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名词解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名词解释1.共同纲领: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上通过。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的国家的性质、政权性质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对刚建立的共和国各项工作都起了规范指导作用2.抗美援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的活动。1950、6、25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朝鲜直接侵略,并将战火烧到中朝边界,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经过3年战争,将美国军队赶到38线以南,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3.土地改革:新中国于1950—1953年在新解放地区的农村开展的一场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指导方针“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的消灭剥削制度,发展农村生产”。4.镇压反革命运动:反革命运动:建国初期为打击反革命分子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政治运动。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从1950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1951年2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反革命案件的原则和方法。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到1951年10月基本结束。通过镇反运动,基本上扫除了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残留势力,使我国社会秩序出现了空前安定的局面,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5.三反五反运动:1951—1952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为了纯洁革命干部队伍和不法资本家向新生政权进攻,分别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进行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番运动和在私营企业中进行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6.一化三改造:是对1952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一个总概括,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内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完善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一化三改造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7.一边倒: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已经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同帝国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对抗的局面。由于美帝主义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及其以后执行的是从扶蒋反共、助蒋内战到敌视新中国的政权的政策,所以中国共产党确定,新中国在对外关系上,要实行“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战略。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文章中,把“一边倒”的方针正式公布于世。8.论十大关系: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中央政治扩大会议上做出的一个政治报告,分为政治、经济、中外关系三个方面。要求大家处理好各种关系,调动一切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内容“轻、重、农工业,沿海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央和地方,党和非党,革命与反革命,是非关系,中外关系。9.《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的同盟条约。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30年。同年还签订了《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保证采取共同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在签约的同事,中苏双方在互换照会中声明,1945年8月14日中苏缔结的相当的条约与协定均失去效力。条约期满后,未再延长。10.反右斗争扩大化:反右斗争是指反击在整风运动中,极少数的右派分子向中共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发起的一场斗争,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但由于毛泽东和其他领导同志对当时形势估计过重以及其他主客观的原因,反右斗争不断升级扩大化,使大批爱国知识分子被错误的打为右派,工作重心也转移到阶级斗争,个人专断作风发展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1953年12月,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得到了印度方面的赞同。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总理应邀先后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两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三面红旗:由于中共中央,毛泽东等领导人缺乏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对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国情认识不足,以及急于求成,于1958年在严重脱离实际和违背经济规律的情况下,错误发动过了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三场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巨大的损失。13.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4.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我国执行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根据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中共中央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1955年7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15.统购统销政策:建国初期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商品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统一供应的政策。为了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解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所需的最重要物资的供求矛盾,国家决定对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3年10月首先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即对农民种的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对城市居民和农村缺粮户实行粮食定量配售,行棉布计划供应,棉花计划收购。统购统销政策,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基本产量匮乏的情况下实行的。这一政策对保障城乡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稳定市场物价,促进三大改造,起了积极作用。16.四马分肥: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企业的赎买方式。1956年以前,国家规定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全年盈利按以下四方面分配:国家税金30%,企业公积金约为10%-30%,职工福利奖金约为5%-15%,股东红利、董事、经理、厂长的酬金约为25%,称“四马分肥”。1956年,私营企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规定,原私营企业家不再参与原企业的盈余分配,而是按照其拥有的股额由国家付给年息,一律按年息五厘付给,原订付定息7年,后又延长3年,1966年停付。17.中共八大:1956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八大提出和初步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正确地分析了提出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定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是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它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以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8.《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其基本内容为: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阐明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19.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毛泽东倡导的全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总方针。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正式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肯定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走工农业并举等工业化道路。但是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速度,没有注意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发展。20.大跃进运动:1958年-1960年全国范围内试图在工业和农业上“跃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后在全国展开,8月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后达到高潮。“大跃进”的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大跃进的后果使得这场运动难以为继,钢、铁合格率低下,大量资源遭到浪费。从1960年冬开始,这场脱离实际的运动逐渐停止。21.北戴河会议:1958年8月在河北省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1959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工农业生产和农村人民公社、商业工作、教育方针、加强民兵工作等问题。会议还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脉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北戴河会议结束后,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形成了全民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22.庐山会议:1959年在庐山陆续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的总称,它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集中纠“左”,在一定程度上对“左”的错误进行了讨论。后期主要发动对彭德怀的错误批判,由纠“左”变为反右,使反右倾斗争在全国开展起来,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23.国民经济八字调整方针:从1958年开始,由于在经济工作中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和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长达三年的严重困难局面,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24.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中共在1962年、9月为领带全国人民客服大跃进以来的困难,大力调整国民经济的召开的会议,指出当前的迫切任务是要继续贯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强调落实八字方针。但它重新强调阶级斗争,也标志着党在阶级斗争的“左”倾观点的进一步深化。25.七千人大会:为进一步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解决仍然存在的困难,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7000多人。26.西楼会议:1962年2月21中共中央在中南海西楼召开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由刘少奇主持。会议讨论了1962年国家预算和整个经济形势问题。陈云做了题为《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在财政工作中克服困难的六点具体办法:减少城镇人口,制止通货膨胀,保证城市人民的最低生活,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于农业增产,计划机关的注意力应从工业、交通方面转移到农业生产和制止通货膨胀方面来。西楼会议后,并商定成立中央的财务小组,由陈云任组长,李富春任副组长。27.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叫做四清运动,1963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问题。会后全国范围内逐渐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内容包括在城市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等等的增产节约三反运动和农村开展的“清账目、清仓库、清工分、清财物”,后来统称为四清运动。28.《二月提纲》:1966年2月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向中共中央的汇报文件。全称《五人小组向中央的汇报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