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弱质性浅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弱质性浅析摘要: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其他产业的基础,但农产品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这就导致农业是个先天性的弱质产业,是需要保护和支持的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弱质性的特点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农业弱质性的表现,并针对我国农业弱质性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弱质农业的相关保护政策。关键词:农业弱质性;风险;支持;保护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劳动对象、培育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农业的弱质性在其发展进程中却表现的相当突出。极需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前,科技不发达,国家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有限,农业的发展更是不堪一击。农业的发展状况和自身的生长特点决定其成为弱质产业。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比较松散、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几乎没有能力应付各种风险,这就导致农业急需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农业的弱质性还受我国复杂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背景和小农经济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2013年已达13.67亿),“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农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就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更是如此,农业肩负着13.7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业在市场中的劣势会越来越明显。所以,及时剖析我国农业弱质性的特性,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倾斜保护政策,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保持农村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农业弱质性的表现(一)农业生产受双重风险影响自然灾害发生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农业,这种影响一般是非间断的、短时间内不会消失的、无法逆转的。农业生产势必会受到无法控制的自然因素的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由于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不可控因素造成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农作物生产将受到严重损害,轻则降低粮食产量,重则农作物歉收。农产品生产的这种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风险。我国农业多是家庭经营的小规模模式,组织程度低、相对较松散,成本投入有限,生产力水平极低,这无疑会削弱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与国际接轨,我国全面推进市场经济的建设,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渗透到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农业的弱点就暴露的更加明显。一是随着国际竞争白热化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经营和交易成本也不断高升,其次,我国农作物生长时期正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期,而农业先天性的特点导致其几乎无法与自然灾害相抗衡,这无疑会导致农产品丧失很大的竞争力,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农业的转型,化肥、农药、农用机械等农用品大量投入使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远低于农用机械成本的提升速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降低农产品效益。农业相较其他产业在生产、销售等方面所处的不利地位是农业弱质性的主要表现,农业自身的特点可以清楚的解释这一现象,从农业生产自身特点来说,生产周期长过度依赖自然环境、对自然风险免疫能力极低、农业生产包含对自身投入的自然生产和商品化再生产,这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先天性不足,再加上农业天然的依赖其生产环境,又使农业的生产兼具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总是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变化,虽然发达的生产力缓解了这种状况,但仍然无法彻底根除。尤其对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火山、泥石流、冰雹、霜冻等特大自然灾害更是无法抵御,总体来看,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较其他产业相比有较强的弱质性。当季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是由上一季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状况决定的,一旦播种,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就被确定下来,农产品价格会随着市场需求增加而上涨,由于气候条件决定自然的种植季节,农业生产者无法凭借自己的喜好扩大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开拓市场扩大经营规模,当需求缩小农产品价格随之下跌时,农业生产者同样无法改变农产品种植面积,如此,就会造成农产品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甚至连成本都得不到补偿,另外,蔬菜和水果之类的农产品不易长期储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更喜欢吃新鲜的蔬果,这就增加了农产品的保存和运输费用,进一步削弱了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二)农产品收入弹性较小、比较利益地下,处于不利地位农产品提供人们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的生活用品,这就导致农产品在市场中的需求弹性非常小,恩格尔定律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新增购买力中用于农产品的比重会不断下降,尤其是粮食等基本生活品。这样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将面对一个不会扩张的市①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少。②摘自《中国水旱灾害公报》。场环境,从而增加农产品供求市场的不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农产品在交换市场中的地位,由此可见,农业的发展不但受其自身特点的影响还要面对严峻的市场风险。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比较明显,现代化农业发展较少。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把农业和工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必然造成农业问题无法完全解决的局面,导致农业比较利益底下。尤其是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后,各行各业迅速繁荣发展,其它行业会在无形中吸收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金的投入,从而影响农业的发展,加剧农业的弱质性。二、导致我国农业弱质性的原因(一)依赖自然,无力抵御自然灾害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自南向北跨五个温度带,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差异,地理、地质情况复杂,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且频发的国家,其中,干旱和洪涝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大,《中国水旱灾害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1950年—2007年间,我国农业平均每年遭受旱灾3.26亿亩,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近158亿公斤,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60%以上。2010年的特大洪涝灾害曾造成1347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209万公顷颗粒无收,而且受灾面积逐年增加,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损失。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生产条件极差,多采取手工劳动,生产条件和生产过程很难人为控制,生产极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生产极不稳定。