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之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主持人:今天下午第一个做报告的是冯世纶教授。冯老是北京仲景学术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委员,是著名的经方大家,对经方的理论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说“经方的起源”、“方证相应的理论”,以及今天要做报告的“两大医学体系”,都有很独特的见解。另外冯老还是经方的临床大家,七十多岁的高龄了,每天还奋战在临床第一线,为广大的患者解除病痛,而且疗效非常显著,可以说是学验俱丰。下面咱们热烈欢迎冯世纶教授为我们做报告!冯世纶教授:各位张仲景,下午好!今天由我给大家做一个经方的探讨,题目就叫“经方有两大医学体系”。这只是一个探讨,我先发言,大伙儿讨论,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儿?中医是不是有两大医学体系?因为以前好多人没这么提过,实际是客观存在的,比较分散,明确提出来,好像是没有提过。我有一次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三医院讲了一课,有个老师紧接着上台讲到了,他非常谦虚地说:“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呢!”说明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对不对呀我先讲,讲的要是不对,大伙儿批评,对经方咱们共同来探讨。我所学到的东西,是从胡希恕先生那里学来的。他留下了一些笔记,他发表的文章没有,就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公开发表的没有,但是好多笔记留下了。等于他的笔记,就记录了他对经方医学的认识内容,所以我的一些学术观点,也都是来自于胡希恕先生。在这里纪念他,今年是他诞辰一百一十三周年,也是他逝世三十周年。中医古今就存在着两大医学体系。什么是两大医学体系呢?就是以《伤寒论》为代表的经方医学理论体系和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医经理论体系。中医起源于神农时代。这个起源也是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中医起源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之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于春秋战国,我认为不对,应该是起源于神农时代。经方发展至汉代,史书已明确记载有两大医学体系,就是有医经和经方。但是由于误读传统,长期未能认识,所以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一、中医有两大医学理论体系为什么没有认识到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呢?就是由于存在一个误读传统,造成了不能认识两大医学体系。误读传统表现在什么上呢?主要表现在“一切理论皆来源于《内经》”。咱们教学、教材就是:我们最早的医学著作是什么?《内经》。他就认为一切的理论来源于《内经》,《伤寒论》是因为张仲景根据《内经》才有的《伤寒论》,所以《伤寒论》也是《内经》的理论体系。这个误读传统是中医史上最大的雾霾,比方我就用这个黑的东西,咱们现在有个词叫“雾霾”,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给少数人弄的晕晕乎乎、乌烟瘴气,中医史上几乎是劫难。陈亦人也称之为“禁锢”,“一切理论来源于《内经》”的这么一个禁锢。现在好多人一说话,什么代表中医?你是搞什么的?搞中医的,你是搞歧黄的。以歧黄代表中医,这是不对的。歧黄不能代表中医,因为歧黄只能代表医经,中医还有经方。关于经方的概念,我做了一个片子。关于什么叫《经方》,我们现在有些认识也不同,所以我做了一个动漫的小片子,把我的观点给大伙儿摆一摆,认识一下什么叫经方。今天咱们放一放,看一看:宣传片字幕中医学源远流长,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瑰宝,经方作为其中一支重要的理论体系而倍受推崇。但自西晋的王叔和用《黄帝内经》注释《伤寒论》后,经方的理解和临床受到影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经方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近年来,随着业内人士的宏扬和学术界的大力倡导,经方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出现了经方热潮,老百姓相传“有病找经方!”但问起何为经方?即便是业内人士也很难说的清楚经方的概念和定义,古今文献也是莫衷一是。到底什么是经方呢?让我们跟随冯教授(冯世纶教授)来认识经方吧。经方的起源: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之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通过文献及考古考证,经方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到五千年的上古神农时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河北省蔚县、阳原县等多处遗址(冯教授:就在北京的西边),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适应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应用八纲概念,即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体会并领悟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自然有白天、黑夜,有四季,寒、热、温、凉的不同,其实就是阴阳的变换,人体也有相应的变化。冬季为了防寒,人们会把房屋建成坐北朝南,并在屋内修建火炉取暖;夏季为了防暑,会把房屋建成半地穴式。显然当时已经认识到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寒热阴阳之理,其基础理论就是八纲。渐渐的人们发现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对疾病的治疗:例如着凉、淋雨后,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可以通过某些治疗方法得到缓解;比如用火烤、熏烤,火热熨皮肤,喝热汤或热粥并盖上棉被,或用生姜、葱等煎汤热服,或煎汤熏洗等方法,使皮肤出汗,从而得到治愈。病位分表、里,外感疾病初起多在表,可以采用发汗的方法,如生姜、葱白、麻黄、桂枝等来发汗解表。但是人们会观察到,病由表入里后,不能再用发汗来治疗,而应该用治里的方法。在八纲看来,里证分阴阳、寒热、虚实,里实热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在长期和疾病斗争的治疗过程中,人们逐渐总结了经验,代代相传,直至夏商时代,有了文字,才以文字记载的形式出现,《神农本草经》就是其中的代表,并在汉代得到补充完善而成书,也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已明确了中国有两大医学体系,即医经和经方。