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国区域地理—北方练习读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5题。1.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①保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3.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5.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6.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C.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一熟至两熟D.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7.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瀑布流向与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读中国部分区域图,结合资料回答下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渭河所在地形是由于断裂下陷及河水下切形成的B.图中黄河段含沙量较小C.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所在省区简称是晋D.渭河南侧支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下图为“2015年1-2月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地区分布”。读图完成以下问题8.2015年1—2月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A.最快的两个省级行政分别是藏、贵B.最慢的两个省级行政分别是辽、秦2/7C.东部经济带各省区快于西部经济带各省区D.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北多南少9.各地区增速存在差异,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黑龙江、辽宁接受产业转移②北京、上海第三产业发展迅速③江苏、山东、广东高新技术发展迅速④江西、湖南面临资源问题,工业发展受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我国部分省行政图,回答以下问题10.下列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省会、简称匹配正确的一组是()A.①——太原——秦B.③——武汉——鄂C.⑤——重庆——渝D.⑦——宁夏——宁11.关于图中各省份相关地理事物或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②为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有著名的大同煤矿B.④是我国西部省份,为五大直辖市之一C.⑥省是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之一D.⑧省境内东部森林覆盖率高,西部地区草类繁盛下图表示的是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区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矿物能源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读图回答33~34题。12.A、B、C代表的矿物能源分别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B.煤、天然气和石油C.天然气、石油和煤D.石油、天然气和煤13.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山西、黑龙江、新疆B.黑龙江、山西、新疆C.黑龙江、新疆、山西D.新疆、山西、黑龙江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30°N一线7月月均温、7月月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导致图中气温、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15.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说法,可信的是()A.①区域海拔较低,交通运输较发达B.②区域水能丰富,经济较发达C.③区域的西部可能有洪积——冲积平原D.图示区域的人口密度与降水量正相关16.“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指的是我国的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7.该流域最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D.地面沉降18.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植业比重在减小B.气温日较差增大C.城镇比重增大幅度最大D.河流流量增大19.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分界线说法错误的是A.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布界线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3/7C.畜牧业一般分布在年降水400-800毫米区域D.秦岭—淮河一线与年降水800毫米基本相当20.下图是我国双季稻(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图。下列描述符合双季稻种植区特点的是A.形成双季稻种植区的主要因素是饮食习惯B.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是受地形影响C.N界线内种植双季稻的主要有利条件是光照充足D.对双季稻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寒潮下图为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文化多样性指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1.图中文化多样性指数在0.4695~0.6914的省区有A.赣、皖、晋、鲁B.闽、鄂、浙、内蒙古C.川、甘、黔、吉D.内蒙古、宁、辽、琼22.图中五省区文化多样性指数最大,其文化多样性的共同成因是A.地形起伏大B.民族多样C.人口数量多D.气候类型多样畜牧业集聚率是指某省区的畜牧业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下图为中国各省区畜牧业平均集聚率的重心变化(1980-2011年)。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3.由图可知A.山西成为我国畜牧业最发达的省份B.东北、华北的畜牧业地位显著提升C.南方地区的畜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D.传统草原牧区的天然优势得以体现24.我国各省区畜牧业平均集聚率的重心变化,主要的拉力因素是A.气候、植被B.地形、水源C.市场、饲料D.交通、劳动力读下图,回答下题。25.一般情况下,河流RA.只有春汛B.只有夏汛C.只有秋汛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26.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单位面积产量高B.人均耕地面积大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27.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D.高素质技术开发人员下图是我国甲、乙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8.甲、乙两省区分别是()A.江苏、内蒙古B.湖北、吉林C.广西、黑龙江D.湖南、新疆29.乙省区能够发展种植水稻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雨热同期B.黑土广布,单产高4/7C.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D.平原面积大,利于机械化耕作30.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土B.发展旅游C.利于浇灌D.便于运输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3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图11为我国四大地区(用“甲乙丙丁”表示)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33.关于四大地区主要划分依据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之间的界线:年平均降水量B.甲丙之间的界线:≥1O℃积温C.丙丁之间的界线:气候状况D.乙丁之间的界线:人口密度图1134.关于四大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黄河流经甲乙丙三大地区B.江苏省属于丙丁两大地区()C.乙地区具有四种干湿地区D.丁地区火山地震灾害较少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下题。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36.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安正在构建国际化大都市,这为咸阳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提供了发展机遇。图2示意陕西省城市发展轴线。读图回答37~38题。37.对图中城市发展轴线分布影响最大的是A.经纬线B.山谷线C.旅游线D.交通线38.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构建将使杨凌农业高新区图25/7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②技术交流加强③农产品种类增多④产品以国际市场为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中国部分区域图,完成问题。(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1月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均填字母)(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西侧的地形单元为。(3)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试分析其形成原因。(4)山西省能源资源丰富,将该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措施有哪些?22.(15分)下图为某区域示意,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图中主要山脉的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2)图中阿勒泰地区春季多洪水,分析其成因。(4分(3)每年11月份初雪前后,当地的牧民会将牲畜安全转到冬季牧场。说明当地冬季牧场的选址条件。(5分6/7试卷答案1-5.DACDD6..B7.C8.D9.B试题分析:8.图中数值越到,表明增速越快。因此可知,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最快的两个升级行政区分别是藏、渝;最慢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辽、晋;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地带均有快有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北多南少。9.黑龙江、辽宁增速均较慢,可能为产业转出地;北京、上海均有所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增速较大,和高薪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有关;图中显示,江西、湖南增速较大。考点: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10.B1.C试题分析:10.图中数字①③⑤⑦分别代表山西、湖北、四川、宁夏,分别简称晋、鄂、川、宁。11.②是河南,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但大同在山西;④是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⑥是甘肃,是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之一;⑧是内蒙古,东部草类茂盛,西部以荒漠为主。12、C13、C12、四川省是我国的天然气大省,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所以,A、B、C分别代表天然气、石油和煤。13、山西、黑龙江、新疆三个省区中,山西为煤炭大省,黑龙江石油资源都比较丰富,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所以,①、②、③分别代表黑龙江、新疆、山西。14.B15.C解析:14题:图示区域所示的经纬度,可推断出该区域大致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可以用排除法,也可用选中法。反映的同一纬度30°N,排除A选项。最东的地区降水并非最多,可排除D选项。大约110°E以西气温的降低,及气温值的高低,可推断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地形的影响,大约110°E以西降水先增后减,唯一合理的解释主要是地形的影响。15题:①区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较低,说明海拔高,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交通不发达地区。②区域地处横断山区,受地形影响,经济较落后。③区域位于相比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河流出横断山脉,可以形成冲积平原。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但山区人口较少。16.A试题分析:从诗中可以看出,该地三月(春季)降水少,多大风,且种植小麦,指的是我国华北地区,每年春季时,该地雨季尚未到达。17.A18.B试题分析:17.据图中信息可知:1985年~2010年该流域耕地和建设用地比重都在增大,而林地、草地、水体比重在减小,说明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在加上干旱缺水,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