虽然我国部分地区有农业保险,但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太大,农业保险无力赔偿,几乎处于亏损状态。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均向商业性保险公司转化,缺少了农业保险这个后盾,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只能有农民自己承担,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几乎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二)我国农业组织程度低,市场风险大农业组织能不能存在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是看其能不能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任何组织的运营都需要管理,都要由此产生管理费,这势必要增加农民的额外投入、提高粮食生产成本。依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没有更高的效益去弥补这份额外投入,从而导致我国农业组织程度非常低。农产品市场信息更新极快,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会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我国农业发展以小农家庭经营为主,不断变化的国际大市场会吞没掉这种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小农经营,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没有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就导致规模效益无法成形,更无法补偿农业生产的经营成本。我国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农业意识淡薄,只会循规蹈矩的种植农作物,不会也没有能力根据及时的农业信息调整农业生产项目,农产品要经过几个中间商才能到达最终销售市场,农民接触不到市场,市场意识较弱,更没有能力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无法以分散的农户去面对变化多端的大市场,因而农户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毫无地位可言,只能随着大市场的变化而逆来顺受。(三)自我积累能力较低、比较利益低下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比高达60%以上,人均耕地极少,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都很低。又由于工农业产品进行交换时,工业品的价格一般高于其自身的价值,农产品的价格往往低于其自身的价值,这就造成农业无法进行自身的积累。我国小农经济成分较大,对商品经济的投入有很大的依赖性,而对产出的依赖性却很小,因而形成农民的支出增加,而收入却比较少的恶性循环。由于商品经济已发展至其高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农产品经营成本会随着市场的扩大而增加,导致农业经营积累能力越来越差,积累越来越少,农业经营的货币投入只能靠其他的收入来弥补,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往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极为严重,而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再加上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各方面的发展都处在初级阶,尤其市场经济很难在农村获得大幅度发展,农业要想获得经济、技术及人才等的支持就难上加难。在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和投资回报率比其他产业低,这就造成了是我国农业比较利益低下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的形势。三、我国针对农业弱质性的相关保护政策农业自身的先天性产业缺陷是农业弱质性产生的原因,基于发展战略的考虑和受自然资源有限的限制,农业的发展曲线表现为一个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动轨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政府的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必不可少,还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而改善我国农业的弱质性。(一)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在当代,世界各国普遍对农业实行政府保护,我国对农业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经济规律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适度干预。并提高农业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以此调节和保护农业的生产。政府要扶持和引导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采取切实可行并且能落到实处的措施,使得农民农业生产的负担减轻而收入提高,进而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二是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提高土地单位面积农产品的产出率,提高农产品的出口量.三是削减农业税,增加粮食补贴,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四是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尽可能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农业同二、三产业比较效益的差距。(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综合素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主要推动力量,对农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农业劳动力富裕而耕地面积匮乏,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含量较低,只有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力的效率,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政府要推动农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农业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按照市场经济对加速农业发展的各种要求,提高对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最大限度的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效率。(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收入水平的相关关系虽然我国在调整经济发展重心,逐渐由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驱动向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型经济转变,但目前还未调整到位,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机制仍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出口产品多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而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附加值却很高,就美国而言,原始产品的农场价值比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低2-3倍左右,目前,美国食品加工、销售环节创造的价值占美国出售的食品价值的很大一部分。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农业要想提高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利润分配比例,必须要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同时可延长农业的生产链条和多样化其下游产品,降低农产品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因此,为提高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增加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四)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弱质农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方面,但不排除技术应用和制度变更对弱质农业产生潜在的风险。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会直接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商业保险与人民保险的有机结合。制定实施有关农业的保险法律法规,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同时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和手段,比如减免农业税,加大对特殊农作物种植的补贴力度,并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农民对土地资源保障形式的依赖。参考文献:[1]王雅鹏.现代农业经济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2]高帆.中国农业弱质性的依据、内涵和改变途径[J].云南社会科学,2006,(3):4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