对经方作了精当的阐述,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辫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史记标明了经方医学的特点及经方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有什么样的证,就用什么药来治疗,积累了疾病的证和相对应的单味药物治疗的临床经验及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经方的发展,在单方方证临床治疗中,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药物协同来治疗,甚至更多,这就组成了复方,并逐渐积累了许多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相传为商代宰相伊尹所著。从传承来讲,基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之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证经验,形成于这个时代,即完善成熟于汉代,即《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理论体系的形成,历经几十代人的单方、复方方证经验的积累,推动了经方理论的发。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经方发展至汉代时的主要理论是八纲,病位也只有表和里,而经张仲景论广的《汤液经》及《伤寒论》的成书,有了重大的变化,即病位增加了半表半里,因而使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也标志着经方体系的形成。由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形成史来看,可以给经方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经方是以八纲六经方证理论制定的医药学体系,其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其代表著作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是不同于《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刚才放了这段片子,是我们对于经方的认识。什么叫经方?我们做了一个小的动漫片供大家参考,咱们共同探讨,共同认识。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希望大家共同提意见,谢谢大家!现在继续讲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为什么说有两大理论体系呢?从临床上,我们从一个会诊的故事看一看。先说刘渡舟老给我写的序,我出的一本书叫《经方传真》,这是我整理的胡希恕先生理论的第一部书,刘老写的序。1987年写的序,1994年出版,当时出版不容易。他写的这个序的内容跟一次会诊有关,怎么回事呢?我们看一看:这是咱们复兴中医网网载的一个帖子,发表于2012年11月13日15:15分。谁写的呢?来自英国的一个叫单志华的写的。他写了他父亲(单玉堂)的一个回忆,回忆了三个老师:第一个老师是刘渡舟老,第二个是胡希恕先生,第三个是东北的一个。其中有一段我们看一看,从诊疗思路上就存在着两个医学体系。看看这一段会诊的文字,这是他写原文:父亲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之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态度非常果断。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后来刘渡舟老在《经方传真》的序言时对胡老进行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父亲病情在恶化”,父亲是谁啊?单玉堂。单玉堂是东直门医院、中医学院搞针灸的,他是搞子午流注挺有名的一个研究员,很早就是个研究员。他这一次记载的就是他父亲病重了,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这些症状。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院方邀请中医药大学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态度非常果断。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替他担心呢!虚证还能用攻下法吗?大家都认为是虚,你怎么认为是实啊?你这不是闯大祸吗?但是,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下边还有一段我给删去了,也是他的原文。后来刘渡舟老在写《经方传真》的序言时对胡老进行评价,这评价是什么?“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写了这么个序。刘老写序,当时我也不知道跟他有关系,后来通过这个帖子,我们看到了,跟这个序有关系了。这本书——1994年的《经方传真》,就是以方类证的一个胡希恕先生的著作。我们看一看这个序里头这一段,刘老说的“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这里头有文章,为什么?刘老到九十年代以后,他的思想也有非常大的变化,在他出的一些著作里头表现出来了。实际上他这里头体会到了两大医学体系,为什么?你看都说有这方面的历史:“中医就是用岐黄之学代表”,怎么代表?岐黄之学,一说中医就是岐黄之学,一说我们搞中医的,岐黄之学;文学著作里:“还懂点岐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之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黄”,怎么叫“还懂点岐黄”?就是说他懂中医,往往有这种说法。实际上刘老不这么说,改正了,为什么?“得力于仲景之学也”,他没说:“得力于岐黄之学也”,就道明了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这不是夸胡希恕先生,实际是在诉说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所以说“得力于仲景之学也”。为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认证呢?会诊的时候,这六个都是正主任医师,胡希恕先生那时候是副主任医师,都学得不好吗?也不是,也都是我的老师。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他们学得不好,实际是同一种病情,同时有两种认证:一个判为虚证,一个判为实证,截然不同。这种情况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司空见惯的,为什么呢?主要是不同的理论体系造成的。我们看《伤寒论》的注解好多书里头,我们看看《伤寒论》第320条,这一条都知道吧?“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咱们好多著作怎么解释呢?什么叫少阴病?少阴病是心肾。为什么用大承气?少阴病厉害了,心肾两败,心肾阴虚了,急下存阴,都这么讲了。急下存阴,对不对?对。看来是对的,但是到了临床上,诊断了心肾阴虚,有几个敢用大承气的,这么虚了,还不赶紧滋阴?是不是这样?它这个理论就局限了,心肾阴虚赶紧滋阴,哪有用大承气的?但是解释《伤寒论》的时候,这怎么讲呢?少阴病,心肾阴虚,急下存阴。讲是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