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离散数学DiscreteMathematics陈明Email:mingchen_gang@163.com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二零一三年九月离散数学课程回顾命题:命题的定义、真值、分类及其表示。命题联结词:否定、合取、析取、条件、双条件。PQ┐PP∧QP∨QP→QPQTTFTTTTTFFFTFFFTTFTTFFFTFFTT离散数学例:我将去镇上(P),仅当我有时间(Q)。Q→P(是否正确?)P→Q(正确)离散数学A→B,┐(B∨C)可以逻辑推出┐A或写成(A→B)∧┐(B∨C)=>┐A离散数学1-3命题公式与翻译1-4真值表与等价公式离散数学一、合式公式前面已经提到,不包含任何联结词的命题叫做原子命题,至少包含一个联结词的命题称作复合命题。设P和Q是任意两个命题,则P∨Q,(P∨Q)→(F∨Q),P(Q∨┐P)等都是复合命题。若P和Q是命题变元,则上述各式均称作命题公式。P和Q称作命题公式的分量。说明:⑴命题公式没有真值,仅当其中命题变元用确定的命题代入时,才得到一个命题。这个命题的真值,依赖于代换变元的那些命题的真值。⑵并不是由命题变元、联结词和一些括号组成的字符串都能成为命题公式。1-3命题公式与翻译离散数学定义1-3.1命题演算的合式公式(wff),规定为:(1)单个命题变元(常元)本身是一个合式公式。(2)如果A是合式公式,那么┐A是合式公式。(3)如果A和B是合式公式,那么(A∧B),(A∨B),(A→B)和(AB)都是合式公式。(4)当且仅当能够有限次地应用(1)、(2)、(3)所得到的包含命题变元、联结词和括号的符号串是合式公式。这个合式公式的定义,是以递归形式给出的,其中(1)称为基础,(2)(3)称为归纳,(4)称为界限。离散数学按照定义,下列公式都是合式公式:┐(P∧Q),┐(P→Q),(P→(P∨┐Q)),(((P→Q)∧(Q→R))(ST))而(P→Q)→(∧Q),(P→Q,(P∧Q)→Q)等都不是合式公式。离散数学联结词的优先级目的:减少使用括号的数量;约定:命题公式外层的括号可以省略;联结词的优先级:┐、∧、∨、→、。利用加括号的方法可以提高优先级。范例:P∧Q→R等价于wff:((P∧Q)→R)等价于wff:(P∧Q)→R不等价于wff:P∧(Q→R)离散数学有了联结词的合式公式概念,我们可以把自然语言中的有些语句,翻译成数理逻辑中的符号形式。把一个用文字叙述的命题相应地写成由命题标识符、联结词和圆括号表示的合式公式,称为命题的符号化。符号化应该注意下列事项:①确定给定句子是否为命题;②句子中联结词是否为命题联结词;③要正确地表示原子命题和适当选择命题联结词。二、翻译(符号化)离散数学命题符号化步骤:(1)分成原子命题;(2)用大写字母代替命题;(3)按题意用联结词。离散数学自然语言的语句用wff形式化的例题解找出各原子命题,并用命题符号表示:A:我们要做到身体好。B:我们要做到学习好。C:我们要做到工作好。P:我们要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奋斗。例题1试以符号形式写出命题:我们要(删掉)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奋斗。故命题可形式化为:(A∧B∧C)P离散数学说明:定义用双条件表示,P12(6)离散数学自然语言的语句用wff形式化①要准确确定原子命题,并将其形式化;②要选用恰当的联结词,尤其要善于识别自然语言中的联结词(有时它们被省略),否定词的位置要放准确;③必要时可以进行改述,即改变原来的叙述方式,但要保证表达意思一致;④需要的括号不能省略,而可以省略的括号,在需要提高公式可读性时亦可不省略;⑤要注意语句的形式化未必是唯一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离散数学从表中可看出原命题不能用前述五个联结词单独写出。解P:上海到北京的14次列车是下午五点半开。