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健康观及常用养生保健方法武清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井庆彦2015年4月28日•健康的定义•健—体壮曰健•康—心怡曰康•WHO1948年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健康—是从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均正常的理想状态。•健康的定义•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即“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1990年,WHO增加了道德健康•道德健康:•指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的能力。•2000年WHO提出促进健康新准则:•合理膳食,戒烟,心理健康,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健康的定义•我国学者穆俊武提出的健康定义是:“在时间、空间、身体、精神、行为方面都尽可能达到良好状态。”•健康要点•现代医学认为健康标准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则有不同的要求,分别制定出不同的标准。•青年人健康要点:•①吃得正确;②喝得正确;•③不吸烟;④适当放松;•⑤积极自信;⑥知道节制;•⑦负责的性行为;⑧多运动;•⑨多散步;⑩不吸毒•健康要点•老年人健康要点:•①吃得合理;②喝得适当;•③不吸烟;④多散步;•⑤多寻求乐趣;⑥积极自信;•⑦时时当心;⑧性生活适度;•⑨多运动•健康要点•男性健康的要点:•①吃得正确;②喝得正确;•③不吸烟;④散步;•⑤找时间娱乐;⑥自信;•⑦事事小心;⑧每人只能有一个性伴侣;⑨多运动;⑩不要非法使用或滥用药物•健康要点•女性健康的要点:•①吃得正确;②喝得正确;•③不吸烟;④多散步;•⑤安排闲暇时间;⑥富有建设性•中医——健康人的生理特征:•(1)眼睛有神(8)双耳聪敏•(2)呼吸从容(9)腰腿灵便•(3)二便正常(10)声音洪亮•(4)脉象缓匀(11)须发润泽•(5)形体壮实(12)食欲正常•(6)面色红润(13)情绪稳定•(7)牙齿坚固(14)记忆良好精充气足神爽•父母遗传15%•社会自然环境17%•个人生活方式60%(我做主)•医疗条件8%WHO组成健康四要素•健康现状分析•卫生部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前十位: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损伤及中毒、内分泌代谢病、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神经系统、精神障碍,占死亡总数的90.4%。•健康现状分析•青年老化:2007年《“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肿瘤高发年龄已从五、六十岁提前到四十岁,而且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WHO对1万名年轻心梗患者调查统计,最低年龄20岁,80%低于30岁。“30岁的身体60岁的血管”。•上海5年间脂肪肝增加了50倍,低龄化趋势严重。•健康是人类最注重的素质和最关注的问题,更是医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几千年来,中医在维护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比而言,中医学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要比现代医学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中医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医学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完善、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一直重视人体的整体性、统一性,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提倡“因人、因地、因时治宜”及摄生保健等。•“平人”是《内经》关于中医健康的高度概括。•《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平人”应该是阴阳平衡、形神统一、天人统一、人与社会统一,是中医健康的要素。即人的心、身健康及与四时、环境、社会的变化方面的协调平衡。•中医的健康观•1阴阳平衡的健康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处于动态平衡的有机的整体,表现在阴阳方面是互根互化、消长平衡,表现在脏腑之间是相生相克相互制约。•中医的健康观•1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如何调整人体以达到必须的平衡与和谐状态,即“以平为期”则成为中医学的根本治疗总则。•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中医的健康观•1阴阳平衡的健康观•中医就是用中庸之道调理人的健康的医学。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就是把人调整到最平衡最稳定的状态。•中医的健康观•1阴阳平衡的健康观•病,起于失衡;病,好于平衡。保持人体整体的阴阳平衡,人是不会生病的,恢复人的整体阴阳平衡,病是可以逐渐治愈的。人只要时刻保持着机体内部及其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与协调,机体就能够能达到应有的健康状态,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的健康观•2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形神统一”理论来自《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天年》中说:“神气舍心,魂魄具,乃成为人”。形是指躯体、身体,神是指思想、思维。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形神统一体,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形与神协调统一的结果。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和健康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医的健康观•2形神统一的健康观•《素问·上古天真论》载:“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素问·上古天真论》言:“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只有形神合一才是真正的健康。•中医的健康观•2形神统一的健康观•中医“形神合一”的健康观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学术思想等的精华和理念,反映出中医自古至今都是一门“心身医学”,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自古以来“形神合一”的健康观与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却是惊人的一致,体现了中医健康理念的前瞻性与科学性。•中医的健康观•3养生防病的健康观•中医是关于人的健康医学,强调养生,以自我调理为主,不过分依赖药物,强调预防为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认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中医的健康观•3养生防病的健康观•《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中医的健康观•3养生防病的健康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讲,“上医,医未病之病”,以养生医学为先;“中医,医预病之病”,以预防医学为重;“下医,医已病之病”,以治疗医学为下。•中医的健康观•3养生防病的健康观•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中医的健康观•4扶正祛邪的健康观•中医认为人是否健康决定于其正气的强弱。中医的“正气”指的是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有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中医的邪气指伤人致病的因素,诸如风、寒、暑、湿、燥、热(火)、食积、痰饮等。•中医的健康观•4扶正祛邪的健康观•扶正祛邪,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中医的健康观•4扶正祛邪的健康观。•《素问·评热病论》也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说“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这些确切地说明了正气的强弱,是疾病发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中医的健康观•4扶正祛邪的健康观•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的过程中,疾病是否发生,是否恶化,预后好坏,关键取决于正气。正气充足则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正常,能抵抗外邪,免于生病。正气不足则邪气容易损害人体,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中医的健康观•5心理健康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神志昌明则直接决定五藏六府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也是人类保持健康的关键所在。•中医的健康观•5心理健康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心无杂念,则精气神能够守持于内而不散失。•中医的健康观•5心理健康观•在心藏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而广之,将“神”的功能细分为“神、魂、魄、意、志”5个组成部分,并将之与五藏理论相结合,这就构成了中医学的“五藏藏神”理论,即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涵盖了人的思维、想象、情感、意志、记忆和感官知觉及对形体的控制等所有精神心理活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健康。•中医的健康观•5心理健康观•《黄帝内经》心理健康观的典型特征为和谐。主要包括心理活动协调统一,心理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心理与躯体功能的协调统一。•中医的健康观•6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黄帝内经》有“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等论述。•中医的健康观•6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即“天人相应”。•中医的健康观•6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说明人体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活动与四时季节相联系。•中医的健康观•6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现了人体需根据阴阳四时变化来养生。•中医的健康观•6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素问·八正神明论》:“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说明人体气血随月节律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中医的健康观•6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旦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了人体阳气的一日变动具有日节律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中医的健康观•6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若以一日分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收为秋,夜半为冬。”原因是:“朝则人气始生……日中人气长……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脏”,说明人可以主动去适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顺应自然,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此皆反映了时间与健康变化的关系。•中医的健康观•6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素问·异法方宜论》:“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故其民皆黑色疏理……西方者,金石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说明不同环境对人的体质差异的影响。•中医的健康观•6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食鱼而嗜咸”,“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腐……其病挛痹”,“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其病多痿厥寒热”,说明由于地理条件、气候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其常见病有明显的差异,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中医常用预防保健方法1针刺刺法,这里指用毫针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或深或浅,激发经络气血,以调节整体功能。中医常用预防保健方法2灸法(1)艾灸(2)艾炷(3)艾条(4)直接灸(5)间接灸(6)晕灸中医常用预防保健方法3拔火罐拔火罐法,即运用特殊的玻璃罐,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以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或穴位上,引起皮肤充血或瘀血的治疗方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排脓等功效。中医常用预防保健方法4刮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