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考点概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现代文考点梳理系列讲座概括类考点的命题角度及答题策略【考点解读】阅读中的概括,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归纳提炼,对所写人物、所叙事件、所说道理、所言事物、所抒情怀综合地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答题表述:用准确、简洁、不失原意的语言精要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一、概括类考点的命题角度●概括情节内容1、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①、记叙内容的概括②、说明内容要点的概括③、论据的概括2、故事情节的概括3、段意的概括●概括特征表现1、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2、概括人物性格或精神品质3、概括议论文中对某种看法的本质属性●概括文章主旨1、议论文论点的概括2、说明文文章中心的概括3、记叙文文章中心的概括二、概括类考点的试题例析概括情节内容1、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①、记叙内容的概括【示例】:区初三语文模拟卷2010.5《人生是一场静悄悄的储蓄》第24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①—④段“他静悄悄的储蓄”的事①他读了9遍《上下五千年》这本书。②③④【解析】:本题要求概括的是前四段围绕“他静悄悄的储蓄”这一核心所展开的事。回到原文1—4段,我们发现这四小节按时间先后分别写了一件事,研读文章,文句中的“储蓄”可理解为知识的储备.参照1的表述运用抓关键字词的方法,答案不难找到。【答案】2他用零用钱买自己喜欢的历史书。3高考前他还在读《中国古代史》等历史书。4上大学后,他在图书馆读一本本历史书。注意点:1、正确理解文中“他静悄悄的储蓄”的含义。2、参考答案中示例①的文字表述,加以模仿。②、说明内容要点的概括【示例】:2009年《城市景观花卉装饰》本文围绕城市景观花卉介绍的内容有:(1)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发展的原因;(2);(3);(4)”。【解析】:这是9分的大题,要求学生梳理清楚文章内容。文题已告之本文围绕城市景观花卉介绍的内容有四点,回到原文,第一点问题中已概括,是针对第①段,第②段写的是”种类”,第③段围绕”花卉装饰的材料“写,第④段是下文总起.【答案】(2)城市景观花卉装饰的种类;(3)城市景观花卉装饰的主要材料;(4)城市景观花卉装饰的设计原则”。【示例】2010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20.根据文意。在下面读书卡片的编号处填上恰当的内容。篇名:(1)作者:×××出处:(2)说明角度内容要点(3)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生物学原理(4)(5)反映东方式的神秘及华夏民族对日神崇拜。社会习俗(6)【解析】:此题以填写读书卡片的形式,要求阅读归纳相关内容,同时分析说明角度.参照示范的语句,就知道谈论红光的应当是从“光学原理”角度来说明的;第(5)项是从“文化心理”角度来说明的,第(6)项则是分析中国红的特征,从内容上去梳理即可得到:作为社会习俗,中国红具有固定性、守恒性和排他性。本题关键是要看清文章说明的角度,由此理清文章的层次,也就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答案示例】篇名:(1)《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作者:×××出处:(2)科学画报2010年第2期说明角度内容要点(3)光学(物理学原理)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生物学原理(4)生物学原理,人类因生存择食的需要而对红色最敏感。(5)文化心理反映东方式的神秘及华夏民族对日神崇拜。社会习俗(6)作为色彩习俗,中国红具有固定性、守恒性和排他性。③、论据的概述【示例】.2010年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调研卷读一本书,做一段修行作者认为“读书其实是一种精神操练”,你同意吗?请根据你的看法完成相应的题目。(1)(同意)补充论据(2)(不同意)说明理由【解析】:此题选做”(1)(同意)补充论据”的话,就须概述一则相关的论据,然后简单论述.概括论据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概括论据材料。对于事实论据,我们一般可用:某人做某事有怎样的结果“这种形式来概括。答案略(1)可补充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2)能自圆其说。注意点:在概括论据内容时,必须注意论据运用的语言环境,分析论据是从什么角度支撑论点的,使得概括后的论据在逻辑上于论点保持一致。【示例】2011徐汇区初三质量测试《有容乃大》17题,第①段中说“近年来一部分西方学者开始普遍关注东方文明”,其“普遍”关注概括的说体现在【答案】无论是西方现代科学,还是经济学,均借鉴了东方文明。【解析】:读完题回到第①段,此段共4句话,第一句是总起句,第二、三句陈述有关物力学家卡普拉德事例,第四句陈述有关一本研究股票市场的书借鉴了东方哲学。根据题目要求需“概括”,那么可用“归类提炼法”概括——物理学属科学领域,股票研究属经济学领域,两者均借鉴了东方文明。2、故事情节的概括【示例】:2010蘑菇转了一个弯第23题.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解析】:此题是要求对小说情节的概括,命题者已给出了一部分的概括要点,可以根据这些要点来推测,从情节上说,首先是“找工作不得,回老家”,然后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接着“因为人多,没采到蘑菇”,最后父亲改采坚果,把坚果卖掉,“买来蘑菇,做蘑菇汤”。我找工作不得(受挫)回老家。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因人多没采到蘑菇,(却采到很多山果。)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答案】注意点:1、情节要上下连贯。2、参照已概括出的情节要点,文句主语可省略,但必定是“父亲与我”。【示例】2011届闸北区初三质量测试卷《文章应“润物细无声”》阅读第②③④段,请以“文章含蓄应善于……”的句式概括每段的观点。第②段:第③段:第④段:【解析】:议论文段意概括的通常之法有:围绕中心论点先找段落中心句;没有中心句要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及路标性字词(如“所以”、“要”、“应该”、“贵在”……)认真提炼。以上三段都有中心句,不过中心句的位置不一,有在开头,有在结尾,阅读提炼的时候要根据文字内容灵活处理。【答案】第②段文章含蓄应善于借客观形象表达主观情感;第③段文章含蓄应善于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第④段文章含蓄应善于以小见大3、段意的概括段意的概括答题格式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其他要素如:时间、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概括特征表现1、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示例】:2008年《深层海水的利用》从全文看,深层海水具有、和的特点【解析】:此题关键是要在梳理文章层次的基础上,把握说明的每一段内容,然后概括出事物特征和各层次大意,从而得到正确答案。