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构建“情境化”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职机电专业构建“行为导向的情境化”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陈汉忠【摘要】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学习情境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如何来设计具有科学性、职业性的学习情境是目前职业教育教改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作者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学习情境的概念、学习情境的设计等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通过实践总结了行为导向的情境式课堂教学环节,希望能对正在准备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行起到交流与借鉴作用。【关键词】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行为导向情境教学一、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行为导向的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提出1、提出“行为导向的情境化”教学模式的理论背景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即“从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作为教学实践任务的设计者,教师除了应将应知的技能正确传授给学生外,更为重要的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在情境中的实践和运用。2、当前中职机电专业课程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为了检测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实效性,中职校职业技能大赛应运而生了。这不只是一种测试手段,而是“做中学”的一种最直观的体现方式,更是感应社会需求、引领职业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从职业技能大赛竞赛试题的内容来看,它全真模拟生产一线的工作任务,营造了实地生产的氛围,比赛任务体现了“资讯、计划、决策”的汇总与实施,结果的检查与评估则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一种有效检测。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突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教学目标虽然清晰,但教学环境缺乏真实性,与现实有相当大的差距。教学模式也始终没有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理论知识的学习得不到实践的有效支撑。而实践技能的检测与控制又与当前的教学情境相互脱节,以上教学实效性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形成了恶性循环。3、改变目前现状的核心问题是实施“行动导向的情境化”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发现,要改变学生学习的现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并往多元化方向发展;其次,在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两个教学框架之间寻求平衡,达到相互渗透与融合,两者融合的焦点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在行为导向的框架下构建情境化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二、“行为导向的情境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法,它不是仅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由一系列教学技术所组成。其意义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咨询、解说和总结性评价的作用,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从而构建属2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一定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态度、情感、意志等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行为为导向的情境化教学模式,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者,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媒体来创设新颖的学习情境,同时在激发学生情感与兴趣的基础上,以一定的工作任务作为载体,逐步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我摸索、自我检测,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构建起经验和知识体系。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实施“行为导向的情境化”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实践探索(一)“行为导向的情境化”教学模式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创设良好的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中职校学生学习的特点,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企业教学、作业训练等所涉及的教材、教具、设备、设施、场所等诸要素都要进行重新的构建,创设必要的工作情境。以帮助中职学生在一定的工作情境中展开必要的角色体验。如何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开展情境教学的平台首先,要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认知程度,在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突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必须、够用、适度”为原则,按照工作的相关性及内在逻辑进行分类和组织,形成课程体系结构;其次,按照从实践知识到理论知识的逻辑顺序加以展开,在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学空间中寻求策略,要从单课题设计走向整体设计,形成课程内容结构;第三,在课程具体实施中要建立“整体思维,单元设计”的教学策略,本着“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而学习”的原则,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载体”的教学生态,为教学创设平台,使学习者在行动中生成知识、经验和技能。以中职机电专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课程为例,由于该课程涉及了气动系统、电气控制、机械装配、计算机知识、传感器、PLC等多学科的内容。但局限于中职教育年限和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全部开设上述课程,同时由于中职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主动性差、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对理论性太强的知识,不感兴趣等等。针对上述种种情况,首先我们在考察和分析了大量的自动生产线等机电一体化设备工作过程的基础上,以综合项目为主线,突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将相关的气动系统、电气控制、机械装配、计算机知识、传感器、PLC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重构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其次,以学生参与为核心,从生产领域中截取部分工作场景,构建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学习领域,作为训练学生综合职业3能力的主要载体。