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冒之名,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有记载;明清,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张景岳把感冒分为外感内伤;2、咳嗽:《医学心悟》“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爆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2、《证治汇补,咳嗽》把肺胀辨证分虚实;《丹溪心法》提示,肺胀的病理因素主要是痰、瘀阻碍肺气导致。3、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明代于抟《医学正传》区分哮喘“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4、《金匮要略》实喘者有邪,虚喘者无邪。把哮喘分为虚实。5、《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景岳全书·痰饮》:“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喔喔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即所谓饮也。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故治此者,当知所辨,而不可不察其本也。”6、《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景岳全书》将出血概括为“火盛”及“气伤”《血证论》提出止血、消淤、宁血、补血四法。7、张仲景,正式提出悸、惊悸的病名。《丹溪心法》提出血虚和痰火是怔忡致病的根本原因。《医林改错》认为医学内阻也是导致心悸怔仲原因之一。8、张仲景《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名称,强调以宣痹通阳为主。9、《内经》“诸躁狂越皆属于火”。《丹溪心法》“癫属阴,狂属于阳。。。大多因痰结于心胸间”。王肯堂提出癫狂与痫之不同。10、《内经》指出先天因素在痫病中的作用。11、古论心痛,实际为胃痛。《医学正传》论九种心痛。《医学正传·胃脘痛》也说:“古方九种真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四明心法》认为吐酸,虽分寒热,总以治肝为根本。12、痞满病名,首见《伤寒论》13、《金匮要略》认识到呕吐有时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应。14、《景岳全书》“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医宗必读》提出治泻九法。15、痢疾,《内经》谓之肠澼。晋唐方谓之痢。《千金》称为滞下。刘河间“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16、肺痈《金匮》“始萌可救,脓成则死”,成脓排脓,不成则泻肺。《外科正宗》提出四期治法。17、《十药神书》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医学正传》确立杀虫与补虚两大原则。18、《内经》论厥证,突然昏倒或者手足逆冷。《景岳全书》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19、《伤寒杂病论》把黄疸分为五种,创制茵陈蒿汤。《金匮》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程钟龄《医学心悟》创立茵陈术附汤,为治疗阴黄代表方剂。20、《医宗必读》提出积聚分为初中末三个阶段。初者,任攻;中者,且攻且补;末者,任受补。21、《金匮》把鼓胀分为肝水、脾水、肾水。《医门法律》认识到癥积日久,可致鼓胀。论述“胀病亦水裹、气结、血瘀”22、李东垣将头痛分为外感和内伤。《丹溪心法》加入头痛引经药。23、眩晕《内经》称为眩冒。“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上虚则眩”《素问玄机原病式》主张眩晕病机应从风火立论。《丹溪心法》—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无虚不作眩。24、关于中风,《内经》“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朱丹溪主张痰湿生热。张仲景: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分中经中络,中脏中腑。王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非中风也。张景岳:非风,内伤积损。王清任:由“气虚血瘀”所致,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25、瘿病之名首见于《庄子》《外科正宗》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行散气血、行痰顺气、活血散坚”海藻玉壶汤。26、张仲景《金匮》把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提出发汗、利尿两大原则。27、《千金》《外台秘要》将淋证分为,气热膏劳石五淋。宋《济生方》分为气血膏劳石五种。28、癃闭之名,首见《内经》最早记载导尿术——《备急千金要方》29、关格之名出自《内经》30、《金匮》论述寒湿腰痛。《丹溪心法》“腰痛主湿热,肾虚,淤血,挫闪,有痰积”。《景岳全书》“盖此证有表里虚实寒热之异”31、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古今录验》“渴而饮水多”《圣济总录》“消渴者„„久不治”。《证治准绳》“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医学心悟》“小水如膏者为下消”。治上消,润肺清胃;中消清胃滋肾;下消滋肾补肺。32、《内经》治痿独取阳明——补脾胃、清胃火、祛湿热。33、虚劳《内经》认为精气夺则虚。《金匮》提出虚劳病名。《景岳全书》治疗肾阴肾阳。《理虚元鉴》“治虚三有本,肺脾肾是也”34、痹症:《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球遇此者为皮痹。”35、痿证:《内经》肺热叶焦“热伤五脏、思想无穷、焦虑太过、有渐于湿、远行劳倦、房劳太过、因于湿热”“治痿者独取阳明”(补益脾胃,清胃火、祛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