一、旅游产品的类型划分1、从旅游者的参与程度划分(1)观光型旅游产品(2)主题性旅游产品(3)参与型旅游产品(4)体验型旅游产品2、从旅游产品的功能划分(1)享受旅游产品(2)康体旅游产品(3)探险旅游产品(4)特种旅游产品3、从旅游产品的开发程度划分(1)改进型旅游产品(2)换代型旅游产品(3)创新型旅游产品(4)仿制型旅游产品4、按旅游产品的层次划分(1)单项旅游产品(2)组合旅游产品(3)整体(目的地)旅游产品二、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2、综合效益原则3、可持续发展原则三、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一)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1、全新旅游地的开发(1)分析旅游资源;(2)分析市场;(3)旅游项目开发;(4)人员培训。2、发展中旅游地的开发3、发达旅游地的开发(二)旅游线路的设计与组合1、必须考虑“五个因素四个阶段”五因素—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专门设施、旅游成本因子、旅游服务。四阶段-确定旅游线路性质和类型;确定旅游资源基本空间格局;设计多条线路;选择最优先路。2、旅游路线开发原则(1)便捷、高效、快速、安全、舒适与经济原则;(2)多种选择原则;(3)特色个性原则;(4)避免走重复路线原则;(5)串联更多景点原则。3、线路类型1)按旅游地线路使用对象的不同性质分:(1)团体旅游线路(2)散客旅游线路2)按旅游线路跨越的空间尺度来分(1)跨区域的旅游长线(2)省际的中程旅游线路(3)省区内的中短旅游线路3)按旅游者的行为和意愿特性来分(1)周游型旅游线路(2)逗留型旅游线路4、旅游线路和游览线路四、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一)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策略1、主导产品策略2、保护性开发策略3、有序开发策略4、高低结合策略(二)旅游线路的设计与组合策略1、市场型组合策略2、产品型组合策略3、全面组合型策略作业:1、对方山旅游旅游产品进行开发;2、开发一条旅游线路产品。第四节旅游产品周期一、旅游产品周期概念二、旅游产品周期阶段1、巴特勒于1980年系统提出六阶段论,即探索、起步、发展、稳固、停滞、衰落/复兴。2、我国学者四阶段论[资料]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综述(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覃江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演化。有人认为旅游地周期理论的产生可以推前到20世纪30年代末Gilbert对英国海滨胜地成长过程的研究。而得到旅游界多数学者公认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1980年加拿大学者Butler提出来的,其主要观点包括:“一个旅游地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要经历6个阶段:探索(exploration)、起步(involvement)、发展(development)、稳固(consolidation)、停滞(sta2gnation)、衰落(decline)或复兴(rejuvenation),经过复兴以后的旅游地,又重新开始前面某几个阶段的演变。”Butler还引入了一条“S”型曲线来表述旅游地生命周期的6个阶段。此外,还有划分旅游地生命周期为5阶段的分法,4阶段的划分也被广泛接受,即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但国外学者普遍引述和研究旅游地周期理论时一般使用Butler的6阶段周期模型。国内学者对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邵学文从旅游区开发过程的角度讨论了生命周期问题;钱炜讨论了旅游产品“早衰”现象;保继刚在《旅游地理学》一书中介绍了Butler的生命周期理论,之后的几年中在旅游学术界引发了关于生命周期特征及应用意义的研究和争论,其中余书炜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综论,指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旅游地由起步走向兴盛再走向衰落的基础命题是正确的,但各个旅游地经历的阶段并不一定与Butler的6阶段“S”型的理论模型相一致,并提出了一个双周期模型。此外,雷卫中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综述。保继刚、戴凡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吴必虎在《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一书中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旅游产品创新与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生命周期阶段产品特点成本销量利润竞争对手推出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三、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变异1、时尚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1)快速增长阶段(2)显著暴跌阶段2、延伸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成熟阶段延伸四、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经营策略1、旅游产品改进策略2、旅游市场开拓策略3、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五、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意义[资料]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策略研究根据对周期阶段特征的描述,一些国内外学者提出在不同的周期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环境政策。例如,在探索阶段应该致力于环境保护;在成长和成熟阶段,如何管理变化以防止衰落则是优先考虑的问题。一旦发生衰落,那么就应该决策是否有必要去复兴旅游业及如何复兴;同时国外一些学者在论述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国内学者李舟指出应运用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观念来经营管理旅游产品,根据旅游产品所处生命周期阶段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肖光明对广东鼎湖山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了确认,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开发策略。谢彦君分析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三大因素后,提出了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策略是全面实施永续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