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能力测试试题(扫描版)-2-/14-3-/14-4-/14-5-/14-6-/14-7-/14-8-/14-9-/14-10-/14-11-/142019年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参考答案语文学科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C(A选项表述绝对;B选项与原文“寻求一种途径以调和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的表述不符;D选项中指代错误,“它本身也是我们改进方法和理论的一个契机”中的“它”应指“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3分)B(第二段应是分析论证了不能让文化传承者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追求的牺牲品)3.(3分)A(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矛盾的不是“文化传承者”)(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3分)C(因果倒置,应是中国游客的关注点推动着旅游市场的细分)5.(3分)B(A选项中“竞争的焦点已从过去的拼资源转化为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不是境外旅行商们的观点;C选项图表理解错误,根据图表,旅行杂志占比仅为4%,属于影响程度低的因素;D选项中“并不会在意目的地的情况是否糟糕”原文无据)6.(6分)(1)关注消费者需求,推动旅游市场更细分、更理性:关注旅游安全、品质、目的地清单,提供个性和定制化旅游产品等。(2)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注重软件研发,扩大使用范围,挖掘使用深度;用技术手段提升创新型产品的趣味性,增强智慧旅游项目的实用性。(每点3分,概述1分,分析2分;意思答对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3分)B(对其他酒的态度不是批评,对比是为了突出汾酒的纯真、不浓烈)8.(6分)(1)多感官综合运用:视觉“淡淡的黄色”,嗅觉“一阵清香”,味觉“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描写细腻生动,令人感同身受。(2)通感:描写竹叶青时,写“一阵清香像薄雾,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受它的美”,运用视觉、触觉来描写嗅觉,写出酒香满怀、无处不在,化无形为有形。(3)侧面描写(衬托):在品酒后,“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恬静”,通过人们的反应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4)联想(类比):描写竹叶青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将读者难以感受到-12-/14的竹叶青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具体可感。(每点2分,手法1分,分析1分;任意三点给满分;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酌情给分)【细则:正侧面结合给分;答对偶、比喻、拟人不给分。】9.(6分)(1)第一句强调了“酒”对于杏花村意义之大,人们皆慕汾酒之名而来。(1分)第二句强调除了“酒”以外,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1分)(2)两句话均化用自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1分)(3)前后两句结构上呼应,语意上递进,由只谈酒延伸到了酒的文化内涵方面,深化主题,引人深思。(3分)【细则:提到名句出处可给1分,答承上启下、总结全文不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3分)D(原句:“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11.(3分)B(“吏部郎”不是吏部最高职位)12.(3分)C(“两次都被免官”错,在宣阳门外驱打人,被皇帝原谅了;在休安陵收受下属牛和酒被免官)13.(10分)(1)现在通过江吏郎转告,因为顾念你的情谊,想委屈你担任这一职务。(“白”“顾”“相”各1分,句意2分)(2)主上圣明,公卿通力合作,难道还要借助老朽来匡正辅佐新朝吗?不敢接受命令。(“戮力”“假”“匡赞”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虞悰,字景豫,是会稽余姚人。父亲虞秀之,担任黄门郎。虞悰少年时就谨慎自饬,天生有卓绝的品性。父亲虞秀之在京城去世,虞悰从东部家里出发,前去奔丧,水浆都不入口。起初,世祖刚刚担任属官时,家境还很贫穷,而虞悰出于对国中杰出人才的推崇眷爱,多次分给他家财;每次出行,一定要叫上世祖一同坐在车上。世祖很感激他。