最后,根据工作岗位,创建了“运料小车的组装与调试”、“搬运机械手的组装与调试”、“皮带输送机的组装与调试”、“工件的识别、分拣装置的组装与调试”和“调试自动分拣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等五个学习情境,并将这五个学习情境以工作任务引领作为一个贯穿整个学习领域的项目,通过现场教学、做学一体,当学生完成了各个学习情境的训练后也就完成了整个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2、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创建情境学习的氛围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因此,教师要运用视频、幻灯、音响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边听、边看、边想、边做的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从而激发出更强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做的目的是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弥补中职传统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如在讲授《搬运机械手的组装与调试》内容时,首先通过视频播放搬运机械手动作,使学生有感官上的认识,从中获取信息;其次利用示范、PPT等教学媒体与手段对机械手各部件的作用及相关知识加以讲解,使学生了解机械手结构及相关知识,再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演示部件的安装过程,使学生掌握机械手的安装流程;最后,用flash动画形式演示机械手动作过程。3、通过角色表演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教师分别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实施任务过程中不断变化角色,通过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掌握教学内容。比如在导入任务、制订计划过程中,首先学生以“生产工艺员”的身份从中获取信息,然后学生通过获取的信息以“技术员”身份进行分析、观察、交流来理解搬运机械手的控制要求,同时,教师又以“信息员”的身份进行情境描述,充当“信息传递员”、“技术指导”的角色,协助学生完成计划的制订。4、迁移企业工作场景营造职业活动的环境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中,教学活动及其发生的情境应依据企业生产的真实情况来设计,以营造真实的职业情境。这种真实的职业情境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方面学校的教学设施应具有生产性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具有整合的学习功能。只有真实的生产性功能,才能提供真实的职业情境,才能设置与真实工作相近的工作或学习任务,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二)“行为导向的情境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中,必须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开展“行为导向的情境化”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4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中搬运机械手的组装与调试为例,第一阶段:导入任务、获取信息——用生动实例来体验学习情境传统的“提问式”、“复习旧课式”的任务导入,不能有效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生动实例方式导入,通过下载“搬运机械手”的典型工作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教师以“信息员”身份用语言对情境描述,充当信息传递员,学生以“生产工艺员”身份从中获取信息。这个阶段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阶段:制订计划、展示体验——用多媒体来展示学习情境教师利用示范、多媒体课件及动画演示情境来展示搬运机械手的组装与调试过程,展示过程中教师充当“技术指导”的角色,帮助学生分析机械手的各部件的作用,解读安装工艺要求和评分标准,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学生以“技术员”的身份,在分析、观察、交流等过程中完成搬运机械手的控制要求、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和安装流程的制订。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语言表达、书写能力、分析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第三阶段:实施任务-------用实践操作来体验学习情境根据教学设备,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3人,相当于一个班组,要求本组同学进行分工、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安装图纸工艺要求和控制要求完成搬运机械手的安装与调试。在学习过程中组内有合作,组间有竞争,形成了劳动竞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团结协助的精神,同时,教师以“生产线长”的身份,巡视观察学生工作的规范性,使学生养成规范化操作,学生以“生产操作工”的身份完成任务。第四阶段:检查与评估----用演示来体会学习情境当学生实施任务过程中和完成任务后,要进行检查与评估。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检查安装与调试的质量,以自检为主,不进行分等鉴定;在任务实施终结时,通过互相演示产品功能的方式,根据评分标准,开展互检,进行分等鉴定;最后,询问学生在任务实施中碰到那些问题,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以教师评估为主,根据存在问题多少和处理能力,进行分等鉴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质检主管”的作用,培养学生以“质检员”的身份,通过自检、互检来提高认识、巩固知识。四、开展“行为导向的情境化”课堂教学新模式取得的成效1、情境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是否具有广泛的兴趣,是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要素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情境化教学法抛开了传统僵化的“填鸭式”、“照本宣科式”教学模式,优选了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言、写等器官功能,使课堂教学氛围更生动活泼,积极性更高。导入任务(观察实例)制订计划(多媒体展示情境)任务实施(实践操作体验情境)检查评估(演示体会情境)52、情境教学体验了企业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学生发展情境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将模拟企业的工作场景引入课堂,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亲身体验此情此境,这种客观的情境在某种程度上不仅能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而且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多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特定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发展。五、开展“行为导向的情境化”课堂教学新模式得到的启示首先,这种教学需要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专业教师。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就必须掌握更多学科的知识。所以在中职机电专业“情境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机电实习教师需要综合的职业技能。目前中职校既懂机械又懂电气还会操作的实习指导教师非常缺乏;与工厂、车间的“零距离”的生产操作机会很少,更缺乏对整个生产流程的正确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只注重单一技能的训练,不重视综合技能的训练。第三,职业学校的实习场地的建设基本上都能按照教学基本要求努力而设计的。但由于企业和行业组织游离在外,学校的实践教学环境无法全部再现企业所特有的生产环境,学生只能体验一下企业的工作环境,所以无法真正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