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1.2中国的行政区划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单位有:上海市(沪或申);四川省(川或蜀);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从北向南,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有: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我国有陆上领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是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广西。新疆是与领国陆地边界最长的省级行政单位。内蒙古是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海南省是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注意记住各省的轮廓特征)§2.3中国的人口我国人口的特点:1、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8年底我国的人口数13.28亿。2、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增长较快。根本原因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较快。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上所占的人口数。人口密度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数量/面积。除了特别行政区,西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省份。3、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云南的腾冲——黑龙江的黑河,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疏密线。(注意其在地图上的位置)人口多处特点人口少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汉族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中国的地形地势主要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记住P20图2-1沿32°北纬线中国地势剖面图,以及沿北纬36°地势剖面图)山脉纵横交错: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sōng)山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类型: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贺州市的主要地形类型为:丘陵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1、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2、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3、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内陆与沿海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特征: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特征: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特征: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特征: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畜牧业发达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我国的阶梯分界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我国的阶梯分界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注意记住P27习题1、2表格内容)§2.2中国的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的温度带的划分: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贺州温度带: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的降水分布:降水地区差异大:从时间上来看: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来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雨最多的地方在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降水也非常丰富。(注意几条等降水量线: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200MM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中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空间分布上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较多,冬春两季较少。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的干湿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可划分为:湿润地区(植被为森林)、半湿润地区(植被为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植被为草原)、干旱地区(植被为荒漠草原、荒漠)从植被的变化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掌握P33我国的干湿地区和植被类型表格}贺州市属于湿润地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和800MM等降水线大体一致;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体和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体和2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我国气候类型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地区)、高原高山气候(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最低的区域是: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气温最低的区域为:黑龙江的漠河2、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夏季风的进退影响着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长;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会造成旱涝灾害。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跟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一样)。夏季风主要是受到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温暖湿润气流。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空间上看:内陆离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所以降水少,而沿海降水就多。从时间上看:夏季前后夏季风比较强盛,对我国的影响大,带来的降水多;而冬季前后夏季风弱,带来的降水就少。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和热量。不利影响:但夏季降水多,容易发生洪涝,而其它季节降水少,容易造成干旱。3、大陆性特征明显:特征: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寒潮发生的条件:P38第一段;台风:平均风力大于或等于12级的为台风。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以7-8月最多;台风过境时多旱涝灾害。沙尘暴: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的沙尘天气;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2.3中国的河流外流区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区域。外流区又分:太平洋流域、印度洋流域、北冰洋流域。水系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长江是最长的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做内流区。内流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内流河大多属季节性河流。我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注意它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致)。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注意掌握南北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P43}西北地区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其注入北冰洋;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有雅鲁藏布江、怒江。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除了河流之外,我国的湖泊分布: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分布情况: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我国淡水湖泊比较集中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江西省)。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青海省)在图上找出以下湖泊: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这些湖泊分布的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滚滚长江: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入海口。中游荆江河段段被称为“九曲回肠”。上游由于水位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十分的丰富。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黄金水道”指的是长江的航运发达;“水能宝库”指的是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首要任务是防洪。长江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毛泽东的诗句当中“高山出平湖”指的就是长江三峡。{注意:找出长江的支流并在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和汉江);长江上的主要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熟记P46图2-32长江水系图}滔滔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黄河的上游:源头—河口(内蒙古自治区)中游:河口——旧孟津(河南省)下游:旧孟津——出海口。黄河中游水位落差大。黄河的重要支流为渭河(陕西省)和汾河(山西省){在p49图上找出渭河和汾河的位置并熟记};青海龙羊峡以上为河源段。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卡日曲是黄河的源头;从卡日曲到龙羊峡河流大部分流经青藏高原上,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龙羊峡至青铜峡这一段,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蕴含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出青铜峡后,河床平坦,水流缓慢,这里有大片的平原,如银川平原(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套平原(内蒙古自治区)。黄河的中游段水位落差大,有壶口瀑布,和三门峡,沿途接纳了汾河和渭河来自黄土高原的重要支流。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著名的地上河形成于黄河的下游。对黄河的治理措施:一方面在黄河的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是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黄河的凌汛较多发生在黄河的上游和下游。消除黄河凌汛的方法:飞机、大炮炸开冰坝,疏通河道。黄河为什么会断流?1、自然原因:水资源不丰富,季节分配不均匀;2、人为原因:①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②农业用水浪费严重。③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水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