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14-1企业物流的一般概念一、物流的概念二、企业物流的概念三、几类典型企业的物流过程四、企业主要物流工作一、物流的概念物流是指按用户的要求以最小的总费用将物质资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物流的价值时间价值缩短时间弥补时间差延长时间差场所价值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加工附加价值二、企业物流的概念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三、几类典型企业的物流过程(一)制造企业的物流过程制造企业物流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物流,产品生产物流和产成品销售物流,以及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图14-1制造企业物流图14-2制造企业的物流构成(二)零售企业的物流过程主要包括商品采购环节的物流、后库商品的储存配送物流及销售环节的物流,以及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图14-3零售企业物流图14-4零售企业的物流构成(三)批发企业(配送中心)的物流过程图14-5配送企业的一般物流构成四、企业主要物流工作网络设计指对企业物流设施的地理位置及规模的设计。网络设计是整个企业物流作业的基础。物流作业的设施地点、数量及规模不同直接影响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成本。信息技术GPS、GISEDI、RFID快速、精确和全面的信息处理技术奠定了现代化物流技术中以时间为导向的物流作业基础。准时化策略(JIT),快速反应策略(QR),连续补货策略(CR)以及自动化补货策略(AR)等物流技术均建立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之上。运输运输总成本运输速度运输的一致性库存客户细分化产品分类存货的目的是要以与最低的总成本相一致的最低限度的存货来实现所期望的顾客服务。装卸和包装§14-2信息为基础的企业物流系统一、企业物流系统二、物流信息系统三、库存管理中的定量技术一、企业物流系统图14-6企业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企业物流系统的特点:企业物流系统优势一旦被能动地利用,按新的观念建立物流系统,将迅速发挥系统的总体优势。企业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时间跨度大。管理难度较大,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高。企业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企业物流系统结构要素间的“效益背反”现象。二、物流信息系统由于一般企业管理是分层次进行的。例如企业管理分为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等不同层次。相应地,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根据其处理的内容及决策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功能层次,即业务处理、计划控制及决策分析三个层次。根据前述企业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相应地又可划分成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库存)物流子系统及销售(配送)物流子系统。销售(配送)子系统生产(库存)子系统供应(采购)子系统销售计划及控制库存控制采购计划及控制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决策分析层计划控制层业务处理层战略联盟核心能力形成以利润为基础的顾客服务分析网络设施选址配置图14-7物流信息系统结构图三、库存管理中的定量技术(一)库存商品数量的确定1.最低库存量的计算最低库存量(即安全库存量)SS=Φ-1(p)×δ其中,Φ-1(p)为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反函数,p为不缺货的概率,—δ:均方差;—X:变量值;—:变量的算术平均值;—f:次数。ffXX2)(X例如:某商业企业近几个月某商品的各月销售量及其均方差计算过程如表14-1。销售量X次数ffX-(X-)2f2001200-148219042503750-982881230051500-4811520350828002324004160052108164503135010231212500150015223104合计258700127400=348δ=71.4表14-1销售均方差计算XXX6σ法则若随机的商品销售量服从均方差为σ的正态分布,则该随机变量的值落在区间(-3σ,3σ)中的概率达到了99.7%。例题中,根据表14-2所列出部分概率分布可以确定,如商品库存量为71.4,则商品缺货概率为15.9%。要使商品不缺货的概率为99.9%,就必须要有三倍的均方差,即71.4×3=214的单位的库存量。214就是该商品的最低库存量。均方差(倍数)不缺货概率(%)缺货概率(%)184.115.91.593.36.727.72.32.599.40.6399.90.1表14-2均方差概率表2.最高库存量的计算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经济存量(经济订购批量)其中,经济存量—A:销售总量;—P:每次进货的固定费用;—H:单位产品的年存储费用HAP2(二)库存商品存储时间的确定其中,毛利额:商品售价与进价差额与商品销售数量之积。销售税金:所销售商品的应付税额。毛利与销售税金之差如与流通费用相同,则不亏不盈,实现保本。固定费:与商品储存无直接关系的费用。如包装费、折旧费、工资等。日增长费用:商品多存储一天所增长的保管费、利息、商品损耗等费用。毛利额-销售税金-固定费用-目标利润存储时间=日增长费用(三)库存商品结构的确定库存商品结构是指组成库存的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多种商品的组合。ABC分析法又称“80-20”定律,即起80%作用的是20%因素,起20%作用的是80%的因素。在具体操作时,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众多的因素划分为A、B、C三类,A类属于关键因素,B类属于一般因素,C类属于次要因素,ABC分析的具体过程如下:1.将商品按其库存额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算出总库存额;2.增加累计库存额列,并计算其占总库存额的百分比;3.按累计库存百分比划分A、B、C类。划分原则为:占库存总额比重70%至80%,品种数占全部库存品种数的10%左右的商品作为A类商品。占库存总额比重10%之内,品种数全部库存品种数的70%以上的商品作为C类商品。除A、C类外的商品作为B类商品。