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学习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当代文学》学习纲要(临沂大学文学院赵佃强2014.12.20)编写说明:1、适用专业:文学院非汉语言文学专业。2、使用教材:《中国当代文学新编》,王万森吴义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重要内容如果本教材上讲得详细清晰,本纲要只列要点后面注明页码需认真参阅教材。如果本教材暧昧不清,本纲要参阅其他教材给予整理。4、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东西有待进一步完善。序号前面标有★号的是本人所认为的更为重要的知识点,这些内容一般都是各大高校研究生考试曾经考过的内容。5、文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但又离不开考试。重视考试是非常必要的,本纲要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这个目的。如何做好文学类的试题,本人有这样几点体会:第一,永远都要以教材为中心;第二,分析问题必须以具体作品为中心;第三,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第四,字数多多益善,条理要清晰;第五,所谓难题只是偏一点、细一点,考察的其实是一种态度,态度又何尝不是一种能力呢?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想要高分永远都必须是用功多的,读书多的,此外别无他途。6、那些责备中国教育功利化的人们,仔细追究哪一个不是这种功利化的产物?我们听到太多的议论,在我看来姑且将其搁置一旁,世间最容易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需要的是行动,需要的是公平,我们绝大多人都需要个人更多的奋斗,行动起来吧!7、本学期一开始导论课上所引用的英国作家福斯特100多年前所说的话在这里再一次提出,以此共勉(这段话也说明被大肆追捧的西方也无非如此):读书、学习也有经济上的原因,我们对此不必过分责难。我们大多数人在30岁前都得谋求一份职业,不然就得投靠亲友为生。而获得工作的途径又必须通过考试,考试是迈向就业的门槛,掌握着你进出之大权。一篇李尔王的论文,虽不象同名的戏剧那样感人肺腑,但也许能从中得到好处,它也许是进入地方政府大门的踏脚石。人们也许会这么常常自言自语道:“这就是学习的好处,它能帮助你找到工作。”他所以去应试,原因是写一篇李尔王的论文尽管是一次难忍的可怕经历,但的确是大有好处的。不管他是出于愤世嫉俗或是幼稚无知,都不必责怪。只要学习跟谋求生活联系在一起,只要就业必须通过考试,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考试制度。假如有另一途径可以获得职业的话,我们目前所谓教育大部分都要宣告结束。——(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第8-9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2第一章新的文学体制与现实主义文学主潮★1、名词解释: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后简称为“第一次文代会”,会上,郭沫若作了题为《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矛盾与周扬分别作了《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新的人民文艺》的报告。大会确立了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核心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全国文艺发展的总方向。大会成立了全国性的文艺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本次会议是新中国文艺的开山界碑,意义重大。2、简答:建国初期三次重要的文艺批判运动。(1)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首开以群众运动,政治斗争解决文艺问题的先例。(2)1954年对《红楼梦》研究中唯心论的批判。李希凡、蓝翎《〈红楼梦〉研究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由对俞平伯到对胡适,由学术到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及整个思想文化领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3)1954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54年胡风递交30万言《关于解放以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55年定性为“反革命集团”,升级为政治斗争,首次动用专政工具,牵连2100多人,造成冤假错案。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潮的膨胀。80年平反纠正,88年澄清说明。★3、名词解释: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这一方针后被简称为“双百”方针。双百方针的具体内涵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切近文艺发展内在规律的方针。该方针一经提出,即产生了积极而显著的影响,引发了五十年代中期文坛活跃的理论思考和干预生活、写家务事、儿女情的创作潮流。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巴人的《论人情》等理论文章,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的《改选》、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宗璞的《红豆》等作品均产生在该3方针问世以后。4、简答:60年代初期关于文艺调整所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P25-265、名词解释:《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P311966年,林彪等人炮制的,成为指导当时文艺的思想纲领,主要理论主张有“根本任务论”,即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主题先行论”,即6、简答:文革文学的主要形态。(1)主流文学(公开文学):革命样板戏(2)阴谋文学:如长篇小说《虹南作战史》(3)跟派文学:如浩然《金光大道》(4)异端文学(地下文学):如《第二次握手》《波动》等★7、名词解释:革命样板戏正式命名于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的一篇题为《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的文章,是京剧现代戏的提倡在江青的直接干预下开始的样板化的过程,它是一种高度政治化,概念化的文艺,是主流政治的意识形态对知识分子文化传统和民间文化传统的摧毁,压制,改造和利用在文艺中的体现,是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官方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中提到的最早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第二章解放区文学传统的新发展1、论述:40年代后期,赵树理的小说备受重视,被确立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向”获得很高赞誉;而在50年代他却受到冷落,甚至被批判迫害致死,其原因是怎样的?(如何理解这种变化?)P41-4440年代被确立为方向的原因有二:一是很强的问题意识,二是很强的大众意识。50年代受冷落的原因二:一是问题意识与时代不合拍,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二是对大众化通俗化的过于执着远离了读者。2、名词解释:《锻炼锻炼》3、简答:《三里湾》的成就与局限。主要成就(1)思想主题,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村生活的描写。