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对我县城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调查与思考湖南慈利零阳镇第一完小覃紫樱吴愈才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感情,是人们对于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及其为她的独立与富强而奋斗的献身精神。古今中外,都高度重视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毗邻于闻名遐迩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根于湘西北厚重的人文底蕴,我县城区中小学一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不容忽视的主客观因素严重制约着爱国主义教育的进一步深入,从而使得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一、基本概况与特色我县属传统农业县,县城区共有中小学校16所,其中完中2所,独立初中3所,完全小学5所,片、村小6所;共有中小学生19707人,其中高中学生4900人,初中学生5306人,小学生9501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下,全县范围内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教育氛围十分浓厚。尤其是城区各级各类学校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不少的学校经过积极探索,建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初步形成了规范性教育制度,教育形式灵活,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内涵深刻,教育成效显著。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做法与特色:一是以驻慈海军基地、县电影院、关工委、手拉手联谊学校、生态建设示范基地等为主体,进一步加强了红领巾道德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了校园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四大节活动体系,逐步规范了春游、秋游、祭扫烈士墓、演唱革命歌曲、再走红军路、2参观军营活动,服务社区、观看爱教影视片、读书征文竞赛活动,文明班队暨轮夺红旗评比活动,学雷锋.献爱心、捐资助困活动,“做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评比活动和文艺表演、书法绘画作品展、“三独”比赛及各项才艺展演活动等爱国主义六大教育实践专题活动。二是开设了每周一次的校园专题广播,其栏目与主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都紧紧围绕学生关心的话题进行选材。像“时事知多少”栏目紧扣时代脉膊,及时捕捉社会生活中众所皆知的感人事迹,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进行报道,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报道、“神八、神九”升天、“八荣八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等相关报道,既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意识,又极大的增强了教育效果。三是长期坚持将每周一次的升国旗活动,作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倾听着雄壮的国歌和激昂的演讲,在场的师生心灵都得到了震撼和净化,每一次升旗都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四是通过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深化教育效果。像一中、一鸣、一小、金慈等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了诵中华经典诗文“书香溢校园”读书活动和“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学生在读书、撰稿的过程中,思想得到了洗礼,认识得到了升华,心灵得到了净化。尤其是获奖征文的播出,既使获奖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又熏陶了其他听众。不仅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更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在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中,一小、金慈等学校先后荣获“优秀组织奖”、“示范学校”等奖励与荣誉称号。五是认真组织开展“我和红领巾一起成长”、“为团徽添光彩”演讲比赛、“爱国主义歌咏”比赛、校园明星小主持评选、“鲜花献给党,3童心颂祖国”红五月系列活动等,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激发了学生热爱集体,热爱人民,发奋学习,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感。一小选送的学生合唱节目《党的孩子听党的话》、《天子山随想曲》,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分别获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一等奖。六是以课堂为主阵地,切实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针对新时期少年儿童思想形成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各级各类学校始终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工作指南,以“两校”(学校、家函学校)为主阵地,以“两课”(思品、校本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四进(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伦理道德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家庭、进每个人的头脑)”为目标,先后确立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创新的研究》和《在亲子共建学习型家庭的活动中进行德育创新的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建立起了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实验、研究,分层分线负责的德育课题研究与管理格局。在此基础上,大多数学校通过每期举办2次高质量的家函学校面授,每期举办1次教育开放周、家庭教育座谈会、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法制讲座、社区调查,每年举办1次“德育工作优秀经验材料”评展并在校内结集发行,进一步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十一五”以来,全镇先后有20多项德育科研成果与论文获国家级奖和省级奖。二、问题与思考(一)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氛围不浓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缺失现象严重。从清明节到段家湾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的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来看,我县城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在逐渐淡化。由此也反映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表现得较为淡漠,整个社会呈现的是政府抓经济、企业忙生产,学生忙升学,没有形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4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失去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二是媒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不够。虽然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有不少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报道和宣传,如中央电视台曾开辟了《永远的丰碑》和《红色记忆》栏目,中央宣传部等六部委公布了百部爱国主义教育书籍和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地方的媒体也有一些宣传、推介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但落实到基层,氛围不够浓厚,缺乏组织激励,收视、收看率不高,社会的关注度不够。三是氛围营造不够。在很多国家,马路、宾馆、商铺、住宅,甚至是正在建设的工地,到处都飘扬着国旗。而具体到我县城区尤其是社区,国旗并不是随处可见的。反观街道、马路边的广告,几乎清一色都是帅哥靓妹的商品广告,而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和为国奉献的英雄却不见宣传、推颂的一丝痕迹。