序号商品码库存额累计库存额累计库存百分比分类00110027000.007000.0070.00%A0026901224356701100.008100.0012.00%B0032004900.009000.008.00%B004213568750352270.009270.002.70%C0054658200.009470.002.00%C0062234190.009660.001.90%C0071067120.009780.001.20%C0084061100.009880.001.00%C00969133654258790.009970.000.90%C010336730.0010000.000.30%C合计10种10000.00从表14-3中可以看出,A类商品1种,品种数占10%,库存额占70%;B类商品共2种,品种数占20%,库存额占20%;C类商品共7种,品种数占70%,库存额占10%。在经营管理时,商业企业负责人应着重关注占品种1%的A类商品,及时检查A类商品的库存情况,使之保持合理库存。对B类商品可以只作一般性管理,通常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对库存进行适当控制。C类商品相对而言,品种多、占库存额少,可交给基层负责人直接管理。表14-3ABC分类表§14-3物流领域的若干新观点及发展趋势一、物流概念的产生与传播二、物流领域若干新观点三、国际物流发展趋势一、物流概念的产生与传播PD(Physicaldistribution)。二战期间美军的两个创举:“运筹学”(OperationResearch)的理论,“后勤”(Logistics)理论。Logistics包含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与厂内物流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即Physicaldistribution,外延更广泛,与供应链的概念有相同的外延。物流概念传入我国的途径。二、物流领域若干新观点德鲁克的“黑大陆说”;西泽修的“物流冰山说”;第三利润源说三、国际物流发展趋势(一)信息化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二)自动化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三)网络化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讯网络组织的网络化(四)智能化(五)柔性化物流的柔性化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趋势,要求企业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物流设施、设备及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和共同化等。§14-4供应链管理的一般概念一、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二、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三、供应链的特征与类别一、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经济区域化、全球化、一体化竞争全球化消费者的个性化要求企业生存的不确定性等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并非由一个企业决定,而是由从原材料到产品完成的整个过程决定。必须以协同的方式,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模式将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特征。二、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的定义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美国供应链协会(SupplychainCouncil,SCC):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消费者,自生产至制成品交货的各种工作努力。这些工作努力可以用计划、寻找资源、制造、交货和退回等五种基本流程来表述。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mericanProductionandInventoryControlSociety,APICS):①供应链是自原材料供应直至最终产品消费,联系跨越供应商与用户的整个流程;②供应链涵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项功能,这些功能形成了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工作流程实物流程资金流程信息流程供应链的一般构造图14-9供应链的一般构造基本供应链(basicsupplychain):基本供应链由一家企业、该企业的直接供货商和直接客户组成,包括了供需的最小循环。它是供应链的最基本模式,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基本供应链的组成部分。段落供应链(extendedsupplychain):每个段落供应链均由若干基本供应链组成,每个段落供应链皆提供不同的部件或服务,为产品增加附加值。最终供应链(ultimatesupplychain):各个段落供应链联合起来则成为一条最终供应链,每一个最终消费者享用的产品或服务都由一条最终供应链所提供。全球供应链(globalsupplychain):顾名思义,全球供应链是在全球范围内组合供应链。全球供应链概念是随着企业需要在世界各地选取最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结成全球供应链网络,以实现该段供应链的最优化而形成的。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则;贸易伙伴之间密切合作、共享赢利和共担风险的原则;促进信息充分流动的原则。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有着显著的区别:系统观念。战略决策。动态管理。建立新型的企业伙伴关系。开发核心竞争能力。三、供应链的特征与类别(一)供应链的若干特征1.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受不同外部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生产技术和不同产品影响,会产生不同形态结构、不同行为主体构成和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供应链。同一供应链上的各种行为主体,可能具有不同甚至是相互冲撞的目标。2.供应链上的供需匹配是一个持续的难题供应链上的消费需求和生产供应,始终存在时间差和空间分隔。通常,在实现产品销售的数周或数月之前,制造商必须先期决定生产的款式和数量。这一策略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系统的生产、仓储、配送等功能的容量设定,以及相关的各种成本构成。因而,供应链上供需匹配隐含着巨大的财务和供应风险。3.供应链系统的动态变化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消费季节性波动、消费趋势、广告、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