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2015年学科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急诊科2015年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近年来,急危重症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几乎涉及医学各个领域。我院急诊科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近年有所进步,但距离还很遥远。急诊成立初期,它的专业范围、抢救质量、严重地受急诊科主任所重视专业的影响,往往急诊科主任的业务范围决定急诊科的业务内涵,各医院间没有专业规范标准,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在急诊范围内对急危重病员的急救逐渐地纳入到急诊科的业务范围,形成了急诊范围内一支急救队伍,使急诊工作呈现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手术—急诊ICU—病房—出院的一体化模式。在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医院的发展理念、重视程度、地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卫生部在2009年5月印发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为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也建立基本要求。2015年我院急诊科学科建设规划详述如下:1、专业定位准确,发展重点突出无论是从急诊医学包含的心肺脑复苏学、急危重病医学、灾害医学、急性中毒急救医学、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医学等实际出发,或是从当前国际与国内高信息、强竞争的世纪氛围而言,急诊科已不再是过去的分诊科和中转站,而是一门以急危重症抢救为主的、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其学科的独立性、特殊性、重要性应该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对急诊医学定义应该明确为以现代医学科学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救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的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诊的及时、快速、有效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为本的综合性临床学科。病种和稳定的技术平台是成就某一专科成熟与发展的两大要素,急诊专业也不例外,确定其专科病种,明确其运作模式以便为急诊专业打造稳定的技术平台。同样是成就急诊专科的两要素,这两要素就是急诊专业技术平台的内涵。急诊医学的发展,如果没有建立急诊专业自己的专科平台,没有为急诊人才提供稳定可靠的学术成长环境,急诊人才的专业特征就不鲜明,急诊的专科特色就成为一句空话。2、具备基础设施,充分关注细节结合我院新建成的门急诊大楼,现在进行急诊医学科的学科建设规划非常有意义。危重症医学应该是急诊科的立科之本,也就是说在急诊医学大的学科框架的基础上突出对危重症的诊疗优势,是目前急诊科实现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急诊监护室作为急诊专科的技术平台地位不容置疑。指南规定:“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儿科急诊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提供适合患儿的就诊环境。急诊科抢救室应当临近急诊分诊处,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抢救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抢救室内应当备有急救药品、器械及心肺复苏、监护等抢救设备,并应当具有必要时施行紧急外科处置的功能。急诊科应当根据急诊患者流量和专业特点设置观察床,收住需要在急诊临时观察的患者,观察床数量根据医院承担的医疗任务和急诊病人量确定。急诊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急诊科应当设有急诊通讯装置(电话、传呼、对讲机)。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急诊临床信息系统,为医疗、护理、感染控制、医技、保障和保卫等部门及时提供信息,并逐步实现与卫生行政部门和院前急救信息系统的对接”。基础设施的具备会带动院前急救、急门诊、以及急诊病房的良性发展,逐渐改变了患者及同行以往对急诊科中转站、搬运工的错误认识。3、专业队伍稳定,重视人员培训指南规定:“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医师,且不少于在岗医师的75%,医师梯队结构合理。除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外,急诊医师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心电复律、呼吸机、血液净化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目前急诊医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形成不了一支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致使我们的急诊医疗水平一直在低层次上徘徊。年轻医师“打短工”、“临时工”的思想,把来急诊科工作看作是一种无耐或是一种煎熬,很少有人潜心钻研急救医学,更谈不上树立牢固的专业技术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急诊急救水平的提高。另外,由于急诊科工作的繁杂、辛苦、压力大等特点,没有人心甘情愿来急诊科工作,这些情况都给急诊工作的正常运转和管理带了许多困扰和紊乱。因此,要搞好急诊工作,首先要有一支长期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如果没有一支自己的训练有素、反应敏捷、急救操作熟练、基本功过硬的急诊医疗队伍,其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急诊救治水平较低、急救功能不到位,难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谈不上处置急危重症的能力。稳定急诊医疗队伍最重要、最主要的问题是发挥急诊医师的专业特长,使他们所从事的专业有所发展,这种使命感、成就感是金钱和其它任何物质不能代替的。