细读全文,我们发现,文中谈到了四个特点。【答案】营养丰富(能形成“涌升海面”)、洁净少菌和循环运动[方法点拨]在标题中寻找特征;在中心句、段落的关键句中捕捉特征;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点”:各段的说明对象;“面”: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2、概括人物性格或精神品质注意点:1、要从作者对人物的一系列描写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2,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3,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概括形象。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示例】:松江区《你是一盏灯》24本文构思巧妙,两条线索贯穿而行,明线是……;暗线为……。由此表现了夏商、的可贵品质。【解析】:从原文中夏商帮助素不相识的打工女这一行为中很容易概括出他助人为乐的品质,再关注原文抓住人物的描写,夏商给长脸司机修车不要报酬,但要求司机把多收的车费还给大家,由此进行归纳概括。【答案示例】助人为乐(善良)、正直3、概括议论文中对某种看法的本质属性【示例】“2010年语文学科初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样分析试卷”第16题⑵《读一本书,做一段修行》作者认为古代没有标点是“因为他不需要读那么快”,“不需要读那么快”的理由是:AB【解析】此题乃循着作者的某一观点从文中寻找并提炼其理由。古人“不需要读那么快”的两点理由,主要关注原文.有些同学错就错在想当然,把自己的想法当答案,而忘了答题思考的立足点一定要依照题干的提示语,答案从原文找!【答案】A古代书的产量很低,能找到的书的种类也很少。B古人读书讲究的是深读注意点:1、“答案从文中找”。2、答题思考的立足点一定要依照题干的提示语。●概括主旨1、说明文中心的概括【示例】200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题《绚丽的蝴蝶》第14题:文章主要介绍了与蝴蝶相关的两个方面的内容,试作简要概括.【解析】:此题题干已明确了选文说明的中心有两个方面,解答时只要做到“同类合并”和抓住体现文章层次的提示语,即可作出概括。【答案】:“蝴蝶绚丽色彩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色彩的应用”。[方法点拨]说明文,可通过梳理文章结构概括中心。首先弄清每段说的是什么,然后“同类合并”,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中心。也可以通过重点段落及关键语句概括中心。2、议论文论点的概括【示例】例1:本文的论点是。(崇明2010初三第一学期末质量测试《让有些话穿耳而过》)例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嘉定区中考模拟卷谈谈感恩教育)例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01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匠人与大师》)例4:2006年水的感悟13.作者从“水”中得到的感悟是:(1);(2)只要坚持积聚,有信念,有恒心,弱小也会战胜强大;(3)我们既要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个性;(4)例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B只要明确目标,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取得成功。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着你去走。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解析】:例1的文章共有三段,依次梳理发现全文围绕“让有些话穿耳而过”的原因,所以,题目即是作者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例2的答案可先注意文章的题目,“谈谈感恩教育”是论题,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论题,开篇总起,结尾总结,有些同学弄浑了,不知选总起句还是总结句作为文章中心句,其实结合“论题”,就能够有正确的判断。例3,文章的中心论点没有用非常明确的一句话来表述,需要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是有一定难度的。解题时要关注那些反复出现的体现作者价值观取向的词语,如“进取精神”“有目标”“有追求”“创新精神”等,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例4,这是一道理解概括性的试题,根据阅读方法要领,概括时有中心句的可以抓中心句的提炼,同时参照第(2)点的要求,在其他自然语段中作理解性的提炼和概括。例5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即中心论点)的理解。选择题的形式似乎降低答题的难度,但只有对文章中心把握的准确,才能排除干扰项,选出合适的答案。【答案】:例1:让有些话穿耳而过;例2:感恩教育应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例3:我们不应满足于做“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例4:(1)在某些事物上,“有”和“无”常常表现出惊人的统一;(3)我们既要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又要保持自己的个性;(4)不在喧嚣中迷失自己,而在宁静中澄明一片)[方法点拨]⑴找准论点有些文章的论点直接表现于文章之中,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找到论点:一看题目(题目即论点);二看开头(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三看结尾(归纳全文,篇末揭示中心);四找正文中关于论题、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或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有些文章的论点蕴含在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这就需要仔细阅读,归纳段意、层意,研究段落间关系,进而概括归纳论点。⑵准确表述论点中心论点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在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②是明确的判断。③不运用修辞和疑问词。⑶、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分论点是用来证明中心论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