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与创新型社会一、三次科技革命概况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后果)1、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逐渐确立,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③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a、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斗争日益尖锐;b、城市化、工业化开始;c、世界联系日益加强。第二次科技革命:①经济上,科学技术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突飞猛进,但各国发展不平衡。②政治上,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③外交(国际关系)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裂,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第三次科技革命:①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初现,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②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型工业产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③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④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⑤引起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知识归纳(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1、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电力的广泛应用,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太空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2、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社会阶级结构)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更多国家确立;(社会经济结构)英国工业经济中心的扩散和城市化浪潮的出现;(社会生活结构)交通工具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改革运动的高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工厂制发展起来。第二次:(生产关系调整)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也发生变化。第三次:(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人们生活也发生变革。3、世界格局方面第一次:(政治格局)极大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经济格局)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方许多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第二次:(政治格局)东西方联系密切,但差距进一步拉大,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经济格局)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帝国主义国家加紧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刺激了东亚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三次:(政治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五个力量中心。(经济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出现了全球化趋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2、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中国的科技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中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知识链接世界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19、20世纪中国没有把握科技革命大好机遇的主要原因?第一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具有本能的排斥性,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中国仍然是清朝封建统治,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清政府内外交困,对科技革命的态度由排斥到只引进技术,如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不是为了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发展,很快就失败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愿意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引入,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第三次科技革命时,1945—1949年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把发展科技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对待第三次科技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但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敌视、封锁、包围,中国政府重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开展科技创新,重视科学体系的建设,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后由于“左”倾思想泛滥,文革十年使中国失去了一个科技发展的好机会;改革开放后,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三、三次科技革命的启示1、启示①科技革命的出现是实践的需要,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的发展;②科学技术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③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人类历史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如何面对新的科技革命①作为国家,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科教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建立知识创新体系。②作为个人,应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③从经济学角度看,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其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依靠科技和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④从政治学角度看,国际竞争重点已发生变化,决定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应把振兴科技、发展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⑤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机遇与挑战、压力并存,应根据本国特点,制定相应发展战略,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探索一条适合本国高速发展的道路。3、科技是柄双刃剑①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a、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4、结合三次科技革命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请谈谈你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技术和经验。知识比较1、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条件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条件:①19世纪中期,英、美、德、意、日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②结束分裂后的国家和开展资产阶级改革的国家拓展了国内市场。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侵略加剧,形成了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科学理论的不断突破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条件: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②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③第三世界的兴起,发展工业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客观上为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工业产品市场。2、举例、比较说明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①第一次科技革命前,交通出行极不方便,人们以马代步甚至靠双腿行走。由于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②第二次科技革命前,当夜晚来临时,人们只能忍受黑暗带来的痛苦和无奈,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③第二次科技革命前,远距离的人们互相联络,费时、费力很不方便,而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