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调查报告摘要: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倾向性、政治倾向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能否永葆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色的政治问题。面对当前较为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共产党的认识程度,我们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新举措。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大学生;地位;影响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据中组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发展新党员297.1万名,其中大学生118.5万名,占新党员总数的38.5%[2]在广大大学生心目中,加人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人生的重大选择。党对大学生有强大引力,已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显著特点。大学生是国家栋梁,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在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直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对党的支持度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大学生中做了抽样调查。一、中国共产党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一)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的自然分布本次调查在菏泽学院大学生中进行,采取的是在不同年级和年龄段1000名学生中,实地发放调查问卷、访谈和采访等方式进行抽样调查,涉及不同的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其中党员占17%,入党积极分子占49%,共青团员占32%,普通同学占2%,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了980份,有效问卷960份。问卷发放范围涉及文、理、工、师范、艺术等各学科业。(二)基本现状l、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程度和关注度比较高。根据被调查者的作答情况显示,有68%以上的同学对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基本路线以及党史党情都基本了解;有近30%的同学对此表示不太了解或是无所谓,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主要任务应该是专心学习;有将近5%的同学对党史和党新时期的奋斗目标等一点都不知道;同时还有极少数的同学对此表示不关心。调查结果还显示,与群众和共青团员的结果相比,入党积极分子和共产党员对党的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大学生对党的关注和了解程度总体情况还比较令人欣慰的,但也同时说明了学校加强大学生党史党情教育的必要性。2、大多数大学生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在被问及在校期间有无入党的打算时,有83%的共青团员表示有人党的打算,并在努力争取;有14%的共青团员表示感觉自身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对入党没有太大的信心;另外,还有3%的同学表示从来都没有想过人党的事,其中群众占了大多数。这说明大多数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入党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3、大多数大学生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对于入党的动机,有77%的同学认为这是一种政治信仰,要有共产主义信仰,并将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和终身奋斗目标,但同时也表示入党会或多或少地注重考虑现实利益,感觉入党会有利于找工作和以后的发展;有近20%的同学视入党是一种荣耀,是长辈的期望和要求,认为人党会使老师、同学和家人高看自己;也有一部分同学表示自己人党受周围党的一定影响;还有3%的同学是随大流,别人都入党了,自己不入太落伍了。这表明当今有部分大学生对入党的正确认识不够,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观念。4、大多数学生党员能较好地发挥互率作用。对于党员的认识和了解,有70%以上的同学表示党员应该具有高度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这是党员和普通群众的根本区别所在;有近30%的同学对党员的认识和了解不全面或者片面。当被问及周围的师生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时,60%的同学认为多数党员能发挥作用;28%的同学认为部分党员能发挥作用;只有12%的同学认为少数党员能发挥作用。对于身边党员的具体评价,有88%的同学认为身边的党员能发挥一定的表率作用,履行了作为党员的职责和义务;有12%的同学认为身边的党员在各方面都能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有5%的同学认为身边的党员与普通学生相差不多;5%的同学认为身边的党员与真正的党员要求相差甚远,还有待于提高认识。5、大多数大学生对共产党执政持乐观态度。在调查中,几乎每位同学都能说出至少五位革命烈士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名字,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刘胡兰、江姐、方志敏等这些英雄人物都已经深入了每个人的心中,他们的爱国精神在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有着深远的影响,让每一位大学生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90.6%的大学生对“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98.4%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89.8%的学生对“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6、共产党的领导得到大多数大学生的高度认同。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们认为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5·l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等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地位与卓越能力的体现,他们为自己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存在的问题1、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政治参与热情不高。调查结果表明,受各种外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淡薄,也有少数大学生不够关心或者是不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不能很好地把自身的发展和党及国家发展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政治素质不够高,这也是我们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在相当一部分高校中,忽视基础教育,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甚至认为再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有些过时、老掉牙,但恰恰相反,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根本。