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第一节)第一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概念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大家想想?国际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目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6)“生态旅游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进行的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而且,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区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目标生态旅游(Eco-tourism)“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国际生态旅游协会,1993)术语最早由IUCN于1983年提出目标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旅游(ecotourism)始自二十世纪80年代,很多学者和组织对生态旅游下了定义,其侧重不尽一致,但其公认点是:生态旅游绝不是大众旅游(masstourism),也不仅仅是自然旅游(nature-basedtourism),而是以自然区域为旅游目的地;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最少;其收益可用于自然保护;能带动社区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的一种旅游形式。(比较一下现在的保护区旅游)保护区生态旅游包括对保护区环境不构成威胁的旅游:对自然和野生生物的影响最小化,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现在的旅游产生哪些威胁?);对保护区有感情的旅游:对保护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区关心,尊重当地的习俗文化(神山)、生态和自然环境;在保护区开展科普教育或者为游客开展保护区教育的旅游;以保护区地域为基础,能使当地居民受益;重视保护区文化的旅游(缺少);对保护区负责的旅游经营;为保护区有某种贡献的旅游;生态旅游的主体:有准备的旅游者——接受训练的当地居民——生态旅游经营者——研究者——政府——生态旅游特性自然性保护性参与性高品位性与普及性计划性与专业性生态旅游管理对策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保护第一、旅游第二做好宣传,提高认识增加投入,完善措施社区参与,利益共享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功能分区(国家公园)旅游景区规划和设计适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设计收益与分配机制(需要研究)游客影响的监督和管理(现在不力)生态旅游的核心——自然学家导游员生态旅游管理的内容生态旅游者管理10条道德标准,参见TNC164页管理办法和管理守则生态旅游容量管理旅游容量的概念和类型旅游容量的确定容量控制方法案例——太鲁阁国家公园生态保育守则参考TNC保护区管理指南第165页第二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自然而划定的管理区域,它具有保存天然本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保留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的功能。旅游也是自然保护区所能为人提供的一项服务:自然保护区因其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历史,而成为生态旅游活动的重要区域。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在IUCN列出的六大类保护区中,除了严格的自然保留地和荒野保护区不允许旅游之外,国家公园、自然遗迹纪念地、生境或物种管理区、受保护的陆地或海洋景观、资源管理保护区这五种类型均允许开展旅游活动。我国的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保护区以及其它各级保护区均未限制旅游,但所有保护区的核心区不允许旅游,旅游活动仅可以在实验区内开展。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从2006年世界各国国家公园的游客量可见当前全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态势:美国2.7亿多人次;英联邦1.5亿多人次;加拿大0.3亿多人次;肯尼亚73多万人次;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180多万人次。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也很快,据统计2006年仅森林公园的游客量就有2亿人次。在现有自然保护区中,很大一部分保护区已经开展了生态旅游,其增长态势十分明显,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1998年的游客量为38万人次;2000年83万人次;2002年120万人次;2004年180万人次;2006年225万人次。二、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损益具有的益处为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来源,提高保护区自养能力;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减少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提高旅游者的保护意识,获得更多的公众支持;潜在的损害对植被、野生动物、土壤、水体等造成不良影响(环境压力)对社区特有的文化或民族传统可能带来冲击(社会冲击)(一)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准则(1)生态旅游资源概念是指凡是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自然事物和具有生态文化内涵的人文事物,或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并对游客起到教育反思作用的其它任何客观事物。(2)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准则生态旅游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监控和目的地旅游管理能力的提高。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管理(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中的问题(1)盲目开发,缺乏论证和评估(2)生态破坏,原始生态环境受破坏或影响(3)环境污染,保护区局部环境质量下降(4)景观破坏,自然景观失调(5)开发粗放,精品开发和精品营销的良性循环没有形成(6)人才匮乏,生态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管理(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生态旅游规划是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规划,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活动和环境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旅游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具体目标如下图: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提供融资途径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积极开展科研、监测及宣传教育提高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水平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自然景观完整性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协调性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管理第三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策略在管理生态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过程中,自然保护区要考虑三个管理目标:野生动物生境游客物种管理对野生动物的管理因物种而异,但都要在研究和监测的基础上进行,尤其要重视繁殖季节或冬季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动物个体是否受到旅游活动的侵扰。在旅游活动区域,主要的管理技术有:为游客设立专门的观测台;用篱墙等设施将游客隔离在动物活动区外;在游客和动物之间的建立缓冲区域。其中缓冲距离设计是关键性技术,一般用濒危或大型动物物种的惊飞距离作为缓冲距离,鸟类最小的缓冲距离为30m-100m,但要根据生境条件以及常见物种来具体确定。生境管理在生境管理方面,主要是监测生境质量的变化,除植被外,土壤、水体等环境的变化也是显示游客影响的监测指标。有时还有必要进行生境改造,如在游径两旁栽植灌木,既起到隔离作用,又防止游客偏离游径与动物近距离接触。游客管理自然保护区的游客管理很重要,因为有的游客行为如接近、投喂动物食物会带来疾病、安全等问题。保护区首先要掌握游客人数、时间和空间分布,游客的态度和看法、游客的行为等基础信息。游客管理主要的手段有控制游客数量,缩小游客活动区域,对游客进行讲解教育等。游客管理系统在国家公园系统中,比较成型的游客管理系统是可接受变化的限度规划系统(LimitsofAcceptableChange,LAC),其主要过程是确定保护区游客对环境、生物和社会影响的可接受度,其中关键是找到表征影响状况的指标,如踩踏程度、宿营地树木毁坏数量等,然后提出将影响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之下的供选择的管理措施,实施后还要进行监测和效果评估。环境教育是游客管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建立游客中心、发放宣传手册以及各种讲解手段,使他们对自身活动会给动物造成影响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减少干扰行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一般在实验区开展,虽然在规划时已经避开了野生动物及其生境,但由于旅游人数多、高峰期集中,部分保护区的缓冲区或核心区受到了影响,出现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的趋势。我们应该重视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个体、种群、群落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在保护区内建立长效的监测机制,在重点区域展开动物行为学、生理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关于游客心理、态度和行为的社会科学等多学科参与的科学研究工作,并把研究和监测结果应用到动物、生境以及游客管理决策中去,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旅游——美国黄石公园案例WYORWIMTMOCOOHUTAZNVCAGATXWANDSDOKNMLAIDFLVANCSCKYILMNIAARTNALMSMIINNYCTMAVTMENHNJMDWVPADERI加拿大墨西哥美国KSNE黄石公园的地理位置与旅游设施YellowstoneNationalPark建立于1872年管理NationalParkService,USDepartmentofInterior面积8983km2观赏内容自然植被景观野生动、植物地质活动、景观文化、历史票价$25/车7天有效东入口西入口公园入口服务设施公园内部服务设施黄石公园中自然景观与旅游活动9旅游效益分析保护区旅游收入分析参考省内其它保护区、森林公园效益情况。统计、预测各年接待人次。结合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