(2)人物形象的塑4造,新人形象、中间人物、落后人物(3)大众化、通俗化,故事的完整性、人物的独特性、语言的流畅性。局限与问题:人物转变的简单化与突兀性、结构上的不足、叙述冗长等。4、简答: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边缘化特征)。切入生活的边缘化视角5、名词解释:《铁木前传》第三章革命历史斗争小说1、简答:为何革命历史斗争小说都呈现出了“史诗化”的美学特征?革命胜利与新政权的建立所带来的巨大热情,使得作家们自觉地以感恩心态缅怀过去的艰难岁月和前辈的功绩,一些作家亲自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残酷的斗争生活,英雄事迹激励着他们去创作。当代作家充当社会历史家,有着再现社会变革的整体过程与把握时代精神的欲望。对年轻一代革命教育的责任感。2、名词解释:《红旗谱》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由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是一部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中国农民革命有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进程,并以描绘中国农民斗争英雄谱系见长的作品。其成就包括:★3、论述:《红旗谱》的史诗性特征。(P53-58)(1)长篇巨幅与广阔的历史生活。最初计划写5部,从20世纪初的大革命运动一直写到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全面展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历史,最后完成3部《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红旗谱》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民运动的壮丽史诗,完成主题表达: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2)谱系化的英雄群像的塑造与描绘,表现出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三代农民英雄的书写,(主要故事叙述)……(3)浑厚质朴的民族风格。四个方面……总之,4、论述:梁斌《红旗谱》的艺术成就。5(1)史诗性。小说以朱、严两家三代人的特定的生活道路,概括了中国农民由自发抗走向自学革命的一个历史性转折。(2)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而又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农民形象。如农民英雄朱老忠、传统农民严志和等。(3)鲜明的民族风格与中国气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5、简答:《红旗谱》的民族风格与中国气派。(P56-57)(1)突出渲染一个地区的民族风俗,注重地方色彩的描写,从自然景物还是风俗人情中透视民族特色;地方性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是构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因素。小说对冀中人民生活的描写,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农村生活的风俗画,诸如赶集市、走庙会、过除夕等都具有独特的名族情调。(2)继承了传统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是在人物的精神世界的营造上突出民族特色,塑造了一大批具有中国民族的性格气质、精神操守、行为习惯的农民英雄。如朱老忠形象。(略)同时在刻画人物上,比较重视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在这个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小说的艺术经验,创造了一种比西洋小说“略粗一些”,但比中国古典小说“要细一些”的写法。通过人物的行动,粗线条勾勒人物性格,同时吸收西方静态叙述和心理活动描写的长处,特色独具。(3)情节结构上体现出传统小说的技巧,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结构方法,运用相对集中的短章结构,大故事套小故事,环环相扣,分则独立,合则一体,富有戏剧性和传奇性。作品语言以北方农民语言为基础,质朴明快,生动活波,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4)采用大众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朴实通俗、生动浑厚的语言风格。★6、简答:《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形象。是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他刚毅勇猛、正直无私、嫉恶如仇、慷慨好义、有胆有识。既有旧时代豪侠的特征,又有新时代英雄的精神,体现了农民由自发反抗到自觉反抗的历史性转折,由少数人患难互助,到谋求整个阶级的解放,由依靠朱严两家孤军奋斗,到燃起革命烈火,成为农民革命英雄。7、名词解释:《红岩》长篇小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1961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被称为建国后文学中的“红色经典”,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6★8、简答:《红岩》的思想艺术成就。(1)小说在题材选择上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反映的是革命者在特殊环境中进行的特殊战斗。解放前夕共产党人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即所谓“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中与国民党英勇斗争的事迹。揭露国民党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本质,真实生动深刻表现了革命者的坚定信仰,以及由此焕发出的斗智和智慧。(2)小说成功塑造了一大批忠勇可敬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英雄群像,为革命英雄人物的塑造提供了经验。如沉着稳重、视死如归的女革命家江姐,深沉老练的职业革命家许云峰,埋头为党工作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成岗等。(3)结构严谨精巧,心理刻画细致,写作方法上部分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9、名词解释:《青春之歌》杨沫的长篇小说,195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60年修改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0、简答:《青春之歌》的主要成就。(1)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展现了她从争取个性解放到走向献身于社会解放的革命事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艰难历程。其反抗封建婚姻,追求个性解放,有五四青年的面影,以自杀的方式控诉社会的黑暗与罪恶,表明对个人奋斗道路的绝望。爱情的希望及其破灭,是由个性解放到社会解放的转折。富有层次地写了其告别旧我,坚定信念,走向成熟的复杂心路,及投身社会解放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历程。(2)从艺术上,成长小说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叙事,以林道静为中心,组织情节结构,贯穿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件及纷繁的场景,“九一八”到“一二九”,概括了民族矛盾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