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经济学考点前言1.政府经济学是由公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发展而来的。2.财政学、经济学从纯粹属于国家走向公共社会,是从亚当·斯密开始的。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自由贸易、自由放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3.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于1841年出版。20世纪初英国剑桥学派的重要人物——庇古于1920年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他是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掀起了一场旨在用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代替经济自由主义学说的“凯恩斯革命”。4.西方经济学界有人把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称为“干预经济学”,把科斯的经济学称为“产权经济学”。5.政府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差别:(1)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差别。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中的经济主体是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而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中的经济主体是政府及其管理部门。(2)运用的理论和分析工具有差别。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其分析工具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而政府经济学除此以外,还必须借助政治学理论,尤其是国家理论,在进行经济分析的同时引入政治分析。(3)学科性质的定位有差别。公共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在经济学,而政府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应该属于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6.斯蒂格利茨把政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和如何决策”。第一章政府与市场1.政府的基本特点:(1)主权性和独立性;(2)政治性和阶级性;(3)强制性和约束性;(4)执行性和实践性;(5)综合性和动态性。2.市场的概念:是指商品和劳务买卖双方自由交换的场所和机制,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3.交易主体、交易客体和交易行为构成了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4.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是市场中供求、价格、竞争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5.市场机制包括了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核心。6.价格机制是实现市场交换的前提条件,是市场运行的晴雨表,也是发展和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运行中,市场价格是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竞争机制是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借以实现的途径,它不仅调节着价值的形成,而且刺激和推动着价值的增值。7.市场功能:(1)交换功能;(2)信息传递功能;(3)调节功能;(4)约束功能;(5)检验功能;(6)促进技术进步功能。8.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是存在于发达商品经济社会的经济运行形式,是一种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9.市场经济的特征:(1)自主性;(2)竞争性;(3)平等性;(4)开放性;(5)系统性。10.市场失灵的含义: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2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它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外部负经济效应、垄断生产和经营、公共产品的生产、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商品交易以及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的调节上运作不灵。广义的市场失灵除了包括狭义市场失灵的内容外,还包括由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导致的经济波动。11.市场失灵的原因:(1)广义的市场失灵主要是由市场机制作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引起的。(2)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是由市场的外在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或不充分性造成的。12.市场失灵的类型:(1)宏观性失灵;(2)信息性失灵;(3)公共性失灵;(4)垄断性失灵;(5)外在性失灵;(6)分配性失灵。13.市场均衡理论:经济学家把价格使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相等的状态叫做“市场均衡”。(P19)14.瓦尔拉斯均衡:自由买卖、自由交易所形成的价格有可能使许多商品的市场同时达到均衡。(P20)15.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角色:(1)调控人角色;(2)公益人角色;(3)管制人角色;(4)仲裁人角色;(5)守夜人角色。第二章政府经济职能与管理效能1.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反映和外在表现。2.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地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和功能。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法、方式、手段的总称。3.政府经济职能总体上包括四个方面:(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再分配职能;(3)稳定经济职能;(4)市场管制职能。4.政府经济管理的有限性与有效性:政府经济管理的有限性,实际上是要合理确定政府经济管理的边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的有效性是指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者能否有效地履行一般政府都应履行的基本职能。政府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是政府矫正市场失灵的前提,是政府能力的表现,同时也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理性要求与客观结果。对于政府经济管理而言,有限性是实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前提,而有效性则是实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保障。“有限管理”的内涵包括:(1)在政府目的方面,有限政府是保护个人基本权利和经济自由的政府。(2)在政府职能方面,有限政府是职能限制在公共领域的政府。(3)在政府过程方面,有限政府是实行透明行政的政府。(4)在政府约束方面,有限政府是实行法治的政府。有效的政府经济管理特点:(1)高效率。(2)强效能。(3)优效益。5.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政府失败”的表现:(1)政府的政策偏差。(2)政府政策的低效率。(3)政府机构工作的低效率。(4)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5)政府的寻租活动。6.政府经济管理低效的内在原因:(1)社会对政府的需求往往被夸大和扭曲。(2)政府供给的特征使政府供给缺乏成本约束。(P43)7.