升明中期(478),世祖担任中军,推荐虞悰为谘议参军,派遣吏部郎江谧带着他的亲笔信对虞悰说:“现在通过江吏郎转告,因顾念你的情谊,想委屈你担任这一职务。”虞悰治家生财有道,家中奴婢没有闲人,虽然在南方做官,但会稽的小海鲜全都带过去。虞悰很会烧制美味食品,调配品味很有技巧。豫章王萧嶷设盛宴款待宾朋,对虞悰说:“今天的美味菜肴,难道还有什么遗漏吗?”虞悰说:“遗憾的是缺了黄颔蛇肉羹这道菜,这是何曾《食疏》上有记载的。”-13-/14调任散骑常侍、太子右率。永明八年(490),发大水,所有官员都穿着军服抢救太庙,虞悰身着红色官服乘车带着仪仗队,在宣阳门外的行马内驱打人,被有关官员上奏弹劾,但被皇上原谅了。皇上因为虞悰是平民时的旧友,沉着地对虞悰说:“我要让你重新担任祖上的职务。”于是,虞悰转任侍中。朝廷上下都惊讶他能有如此理想的任命。升为祠部尚书。世祖亲临芳林园,到虞悰处要扁米粽子。虞悰献上粽子及各种菜肴几十车,太官烹制的美味菜肴都无法与之相比。皇上向虞悰要各种饮食制作的配方,虞悰保密不肯献出。皇上醉后身体不舒畅,虞悰才献上醒酒鲭鲊一种配方而已。郁林王被拥立为皇帝,虞悰兼任大匠卿。建造休安陵,在休安陵所在的地方接受属下的牛和酒,因此获罪免官。隆昌元年(494),以平民的身份兼任职务。郁林王被废后,虞悰私下感叹说:“王、徐就这样像绑扎裤子一样轻易地把天子废了,天下哪有这种道理?”明帝萧鸾被立为皇帝,虞悰称病不愿在皇帝身边工作。皇帝派尚书令王晏拿着有关废立的文书给虞悰看,因为虞悰是先朝旧臣,想拉拢他来参与辅佐创业。虞悰对王晏说:“主上圣明,公卿通力合作,难道还要借助老朽来匡正辅佐新朝吗?不敢接受命令。”朝中议政时要处罚他,仆射徐孝嗣说:“这也是有古人遗风的人。”众人的责难才停止。虞悰称自己病重想返回老家,皇上下诏答应给他百天假期。永元元年(499)逝世。当时六十五岁。虞悰生性敦厚诚实,与人相知相识,一定会去探望问候,无论是亲近的还是疏远的,都有始有终,当时人们都以此称赞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3分)A(第二首有夸张和对比,无比喻;第三首有比喻和对比,无夸张)15.(6分)第一首诗,诗人于被掳掠的人群中,选取“红粉”即年轻女子的形象和“哭随”、“一步一回头”的动作加以勾勒;流露出对他们苦难命运的同情与悲悯,对蒙古军队野蛮暴行的憎恶与愤怒。第二首诗,诗人选取和描绘了木佛被当做木柴、编钟摆满集市被随意买卖的场景,一艘艘满载的大船似乎运走了整个汴京的情景;流露出对“木佛”被亵渎、“编钟”被毁弃、京城广遭劫掠的痛心,对蒙古军队无耻与贪婪的鄙视与愤怒。(对中原文化遭毁灭性摧残的痛心)第三首诗,诗人选取和再现了黄河以北战乱后白骨遍野、土地荒芜、只余几处破屋升起缕缕疏烟的凄惨荒凉景象;流露出对战乱中百姓痛苦的悲慨与深切同情,对蒙古军队残暴行径的愤恨。(场景描述3分,情感分析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6分)(1)(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14-/14所依(3)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3分)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处是错用“关于”与“对于”,一处是“第一”与“世界”语序颠倒,一处是“一窥”与“面纱”搭配不当,故选D)18.(3分)A(“纷至沓来”指连续不断地到来。“熙熙攘攘”指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岌岌可危”指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显而易见”意思是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为所欲为”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贬义色彩过重。故选A)19.(3分)D20.(5分)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1分)首次近距离拍摄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1分)书写了国际合作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或:国际合作天文研究取得新成果),(1分)填补了射电天文领域低频观测段的空白,(1分)是我国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作出的卓越贡献。(1分)(超过100字扣1分)21.(6分)(1)“辞”改为“归”或“回”(2)“中继凭”改为“凭中继”(3)“寂静”改为“寂寂”(4)“征程”改为“新程”(改对三处即为满分,每处修改正确2分,只找出不修改不得分。)【细则:“宇宙”可改为“卫星”“科技”;可将“寂静”改为其他叠词,合理亦可;也可将“迢迢”改为“迢远”等。将“通远天”改为“远天通”的,虽结构统一,但没有符合仄起的要求,给1分】四、写作(60分)22.参考立意:修炼人生就是积攒幸运机遇善待有准备的人与其羡慕不如追赶【细则:本次作文全市预估成绩为44分,评分标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不与材料相结合的最高不超过36分。谈“好心态”等偏题作文不超过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