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兼爱”观念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意义高芊芊(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文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0)摘要:“兼爱”观念是墨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墨子把道德问题视为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及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关健。他所主张的“兼爱”是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无差别的爱。虽然墨家思想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衰微,但兼爱观念的价值不可否定。墨子的“兼爱”说以其对人类在精神上平等的认识,完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对相互关来认识上的一次新的精神觉醒,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有着巨大意义。关键词:兼爱;现代社会;道德建设;意义“兼爱”观念是墨家思想的核心,虽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兼爱”思想在秦汉之后渐渐衰落,但总的来说,作为一种理论观点,墨子的“兼爱”观与同时代的其他学派的思想相比较具有自身的历史价值。尤其在道德滑坡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体现出博爱精神的“兼爱”观念有助于解决道德缺失引发的社会问题,助力社会道德基础的建设。一、兼爱观念的基本内涵“兼爱”观念是墨家学说的核心,“墨学十论”貌似零散,实则联系紧密,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在墨学体系中,自然存在一个最为根本,最为核心的思,这就是“兼爱”。“兼”,平等,不分亲疏远近,不分贫富贵贱,“兼爱”即同等程度爱,爱一切人。它包含以下几层内涵:第一,“兼爱”是爱人类整体。《墨子·经上》:“体,分于兼也。”兼:整体,与“体”(部分)相对。“体,若二之一、尺之端也。”[1]《墨子·经说上》:“损。偏去也者兼之体也。其体或去或存,谓其存者损”。“偏”是“兼”中之“体”,即指事物的部分。事物的部分或者失去或者存在着,事物量的减少,是对于其存在着的部分来说的。因此,“兼”就是整体,“体”就是部分。那么,墨家的“兼爱”就是整体的爱,整体就是指全人类,所以说“兼爱”就是对全人类的爱。[2]第二,“兼爱”是爱天下一切具有内在生命本质的事物及至整个宇宙。“兼爱”虽然主张要爱自然界所有一切具有生命内涵的事物,但这里要注意两点。首先,墨子认为:爱人不排除爱自己,自己也在所爱之中;自己也在所爱之中,爱就也施加于自己,即:“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己在所爱,爱加于己”[3]348。墨子并不否认爱自己,但他反对只顾个人利益,损害他人利益。他更注重他人的利,于是他将更高的道德要求寄托在他人的利益和幸福上。“兼爱”就会是调和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不否认个人合理的利益的情况下,强调的是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至上。其次,墨子的“兼爱”是有原则的爱人。在墨家所爱的人中,不包括盗取之人,因为在墨子看来他们是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人。《墨子·小取》曰:“世,若若是,则虽然‘盗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非杀人也'无难矣。”[3]342我们说强盗虽然是人,爱强盗却不能说是“爱人”,不爱强盗也不能说是“不爱人”,杀强盗也不能简单的说是“杀人”。根据原文推而得之,为了能真正爱人,在一定条件下消灭强盗也是合情合理的。这样看来,爱是有条件的爱,离开了一定的条件,爱就不是爱,变成了恶。由此可以看出,墨子的“兼爱”包含鲜明的是非善恶观,具有很强的原则性。第三,“兼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人与人之间要做到“兼相爱、交相利”。每一个人都做到视别人的国家,如同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人,如同自己的家人;看待他人的身体,如同看待自己的身体,天下的人们都能相亲相爱,就会出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3]384的安定社会。凡是天下祸乱、争夺、怨恨、仇恨,可以使它们都不出现,就是因为人们相亲相爱的缘故,所以仁义的人都赞美它。因此,当人们处在特定人际关系中,双方都要彼此相爱。彼此相亲相爱是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正确态度,要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去爱别人。综上所述,墨子的“兼爱”就是对一切生命平等的、相互的爱。二、“兼爱”观念有助于构建社会道德基础、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道德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兼爱”所体现出来的对一切生命平等的、相互的爱有助于现代人的道德提升,有助于构建社会道德基础。如今社会不断发展,经济科技飞速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愈加优越,然而现代人却逐渐失去了基本的人文精神,缺乏人文关怀,传统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无下限”成为正常存在。“兼爱”观念能够为现代社会的价值重构和信仰重铸提供有益资源,为当今国人安身立命提供道德底线。2011年10月“小悦悦事件”震惊世界,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一个可爱的生命岌岌可危之时,冷漠的路人视而不见,可见国民道德水平滑落至此。由此可见,当代社会缺乏一种能够无差别的爱,如今社会想要和谐发展迫切需要重新建构道德基础,弘扬“兼爱”观念。“兼爱”思想应该是人们追求的新境界,从爱亲人、爱朋友、到爱他人、爱一切需要关爱的人,兼爱需要跨越地域、肤色、城乡、年龄等不同的障碍,需要有抛弃狭隘、自私的勇气,最终达到更高的境界——博爱。兼爱、博爱就是普遍同情,就是平等的爱,无差别的爱。没有了兼爱、博爱,自由就是心安理得地制造差别,恃强欺弱,同样,没有了兼爱、博爱,平等就是光明正大地打家劫舍、杀富济贫。只有兼爱、博爱,人们才真正可能在自由中追求平等,在平等中实现自由。“兼爱”思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思想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理念。建立人与人的新型关系,提倡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新型的人际关系应倡导兼爱。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才是人与人和谐的新境界。人与人之间其实并不缺乏自爱、情爱、亲人之爱、熟人之爱,真正缺乏的是兼爱或博爱。“博爱是人类理性的理想表达,它反映了人类对自己成员的普遍尊重和认同,对处于危难和困境中的同类表现出的怜悯、同情和关心。”[4]因此,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必须在全社会提倡诚信友爱的道德精神,传播“兼爱”的思想。“兼爱”观念实际上对人类道德做出了约束同时也体现了一种道德追求。当然,想要人人都达到“兼爱”的道德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还需在传播其思想价值的道路上积极努力,传播“兼爱”的基本内涵使其慢慢渗透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如果人人都能够理解兼爱的内涵,能够自觉遵守“兼相爱、交相利”的普遍道德原则,个人道德水平将会得到极大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会随之提高,社会将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参考文献:[1]王鑫.论墨子“兼爱”思想的特点[D].保定:河北大学,2008:7—15.[2]万钧.墨子义利观及其现代启迪[D].泉州:华侨大学,2006:18—26.[3]谭家健,孙中原.墨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陈道德.“兼爱”与“博爱”[J].职大学报,2007(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