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张启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述第二章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历程及传统第三章旅游历史文化第四章旅游文学艺术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第六章宗教旅游文化第七章旅游民俗文化第八章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学》课程结构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述第一节旅游与文化第二节旅游文化的概念和特征第三节旅游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第一节旅游与文化一、旅游的产生二、旅游的定义三、旅游与文化的关系一、旅游的产生(一)人类的迁徙活动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人们被迫离开居住地而去其他地方生活的一种行为。注意:迁徙与旅游的区别和联系?(二)人类旅行的产生1、旅行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的星期二产生的。2、旅行与旅游的区别(1)两者的目的不同(2)离开时间不同(3)内容不同(三)“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所谓“享乐旅行”,就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本质特征的古代旅游活动。《易经》中有“观国之光”一语,这便是“观光”一词的由来。二、旅游的定义旅游(Tour)来源于拉丁语的tornare和希腊语的tornos,其含义是“车床或圆圈;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轴的运动。”(一)概念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二)技术定义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三)经济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的理解旅游是社会关系日益扩展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注重经济效益和增值作用,最新焦点集中在从经济学的供需角度不同地定义旅游经济现象。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出发,把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焦点则主要围绕旅游者的量化标准以及旅游的社会现象。(四)文化学角度的理解在我国古代典籍如:《诗经》、《礼记》、《论语》、《战国策》等都有“旅”和“游”的词汇沈约《悲哉行》将旅游二字连用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苹。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旅游文化学家把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旅游是一种文化的现象,一个系统。”从文化学角度,紧紧地把握住旅游者的主体意志、精神活动这一主线。三、旅游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的定义“文”的本意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者纹也,《易经•系辞下》说:“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论语•雍正》“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化”,本意是改易、生成、造化,如《易经》有“万物化成”,《黄帝内经》有“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综合以上说法“化”即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文”与“化”合用最早见于《周易》的《象传》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方近代所谓文化,是从拉丁文cultura转化而来,最初的含义是耕种,后来引申为修养、教育、礼貌、知识、情操等。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出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泰勒曾给“文化”下过两个定义:1.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现象。2.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对文化的理解1.文化是人的创造而非自然物,是社会现象而非自然现象,但文化与自然又不是排斥的,只要是对原始的自然按照人类的规则加工以后,自然就有了文化。2.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具有社会普遍性。3.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这种创造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1.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2.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3.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二)旅游的文化属性(三)文化的旅游功能1.文化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2.文化的基本类型决定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3.文化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文化的地域特征;(2)文化的民族特征;(3)文化的时代特征;(4)文化的继承性特征;(5)文化的变异性特征。第二节旅游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和结构一、旅游文化的概念二、旅游文化的特征1.旅游+文化说——广义旅游文化(1)陈辽(2)魏小安2.民族文化说(喻学才)3.主体说与客体说4.碰撞说(肖洪根)一、旅游文化的概念(一)我国旅游文化研究历程旅游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碰撞产生的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二)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主体和旅游中介体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是以旅游主体的活动为主线的综合性的社会文化聚合。旅游文化就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对旅游文化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三点:1.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2.旅游文化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3.旅游文化是旅游的“人”化,即旅游者的文化。二、旅游文化的特征1.旅游文化的移动传播性2.旅游文化的时代性3.旅游文化的民族性4.旅游文化的阶层性第三节旅游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关系一、旅游文化与哲学三、旅游文化与文学艺术四、旅游文化与社会心理二、旅游文化与宗教五、旅游文化与风俗习惯一、旅游文化与哲学1.哲学对旅游文化起指导作用2.哲学与旅游融为一体二、旅游文化与宗教1.宗教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含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2.宗教对终极价值的追求使劳累疲惫甚至迷失的心灵找到平衡的基点,慰藉的依靠三、旅游文化与文学艺术1.旅游文化与文学2.旅游文化与艺术(1)旅游与艺术的依赖和运用(2)旅游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四、旅游文化与社会心理1.陶冶情操,提高道德水平2.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3.丰富阅历,提高文化素质五、旅游文化与风俗习惯1.民俗文化可以在旅游开发中进一步丰富,又充实了旅游资源,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2.旅游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做出贡献第二章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历程及传统第一节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第一节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一、旅游文化的初成期——秦汉(一)旅游形式1.皇帝巡游2.修建离宫别苑3.纵横游说游学4.出使西域5.学术行游6.平民旅游(二)儒道思想旅游文化的影响1.儒家思想影响的旅游文化观(近游观、远游观、尚古观、与民同乐等)2.道家思想影响的旅游文化观(逍遥游)二、旅游文化的发展期——魏晋南北朝(一)新型旅游的兴起1.玄游2.释游3.仙游(二)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文的开创(谢灵运、顾恺之)(三)园林兴起(玄武湖、莫愁湖)三、旅游文化的全盛期——隋唐宋(一)热烈奔放的隋唐旅游文化1.皇室奢侈之旅2.唐诗之旅3.民间之旅1.忧国之旅(二)意在理趣的宋代旅游文化2.理学之旅3.文学之旅4.艺术之旅四、旅游文化的守成期——元明清(一)元朝频繁的中西旅游交往1.国外旅者的游记(马可·波罗、鄂多立克、伊本·白图)2.国内旅者的游记(汪大渊、周达观)(二)明清:斑斓迷离、烂熟式微的旅游文化1.士林游风兴起2.寓游于学3.下西洋与通西域4.宫廷巡行之余绪5.人文旅游名胜日盛五、旅游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二)近现代:新变凸现、放眼世界的旅游文化(三)走进大众的现代旅游(一)19世纪以前的中西旅游文化对比一、旅游文化的与民偕乐传统(一)与民偕乐旅游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1.民为邦本2.与民偕乐第二节中国旅游文化传统(二)与民偕乐的旅游文化传统的表现1.节日旅游发达2.观光旅游盛行3.旅游以近游为主4.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二、旅游文化的适度传统(一)贵和持中的中庸思想(二)旅游文化的适度传统的表现1.为政者不可耽于游乐2.旅游风气的盛行是社会腐败的标志(三)旅游文化的适度传统的现实意义三、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一)中国文化的重人传统(二)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的表现1.名人名胜资源与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2.旅游文化史主要是旅行家活动的历史五、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一)旅游文化重文传统的历程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系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重视文学创作的传统。旅游文化重文传统,源远流长,有人认为与人类同样古老。魏晋南北朝是旅游文化重文传统形成时期隋唐宋元是中国旅游发展的时期,也是旅游文化重文传统发展时期。明清时期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主要体现在作家众多,作品空前繁荣。“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旅游文学创作从内容到形式有了新的变化。(二)旅游文化重文传统的意义1.充实了文学的内容2.拓展了旅游文学的门类3.造就了一大批旅游文学作家4.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旅游文学作品5.旅游文学作品状景写物,景因文显,景以文传五、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一)重游旅游文化传统的基础旅游文化重游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是行路难,也即对旅行和旅游的一种恐惧。1.徒步旅行的艰辛2.地理环境的阻隔3.人为因素的摧残(二)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的发展1.旅游文化的惧游传统2.旅游文化的慎游传统3.旅游文化的重游传统(三)旅游文化重游传统的表现1.卜行2.送行3.离筵4.饯饮5.赠物、赠言6.洗尘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