Q:上海到北京的14次列车是下午六点开。在本例中,汉语的“或”是不可兼或,而逻辑联结词∨是“可兼或”,因此不能直接对两命题析取。真值可构造如表1-3.1所示。PQ原命题TTFTFTFTTFFF表1-3.1例题2上海到北京的14次列车是下午五点半或六点开。离散数学可以用命题和联结词组合,可以把本命题表达为:┐(PQ)。PQ原命题PQ┐(PQ)TTFTFTFTFTFTTFTFFFTF表1-3.1续例题2上海到北京的14次列车是下午五点半或六点开。或是QP或是(┐P∧Q)∨(P∧┐Q),离散数学解若设P:他聪明。Q:他用功。在自然语言中这个“既……又……”显然与“且”的意义一样,故本例可记为:P∧Q。例题3他既聪明又用功。离散数学解这里“虽……但……”这个词不能用前述联结词表达。但其实际意义是:他聪明且不用功。若设P:他聪明。Q:他用功。本例可表示为:P∧┐Q例题4他虽聪明但不用功。离散数学解这个命题的意义,亦可理解为:如果你不努力则你将失败。若设P:你努力。Q:你失败。本例可表示为:┐P→Q例题5除非你努力,否则你将失败。离散数学解这个命题的意义是:张三可以做这件事,并且李四也可以做这件事。若设P:张三可以做这事。Q:李四可以做这事。本例可表示为:P∧Q例题6张三或李四都可以做这件事。离散数学注意: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自然语言中的一些联结词,如:“与”“且”“或”“除非…则…”等等都各有其具体含义,因此需分别不同情况翻译成适当的逻辑联结词。为了便于正确表达命题间的相互关系,有时也常常采用列出“真值表”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各原命题,以此寻找逻辑联结词,使原来的命题能够正确地用形式符号予以表达。离散数学练习把下列自然语言命题符号化:(1)小张既聪明,又勤奋,所以他学习好。(2)或者你没有给我写信,或者它在途中丢失了。解(1)设P:小张聪明。Q:小张勤奋。R小张学习好。则命题符号化为:P∧Q→R(2)设P:你没有给我写信。Q:信在途中丢失了。命题符号化为:┐(PQ)命题符号化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掌握好,在命题推理中常常最先遇到的就是符号化一个问题,解决不好,等于说推理的首要前提没有了。离散数学1.真值表定义1-4.1在命题公式中,对于分量指派真值的各种可能组合,就确定了这个命题公式的各种真值情况,把它汇列成表,就是命题公式的真值表。PQ┐P┐P∨QTTFTTFFFFTTTFFTT现举例说明如下:例题1构造┐P∨Q的真值表。解(见表1-4.1)表1-4.11-4真值表与等价公式离散数学例题2给出(P∧Q)∧┐P的真值表。解PQP∧Q┐P(P∧Q)∧┐PTTTFFTFFFFFTFTFFFFTF表1-4.2离散数学例题3给出(P∧Q)∨(┐P∧┐Q)的真值表。解PQ┐P┐QP∧Q┐P∧┐Q(P∧Q)∨(┐P∧┐Q)TTFFTFTTFFTFFFFTTFFFFFFTTFTT表1-4.3离散数学例题4给出┐(P∧Q)(┐P∨┐Q)的真值表。解PQP∧Q┐(P∧Q)┐P┐Q┐P∨┐Q┐(P∧Q)(┐P∨┐Q)TTTFFFFTTFFTFTTTFTFTTFTTFFFTTTTT表1-4.4离散数学由表1-4.4(表1-4.2)可以看出,有一类公式不论命题变元作何种指派,其真值永为真(假),我们把这类公式记为T(F)。在真值表中,命题公式真值的取值数目,决定于分量的个数。例如,由2个命题变元组成的命题公式共有四种可能的真值,由3个命题变元组成的命题公式共有八种真值。一般说来,n个命题变元组成的命题公式共有2n种真值情况。离散数学从真值表中可以看到,有些命题公式在分量的不同指派下,其对应的真值与另一命题公式完全相同,如┐P∨Q与P→Q的对应真值相同,如表1-4.5所示。PQ┐P∨QP→QTTTTTFFFFTTTFFTT表1-4.5我们说┐P∨Q和P→Q是等价的,这在以后的推理中特别有用。离散数学同理(P∧Q)∨(┐P∧┐Q)与PQ对应的真值相同,如表1-4.6所示。