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实验专题复习1(声学光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实验探究专题复习1(声学、光学)班级姓名分数:第一部分知识准备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固体传声的能量损失比气体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声波;3、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品)。(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声音的特点,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4、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5、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6、、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记忆方法:“空气角大”—即不论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在空气中的那个总是较大;7、凹、凸透镜的判别方法:A、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者为凸透镜;B、聚焦法,把它们正对太阳光,能汇聚光线者为凸透镜;C、成像法,通过它们看书上的字,能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8、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9、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人眼睛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电影机、投影机uf正立放大虚象|v|u放大镜10、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A、一倍焦距分虚实;B、二倍焦距分大小;C、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敌进我退、敌退我进”;D、只有在像和物体距离大于4倍焦距是才可以在光屏上成两次实像;E、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等大实像,可以利用此性质测量焦距;第二部分例题讲解1、在声音传播的探究实验中,小红和小芳做个下面两个探究实验:步骤:①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上,听传过来的声音。步骤:②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①,比较声音的大小。⑴请你帮它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声音的大小声音主要靠什么传播两张课桌紧挨时两张课桌之间有一条小缝时⑵小红想:液体能否传声呢,她从家里找到一个装水的容器,除此以外,还需要什么器材?请你帮她想出实验的方法。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2(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4)如果进行的实验操作都正确,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华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条件的实验中:(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向右依次放在同一____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4分)(2)确定像的位置时,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____的烛焰像;(2分)(3)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方向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增大/减小/不变),像____(变大/变小/不变);(4分)(4)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凸透镜放大虚像的条件是:。第三部分巩固练习1.(声)如图3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3)此实验说明了。2.(声)在图4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3.(声)如图5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4.(声)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现有器材: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则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小明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_______。实验中小明记录实验数据及现象图3图53如下表,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5.(声)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6、(光)如图(a)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b)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变小/不变/变大),此时乙轮速度的大小将(变小/不变/变大)(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在你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运用过本题的研究方法?请列举一例说明.答:.7、(光)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44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点光源的高度H/cm2030405060影子长度L/cm3015107.56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8、(光)右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和物;(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⑴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如果在图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m1.20.80.5响度较响较响弱4①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通过玻璃板找到像。如果有4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为提高实验效果,应选择㎜厚的玻璃板做实验。②某同学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再把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这组数据,他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9、(光)晚上小明坐在台灯下写作业,,书桌上垫的玻璃会反射出刺眼的光,影响了小明的正常学习,请你想办法,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写出两种方法,并写出每种方法所用的原理.(1)方法一:(2)方法二:其原理是:其原理是10、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_________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11、实验室里有一些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老师请你和几个同学帮忙把它们区分出来(1)可能的方法有和等几种。(2)请你给你认为是最简单的方法取一个名称,叫做《法》。(3)简单说明每种方法的过程:(两种)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