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古文测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考总复习古文测试题《三峡》1、划分节奏A、自非亭午夜分。B、其间千二百里。2、解释加点的词略无..阙处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或王命急宣.虽.乘奔御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不以疾.也良.多趣味林寒涧肃.属引..凄异哀转久绝.3、翻译以下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4、问答A、本文的写景顺序非常明晰:先写,继写,再写,最后写“”的特殊景观。B、本文抒发了作者的情怀。C、《三峡》的作者是地理学家、散文家,选自《》。《陋室铭》1、解释加点的词语: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无案牍之劳.形.2、翻译句子: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问答A、本文的中心句是“”,其中“”一词统领全篇,为全文之睛。B、本文从、、三方面描绘陋室,极力形容“”,表达了室主人。C、《陋室铭》的作者是,“铭”是一种。2《爱莲说》1、解释加点的词语: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香远益.清出淤泥而不染.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濯清涟而.不妖2、翻译句子: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问答A、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B、《爱莲说》的作者是,他是著名哲学家,本文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朗读节奏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入则无法家拂士。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舜发于畎亩之中。2、解释加点的词语:舜发.于畎亩之中举.于版筑之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而后作.征.于色入.则无法家拂士3、翻译句子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问答A、课文第一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第二三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C、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邹忌讽齐王纳谏》1、朗读节奏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B、我孰与城北徐工美?C、今齐地方千里。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字词A、实词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窥.镜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孰.视之私.我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B、虚词齐国之美丽者也吾妻之美我者燕、赵、韩、魏闻之3、翻译句子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D、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4、课文分析A、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B、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何特点?C、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D、为了表现邹忌的人物形象,文章采用了描写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曹刿论战》1、划分节奏A、可以一战,战则请从。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解释加点的词肉食者鄙.虽不能察.弗敢专.也牺牲..玉帛小大之狱.弗敢加.也必以.分人何以.战必以.情之4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公将鼓之.可以..一战公将鼓.之再.而衰彼竭.我盈.遂逐.齐师神弗福.也3、翻译句子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E、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F、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4、问答A、《曹刿论战》选自《》,本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所写。B、课文写了长勺之战的、、三个阶段,采用写法,重点突出了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C、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主要是,其次是。D、曹刿的人物形象:。庄公的人物形象:。《小石潭记》1、划分节奏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解释加点的词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佁然..不动俶尔..远逝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悄怆..幽邃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3、翻译句子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D、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问答A、课文抒发了作者的心境。B、课文中写游鱼时使用了、等艺术手法。5《桃花源记》1、朗读节奏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字词落英.缤纷欲穷.其林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便要.还家咸.来问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遂无问津..者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具答之3、翻译句子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E、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4、课文分析A、课文按顺序记叙,课文以为线索。B、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C、作者虚构了桃花源这样一个理想社会,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岳阳楼记》1、朗读节奏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B、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E、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字词百废具.兴增其旧制.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南极.潇湘连月不开.春和景.明波澜不惊.锦鳞..游泳而或长烟一.空宠辱偕.忘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吾谁与归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多会于.此之6属予作文以记之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前人之述备矣3、翻译句子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E、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4、课文分析A、课文将、、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炉,环环相扣,层层蓄势,结构严谨。B、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和志向?《醉翁亭记》1、朗读节奏A、作亭者谁?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E、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F、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字词饮少辄.醉醉翁之意.不在酒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泉香而酒洌.宴酣.之乐颓然..乎其间者太守谓.谁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山间之四时.也起坐而喧哗者醉翁之.意不在酒日出而林霏开负者歌于.途杂然而前陈者颓然乎.其间者3、翻译句子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C、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4、课文分析A、本文以“”字贯穿始终,第一段写山水之乐;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之乐;第三段写宴酣之乐;第四段写与民同乐。B、课文中的“醉”和“乐”是什么关系?C、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D、本文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与相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以之而7《鱼我所欲也》一、解词故不为苟.得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此之谓失其本心..二、划分节奏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三、译句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三、问答1、课文第一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有、,第三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有、,第三段使用的修辞方法有、。2、请举例说出一个能体现“舍生取义”思想的人物和事迹。(2分)《马说》一、解词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食之不能尽其材.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不以千里称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二、划分节奏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三、译句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以之其8三、问答1、课文以马喻人,文中的千里马、伯乐、和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2、课文托物寓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师表》1、划分节奏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解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异同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必能裨补阙漏..先帝不以臣卑鄙..必能使行阵和睦..躬.耕于南阳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深入不毛.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3、翻译句子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C、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课文分析A、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B、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送东阳马生序》1、划分节奏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B、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解词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礼愈至.四支.僵劲不能动主人日再.食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略无慕艳..意弗之.怠当余之.从师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以.衾拥覆无从致书以.观以.中有足乐者3、翻译句子A、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B、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4、课文分析A、课文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是。B、作者写这篇赠序的目的是:。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