PQPQ(P∧Q)∨(┐P∧┐Q)TTTTTFFFFTFFFFTT表1-4.6离散数学二、等价公式1.定义定义1-4.2给定两个命题公式A和B,设P1,P2,……,Pn为所有出现于A和B中的原子变元,若给P1,P2,……,Pn任一组真值指派,A和B的真值都相同,则称A和B是等价的或逻辑相等。记作AB。离散数学在这里,请注意和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是逻辑联结词,属于目标语言中的符号,它出现在命题公式中;不是逻辑联结词,属于元语言中的符号,表示两个命题公式的一种关系,不属于这两个公式的任何一个公式中的符号。2、证明方法:⑴真值表法离散数学由表1-4.7可知PQ与(P→Q)∧(Q→P)真值相同,命题得证。例题5证明PQ(P→Q)∧(Q→P)证明列出其值表表1-4.7PQP→QQ→PPQ(P→Q)∧(Q→P)TTTTTTTFFTFFFTTFFFFFTTTT离散数学⑵推导的证明方法①命题定律(表1-4.8列出的命题定律都可以用真值表予以验证),见下表1-4.8离散数学对合律┐┐PP1幂等律P∨PP,P∧PP2结合律(P∨Q)∨RP∨(Q∨R)(P∧Q)∧RP∧(Q∧R)3交换律P∨QQ∨PP∧QQ∧P4分配律P∨(Q∧R)(P∨Q)∧(P∨R)P∧(Q∨R)(P∧Q)∨(P∧R)5吸收律P∨(P∧Q)PP∧(P∨Q)P6德摩根律┐(P∨Q)┐P∧┐Q┐(P∧Q)┐P∨┐Q7同一律P∨FP,P∧TP8零律P∨TT,P∧FF9否定律P∨┐PT,P∧┐PF10┐P∨QP→Q表1-4.8离散数学例题6验证吸收律P∨(P∧Q)PP∧(P∨Q)P证明列出真值表PQP∧QP∨(P∧Q)P∨QP∧(P∨Q)TTTTTTTFFTTTFTFFTFFFFFFF由表1-4.9可知吸收律成立。表1-4.9离散数学②等价置换在一个命题公式中,如果用公式置换命题的某个部分,一般地将会产生某种新的公式。例如Q→(P∨(P∧Q))中以(┐P→Q)取代(P∧Q),则Q→(P∨(┐P→Q))就与原式不同。为了保证取代后的公式与原始公式是等价的,故需对置换作出一些规定。离散数学定义1-4.3如果X是合式公式A的一部分,且X本身也是一个合式公式,则称X为公式A的子公式。证明因为在相应变元的任一种指派情况下,X与Y的真值相同,故以Y取代X后,公式B与公式A在相应的指派情况下,其真值亦必相同,故AB。口满足定理1-4.1条件的置换称为等价置换(等价代换)。定理1-4.1设X是合式公式A的子公式,若XY,如果将A中的X用Y来置换,所得到公式B与公式A等价,即AB。离散数学例题7证明Q→(P∨(P∧Q))Q→P证明设A:Q→(P∨(P∧Q)),B:Q→P因为P∨(P∧Q)P故AB吸收律对AB亦可用表1-4.10(真值表)予以验证:离散数学PQP∧QP∨(P∧Q)Q→P∨(P∧Q)Q→PTTTTTTTFFTTTFTFFFFFFFFTT有了最基本的的命题公式的等价关系,再利用定理1-4.1,就可以推证一些更为复杂的命题等价公式。表1-4.10离散数学例题8证明(P∧Q)∨(P∧┐Q)PPP∧T证明(P∧Q)∨(P∧┐Q)P∧(Q∨┐Q)合取对析取的分配律否定律同一律离散数学例题9证明P→(Q→R)Q→(P→R)┐R→(Q→┐P)P→(Q→R)┐P∨(┐Q∨R)R∨(┐Q∨┐P)┐R→(Q→┐P)证明P→(Q→R)┐P∨(┐Q∨R)┐Q∨(┐P∨R)Q→(P→R)┐P∨QP→Q离散数学例题10证明((P∨Q)∧┐(┐P∧┐(Q∧R)))∨(┐P∧┐Q)∨(┐P∧┐R)TT((P∨Q)∧(P∨R))∨┐((P∨Q)∧(P∨R))((P∨Q)∧(P∨Q)∧(P∨R)))∨┐((P∨Q)∧(P∨R))原式左边((P∨Q)∧(P∨(Q∧R)))∨┐(P∨Q)∨┐(P∨R)证明离散数学化简如下语句:“情况并非如此:若他不来,则我不去”。离散数学解:首先符号化上述语句。设P:他来。Q:我去则原句:┐(┐P→┐Q)然后化简上述命题公式┐(┐P→┐Q)<=>┐(P∨┐Q)<=>┐P∧Q即:我去了,但他未来。离散数学P:上午下雨,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