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绪论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中医学是多学科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1.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2.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3.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精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独特的医学体系。(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形成时期:战国至两汉时期形成标志:《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基础。《难经》--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等医学典籍的问世。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积累(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直接观察法、整体观察法(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精气阴阳五行学说《难经》:脉学、经络、命门、三焦《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2)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疗法的发展:《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提出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理论。针灸技术的发展(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晋-王叔和《脉经》,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2.宋金元时期南宋--陈言(无择)《三因方》,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提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该书以病因与病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是对宋以前病因理论的总结。金元时期(四大家)刘完素--火热论-以寒凉清热-寒凉派张从正--邪去正自安-汗吐下-攻邪派李杲--重视胃气-温补脾胃-补土派朱震亨--倡相火论-滋阴降火-滋阴派3.明清时期明代--命门学说的产生张介宾--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赵献可--著《格致余论》,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明清--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吴又可--戾气说,对瘟疫病的病因有卓越之见,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叶桂--创建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薛雪--阐述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吴瑭--创立三焦辨证理论。清代--瘀血理论的发展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并发展了中医的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4.近代和现代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而此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一系统的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医学理论继续发展、创新和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将中医学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注重中医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创建科学的假说和构建新的理论。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认识。含义: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也着密切关系。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形神统一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2)病理上的整体性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病理是相互影响的。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3)诊治上的整体性诊断--由外察内--通过分析局部的外在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治疗--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强调形神共调。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地域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社会环境诸因素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均有影响。防治疾病,当调摄精神,适应社会,以维持身心健康。4.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以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相比较,可见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等),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与辨病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中医学历来都是辨证和辨病同时并用的。要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水平,必须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四部分。(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第二章藏象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一、藏象的基本概念藏:指深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1)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2)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学说的产生藏象一词始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灵枢·经水篇》“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说明中医对体内脏腑的认识。二、藏象学说的形成古代解剖知识—外科手术、尸体解剖生活实践观察—由外及内、取象类比古代哲学渗透—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医疗实践积累—经验积累、疗效反证三、藏象学说的特点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四、五脏、六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脏(心,肺,脾,肝,肾):为实质性脏器。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中空有腔。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纳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子胞):中空有腔。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类似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括(一)概念五脏之精—先后天之精化一身之精,藏于五脏,有濡养和滋润作用。五脏之气—先后天之精化之气,加肺吸入自然之清气,合化一身之气,布于五脏,推动调控各脏功能。五脏之阴—五脏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阳—五脏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二)关系五脏藏精—先后天之精合为一身之精,分藏于五脏,肾藏先天之精是根本。精化为气—五脏之精化为五脏之气。气分阴阳—五脏之气,各分阴阳(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即五脏之精化生五脏之气,五脏之气分为五脏之阴和五脏之阳。第二节五脏一、心(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川流不息,循环无端。心行血----心气推动血液运行,输送营养于全身(1)主血心气充沛,心阴心阳协调——血行正常心气不足,心阴心阳不足——血行失常心生血----水谷精微,奉心化赤(2)主脉心与脉管相连心气推动血液,行于脉中藏神(心主神明):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五脏六腑必须在它统一的指挥下,才能进行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1)神的含义广义---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2)藏神作用驭气控精,主宰调节全身生命活动。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故心主神。(二)心的生理特性心为阳脏---为阳中之阳,以阳气为用心主通明---心阳的温煦和推动、心阴的宁静和抑制(三)心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二、肺(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