高校应对大学生加强党史党情教育、爱党爱国的情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引领青年学生。2、入党要求迫切,但入党动机有偏差倾向在被调查者中,在普通学生中有95%的人向党组织递交了人党申请书,在这些入党积极分子和已入党的人群中,大部分人的人党动机是端正和纯洁的,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优秀大学生。勿庸置疑,确有少数大学生入党动机有所偏差,他们中有图谋虚荣的,入党是为了父母脸上有光,自己也有炫耀的资本;有随大流的,身边的同学、朋友都积极要求入党,自己也要“人乡随俗”;还有少数受功利思想影响的,他们认为如果自己是党员,会更受到老师的关注,表现自己各方面的机会更多一些;甚至有的认为,如果是党员,将来就业机会也会多一些,未来的发展也会更好一些,等等。以上情况都可以视为入党动机不端正或动机不纯,由于动机的不端正或不纯,就很难履行党员的义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甚至还在大学生中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3、部分学生党员主动性不足,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大学生党员是高校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是校风、学风建设的代表,也是新时期我党新生骨干力量的重要来源之一。-3目前在校的学生党员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倍受呵护,导致依附性较强;同时,西方思潮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重索取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重利轻义等对大学生党员无疑也有极大的冲击力。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追求个性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时,忽视了党员作用的发挥。表现在部分大学生党员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组织观念淡漠、党员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松散、全局观念差等方面。少数党员在遇到人际矛盾,利益得失时,心理容易失衡。少数党员不注意党员党性修养锤炼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呈现出双重人格倾向,如,表里不一、心口不一、待人虚伪、对组织隐瞒观点,等等。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学校对大学生的党性教育不够重视。调查显示,对党史党情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了解途径,只有50%的同学通过学校教育增强对党的认识和了解。另外50%的同学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和与老师朋友交流以及受家人的耳濡目染等方式增加了对党的认识。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党史党情的了解程度也不一致,文史类等文科专业的同学对党史党情的了解程度要高于理工类专业的。说明由于学科性质的不同,文科类的同学由于专业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党的知识比较多,而理工类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党的基本知识主动吸收,学校在教的过程中只注重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党的知识的渗透却不够。2、组织生活质量不高,收效不大。组织生活是大学生党性教育的有效载体。在调查中显示,只有40%的学生党员表示他们所在的党支部只有在发展党员的时候才开民主生活会,有60%的学生党员表示传统的组织生活内容和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党员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变化,主要为“组织学习党内外文件”;其次为“讨论组织发展问题”,这些党性教育的形式往往被学生认为“内容缺乏新意,针对性不强”,或者是“组织生活形式比较单一”,这表明现阶段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质量不高,收效不大。3、教育方法落后,形式单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中,方法过于教条,说教多,启发少;灌输多,互动少;被动接受多,主动教育少;方法呆板,紧密联系实际不够,缺乏时代气息;理论空洞无物,一触及到实际问题就绕着走,不能令学生信服,导致学生“听觉疲劳”,心存厌倦,教育失效。总之,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没有脱离传统模式的影响,不适应大学生急于融人、走向社会的趋势,没有创造一些能与社会联结、走向社会的平台。同时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形式单一,千篇一律,大报告、小报告外加党员组织生活会是党员教育管理的老三样,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实践性,形式单调,缺乏趣味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对策1、加强对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增强对党的向心力综合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中国共产党的9O多年奋斗历程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是吸引大学生的根本基础,是一种强大的和持续的引导力量,光荣的传统、历史的伟业,时时转化为现实的教育资源,感动和激励着大学生。大学生成长中亲身体验的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更增强了党的吸引力。当代大学生时刻关注的党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的信赖者和积极的拥护者。因此,党应当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向心力。党对大学生一贯给予的高度重视、寄予的殷切期望、赋予的重大使命、提供的成长舞台,得到大学生的高度认同、积极回应和衷心拥护。党应当有意识地强化大学生的这种认同感。2、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大学生是优秀的青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的事业接班人。高校教育者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要着眼实际,立足长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出发,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与本校发展相适应的工作新思路。要大力加强党建工作,优化教育管理队伍结构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素质,加强对人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同时加强对党员的日常教育。要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学校由上到下、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目标机制,严格组织生活会和理论学习制度,健全和完善党组织的监督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3、拓宽教育载体,创新教育手段。目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因素比较复杂,针对这一情况,完善和改进教育模式,拓宽教育载体,创新教育手段是高校与时俱进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经之路。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党团刊物、宣传栏以及手机等传统和新兴的传播媒介,对大学生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了解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