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能的途径:(1)构建有限政府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经济管理的边界。(2)转变经济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效果。(3)引进法律机制,保证政府决策质量。3(4)建立工作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5)利用市场力量,改善政府管理功能。(6)加强行政监察,规范政府行政行为。(7)建立公开行政制度,确保政府管理活动的透明度。第三章经济体制与政府经济管理机构1.经济体制的含义:是一个国家管理经济的方法、方式和制度的总称,是该国经济制度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化,包括生产关系的具体化和国家执行经济管理职能的具体形式。2.经济体制的核心——资源配置方式。3.我国经济体制的内容:(1)所有制结构及其经营方式。(2)经济活动决策权限的划分。(3)经济调节和控制机制。(4)经济利益和经济动力结构。(5)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第四章政府经济管理方式1.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方式有三种,即宏观调控、政府管制和微观管理。2.宏观调控的含义:一般是指通过财政金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产业区域政策等对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状态进行预期(计划)性或即期性的调节或控制,其目的是要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收入公平分配及产业结构协调均衡。3.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是宏观调控的核心内容。4.宏观调控的基本特点:(1)在管理形态上,宏观调控以总量管理为主。(2)在管理对象上,宏观调控以价值管理为主。(3)在管理手段上,宏观调控以参数调节为主。(4)在管理方式上,宏观调控具有间接性。(5)在管理过程上,宏观调控呈现出动态性。5.经济杠杆:是有关经济利益关系的经济范畴与一定的具体政策规定相结合,形成的按一定方向调节社会生产、推动经济发展的工具。6.最主要的经济杠杆是价格、税收、信贷。7.价格是一种灵敏度高、有效性强的经济杠杆。8.政府管制的含义:是指“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政府管制包括社会性管制和经济性管制两大类。政府经济性管制的起因是由于它具有纠正市场失灵的功能。9.政府经济性管制的主要领域有:(1)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进入管制。(2)对信息不对称行业的准入管制。10.有关政府经济性管制的主要理论:(1)公共利益理论;(2)管制俘获理论;(3)组织与制度理论;(4)公共选择理论;(5)综合管制理论。(P84)11.我国政府管制制度的效果及问题分析(P89)我国政府在经济性管制方面的主要问题有:(1)垄断权力滥用;(2)进入管制过严;(3)对竞争性行业的管制不到位;(4)竞争不正当。改革思路:(1)实行政企分开的管制制度;(2)按照经济原理制定管制价格;(3)以有效竞争为导向制定政府管制策略。12.行政审批的含义:是政府行政机关依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准予其从事某项事务或活动的行政行为。1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1)合法原则;(2)合理原则;(3)成本效益分析原则;(4)4责任原则、程序原则、监督原则等。1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1)行政审批事项和范围要由法律规定。(2)审批制度改革要注重市场规则。(3)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要适应WTO的规则和要求。(4)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5)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制度创新的力度。第五章政府管理经济的政策1.财政政策的含义:国家为了调节总需求变动及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而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和方针的总称。2.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1)调节资源合理配置。(2)调节收入分配公平。(3)调节供求总量平衡。(4)调节货币流通状况。3.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全部财政调节参数的总和。具体来说,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P106)4.财政政策的类型:(1)松性财政政策;(2)紧性财政政策;(3)中性财政政策。5.财政政策的运作:分为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运作。6.从短期来说,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要实现财政政策的短期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必须发挥“相机抉择”的作用,即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选择相应的财政政策。7.财政政策的中长期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收入的公平分配。8.货币政策的含义: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对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进行控制与调节的一般行为过程。9.币值稳定的意义:(1)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尺度和换算手段,使企业精确地计算成本和盈亏,有利于国家测算和确定主要经济比例,促进经济协调、高效益地增长;(2)为商品交易提供一个稳定的流通手段,促进城乡和地区间商品的顺畅流通;(3)提供一个有效的支付手段,以便组织国民收入再分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保证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0.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可操作、可计量、可监控的金融变量。1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一般有五条:即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适应性。12.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13.货币政策手段:(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效应: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反比关系。】(2)再贴现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4)其他手段。14.货币政策的种类:一般分为三类,即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均衡性货币政策。15.产业政策的含义:是指政府依照国民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根据本国的国情及其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的需要,对资源配置结构进行调整的经济政策。516.产业政策的功能:(1)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功能。(2)对资源配置结构的导向功能。(3)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协调功能。(4)对经济运行机制的组合功能。17.收入分配政策的概念: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总目标和总任务在收入分配领域制定的原则与方针。18.收入分配政策的三大功能:(1)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的功能。(2)调节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矛盾的功能。(3)调节经济利益矛盾的功能。19.收入分配政策的类型:(1)超分配性收入分配政策;(2)平衡性收入分配政策;(3)紧缩性收入分配政策。第六章公共产品1.私人产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