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之八纲辨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知识之八纲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它们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以概括病变的类别、部位、性质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情况,从而归纳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证候。辨证:辨即辨别;证,即“证候”、“证据”之意。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它是根据病人的整体证候表现之总和概括出来的规律。因为任何一种疾病,从类别上,可分为阴证和阳证;从病位上,可分为表证和里证;从病性上可分为寒证和热证;从邪正盛衰上可分为实证和虚证。尽管疾病的表现错综复杂,但基本上都可以用八纲来加以归纳,找出疾病之关键,掌握要领,从而确定调理原则。我们悬灸保健养生虽不属于医疗行为,但我们面对的顾客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游移状态,也就是亚健康。养生保健重在调理人体的整体平衡,平衡就健康,失衡则百病丛生。因此作为悬灸保健师必须掌握八纲辨证,才能使用正确的悬灸保健技术为顾客服务。一、阴阳阴阳是八纲的总纲。是概括病症类别的一对纲领,大致可以概括整个病情,小之可以用于对所出现症状的分析。因此,尽管病证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又不外乎阴证和阳证两大类。1、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气滞的证候,属寒、属虚。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2、阳证:是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属热、属实。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3、阴证和阳证的鉴别阴证和阳证的鉴别,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出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综合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表3—1)表3—1阴证、阳证鉴别表证候/症状面色寒热口渴大便小便舌象脉象阴证苍白畏寒肢冷口不渴大便稀溏清长舌淡胖嫩脉迟弱阳证面赤身热口渴秘结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洪滑实二、表里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人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五脏六脏在内,属里。1、表证:是外感六淫之邪,入侵机体口鼻,皮毛等表浅部位之证侯,多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多在疾病初期。2、里证:是病变部位在脏腑所致的证侯,五脏六腑在内,属里,脏腑受病,多为病邪入里,病程较长。3、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表3-2)表3-2表证、里证鉴别表证候/症状病位感受外邪寒热舌象脉象表证皮毛、肌腠外邪犯表发热恶寒或恶风苔薄白脉浮为主里证脏腑病邪入里不恶风寒苔厚黄脉不浮三、寒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辨寒热就是辩阴阳之盛衰。辨别疾病性质的寒热,是调理时选择穴位和手法的依据之一。1、寒证: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的机能活动表现为抑制或衰退的证候。多由外感寒邪或因内伤久病,耗伤阳气所致。2、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机体的机能活动表现为亢进的证候。多由外感热邪或寒邪入里化热或情志内伤,郁而化火等所致。3、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表3—3)表3-3寒证、热证鉴别表证候/症状面色四肢寒热口渴大便小便舌象脉象寒证苍白清凉怕冷不渴或热饮不多稀溏清长舌淡苔白润迟热证红赤燥热发热口渴喜冷饮干结短赤舌红苔黄干数四、虚实虚实是用以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实证主要是邪气过盛、虚证主要是正气不足。辨别虚实是调理时确定扶正或祛邪的主要依据。1、虚证:是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多见于身体虚弱、后天失调或久病、重病之后因气血阴阳虚损不同,故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1)气虚证:是指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减退而产生的证候。表现为: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语音低微、乏力、自汗、舌淡、脉虚弱。2)血虚证:是指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脉、组织、器官而出现的证候。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3)阴虚证:是指由于体内阴液亏损所致的证候。表现为: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咽干、手足心热、小便短黄、舌红少苔、脉细数。4)阳虚证:是指体内阳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表现为:面色皓白,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塘,舌淡苔白,脉弱。2、实证:是指体内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3、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表3—4)表3-4虚证、表证鉴别表证候\症状病程体质形态疼痛大便小便舌象脉象虚证久病虚弱精神萎靡、身倦乏力、气弱懒言隐痛喜按稀塘清长舌淡嫩、少苔细弱实证新病壮实精神亢奋、声高气粗疼痛拒按秘结短赤苔厚腻实而有力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应用八纲辨证的过程中,虽然每个纲领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容,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而不能截然分开。在辨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过程中,不能孤立的根据某一症状作出判断,而要对疾病的全部综合表现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一定条件下,表里、寒热、虚实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在运用八纲辨证中,即要掌握八纲其各自不同的辨证特点,又要注意八纲之间的相兼、转化、夹杂、真假,这样才能作出全面正确的判断。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