(二)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具体到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八多八少”的现象,即对眼前考虑的多,面向来来思考的少;临时性的活动多,经常性的教育少;一般性的要求多,体现不同对象特点的少;重视思想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多,各科教学中渗透的少;内容陈旧空洞的多,实在、富有新意的少;教育手段与方法单一、生硬的多,灵活新颖的少;上级安排布置多,基层真正落实少;被动消极走过场的多,主动争取有内涵的少。除此之外,在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影片、发挥影视教育功能方面,亦是难尽人意,这些情况在地处城郊结合部的中小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到家庭,孩子们缺少的不是营养、金钱,也不是家庭的爱,而是爱国主义教育。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家无时无刻都在给孩子灌输:要好好学习,长大找个好工作。却很少有家长会灌输孩子: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家长的心中想的是小家,而恰恰忽视了大家。大5家都知道岳母刺字的故事,但很少有家长对孩子进行“精忠报国”的教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没有祖国这个大家,怎么会有自己幸福的小家?(三)多元化严重冲击中小学生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大,严重冲击着我国青少年的传统价值观。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期,处于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判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在国外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很容易迷失。黄色暴力的影视片,奢靡的西方生活方式都影响着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在我地城区学校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上网、追星、讲排场、追求时尚等不良现象。在一次随机抽样调查中,面对“长大后你想生活、工作在怎样的国家,为什么”这样的问题,40名参加测试的三、四年级小学生,有近10人给出了诸如“去美国”、“去日本”、“去澳洲”这样的答案,其理由就是这些国家“有钱”。这一现象不值得我们警惕和思考吗?(四)教育手段单一,形式重于效果从近些年各学校组织祭扫烈士墓活动的情况来看,我们感到大部分学校没有把清明祭扫活动作为一个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来精心准备,在实效上下功夫,而是简单的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在烈士墓前匆匆举行一个仪式,上千人的学校,轰轰烈烈地来,又轰轰烈烈地走,场面煞是壮观,但学生看到的、学到的、想到的很少,接受到的爱国知识更少,其爱国主义的教育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具体到教育手段上,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多是以灌输为主。不分年龄、不分层次,不管能不能接受,教育者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针对性不强。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将爱国主6义教育一以贯之,课程断层现象严重,各门课程间的渗透也不够。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多,实践活动开展的少,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不能在点点滴滴中加以渗透,教育效果不明显。综合分析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1.家长与孩子普遍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一般的家庭都很少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认为交了学费,就应该把自己的孩子放心的交给学校,让学校完成教育的任务;学生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由学校来承担。2.爱国主义教育受经济的制约较大。表现在学校方面,因为资金、师资的不够,不能很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教育措施不力,缺乏长效性。3.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教育手段单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不够鲜明,活动不够丰富,很难使孩子对祖国产生亲近感。三、对策与建议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既受到自身内在因素的制约,更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社会各个方面都应高度重视,具体对策如下:(一)政府要加强重视与引导政府的重视与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引导。要注重政策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性。要制订相关法规制度,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确保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接受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各种素质教育。二是组织保障。要通过整合,形成教育、文化、共青团、宣传以及党史、关工委、妇联、工会等部门联动,协调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三是经费上的保障。7政府应拨出一定的经费专门用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尤其是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上要高起点,高标准。四是落实考核。要将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落实纳入各级各部门的双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管理和考评,确保落实。(二)尊重教育的科学性1.确立“一个思想认识”要贯彻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对此,要做到“三个必须”:(1)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一代靳人的奠基工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必须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在校学生。现在的青少年是新世纪的主人,只有让他们了解祖国和民族的历史与现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祖国的前途未来为己任,才能在将来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2)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线,持之以恒,常抓不懈。(3)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全面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统一考核,统一评价。2.建立健全两个教育网络一是校内爱国主义教育网络;二是校外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要充分发挥网络机构的综合功能和聚焦作用,使校内校外两个教育网络都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综合育人工程,形成内外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叉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格局。3.注意教育的“三性”(1)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连续性。以历史的风雨,现实的国情,使学生明理动情。热爱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热8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祖国,更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这两者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特征。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必须注意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教育的时代延续性。(2)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正面疏导性。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以今日的成就,明日的辉煌,使学生坚定信念。只有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从正面疏导,才能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