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对来我院急诊科工作的年轻医师,科室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结合其自身学科定位,努力寻求与急诊医学发展的结合点,并鼓励向专业纵深发展,由于急诊科涵盖了各科的危重症患者,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未来胸痛单元、卒中单元的建立会是这一工作思路的成果。加强人员培训是医院急诊科质优、高效、兴而不衰的根本所在。首先,对急诊医师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全科化。实践证明,过早的专科化培养会导致知识结构不全面。因为随着医学科学分支的交叉和渗透,原本属于专科的知识不断转变成全科化的基础知识,全科化的外延不断扩展,内涵不断充实。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线窗口科室,为了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急诊医师首先必须有高水平鉴别诊断能力。这就要求他们了解各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熟悉各系统急症,掌握危重急症的救治,这就是急诊医学专业医师知识的广博性特点。其次,操作技能的培训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急诊医师,实践动手能力尤为重要,临床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急诊急救技术,包括急救ABC,现场的止血、包扎和固定,血管通路的建立包括从静脉穿刺、动脉穿刺、深静脉置管术到维持通畅和安全使用,气管切开、插管到呼吸机的使用,紧急内镜检查和治疗技术,急诊介入治疗,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床旁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监测技术等。总之,凡属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和安全转出所需要的一切急诊检查和救治技术都应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第三,行政管理和协调能力的培训。这样才有可能在突发的灾难事件发生时参与现场抢救,同时能组织、指挥和协调现场的整体抢救工作,使现场抢救、分诊和转运能科学合理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第四、科研能力的培养。急诊科的发展以及学术地位与科室人员的科研能力关系密切,所以在工作能力培训的同时,亦应注意科研能力的培养。临床科研不仅可以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临床工作的严谨性,而且可以培养年轻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急诊科甚至急诊医学的发展都大有裨益。规范化培训方法对医院及医生个人都有益处,这是现代急诊医疗服务系统(EMSS)的科学运转对急诊医学专业医师的要求。急诊医师必须是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救命医师,从事急诊医学事业专业人员本身的自信、自强、自尊是急诊医学进一步发展的有利保证。医院现状是有的平时表现不好不让进病房而放在急诊;医院领导在人才挑选时,往往首先满足专科的需要,把一些专科不要的人才“塞”到急诊科。决不能把到急诊工作做为对医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而应让有高度责任心、体魄健壮和业务上佼佼者到急诊,并在待遇上有一定的倾斜政策。4、管理流程科学,突出优势单元急诊科普遍存在着脏、乱、差、忙的局面,而且有些矛盾还十分突出。急诊科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使现有的急诊科牵扯精力过大,无法考虑如何进一步做好危重病人,尤其是那些突发危及生命疾病的救治工作。社会不满意,病人不满意,急诊科工作人员也不满意。究其根源还是急诊体制不顺所致,在美国90%的纠纷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流程管理问题,我们也是如此。而且目前我国尚无系统的疾病管理流程供临床医师参考与遵循。我院急诊科是根据卫生部最新的急诊科建设指南和建议,结合我院自身条件,制定出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的诊疗流程及特殊情况的处理流程,内容包括心搏骤停急救流程、休克急救流程、急性胸痛急救流程、急性腹痛急救流程、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流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流程、药物过敏急救流程、无主患者急诊就诊流程、突发事件急救流程、急诊成批伤急救流程等,并积极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和考核,由此规范了诊治行为,降低了医疗风险,提高了满意度。5、树立服务思想,加强人文观念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科的工作直接反映了医院在急救医疗、护理质量和人员素质方面的总体水平。为此,科室积极响应医院开展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大力推进“文明优质服务窗口”建设。到急诊就诊的患者处于痛苦与焦虑之中,最关心的是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医护人员提供的最好的医疗服务,针对这一特点,全科医护人员坚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做病人所需”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无障碍服务。对急救伤病员不管贫富,一视同仁,不因费用问题延误救治、转运,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将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的服务理念落实到优质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与活动,加强全科医护人员的人文服务观念,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使病人愿意接受服务,,而且信任所提供的服务。人文服务是由我们的一言一行所构成的,病人对我们的信任也是从观察交谈过程中获得的。人文服务体现了崇高医德和精湛医术的完美结合,而患者正是通过医生服务的艺术修养来评价我们是不是一个好医生。虽然我们距离理想还很遥远,但是作为忠贞的白衣战士,作为普通的临床战区的一员。急诊科一定持续努力发奋图强,成为我们医院最有战斗力的队伍。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