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1、原始社会:2、奴隶社会:3、封建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古代朝代更替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导语解析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与成就:①立国之“本”②技术成熟、管理完备③对世界贡献卓越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形态: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①小农个体经营;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①农民的负担沉重;②土地私有制为主①手工业以官营为主,管理严格;②商业被看做“末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新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神农氏又称炎帝,开拓了古代中国的农业,成为传说中农业的始祖。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耕作方式的演进和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事业的发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大禹和他的继承人除此之外,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统治者的重视(如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等)、天文历法的进步、有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等等。一、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发展阶段耕作方式变化农具的变化原始阶段“刀耕火种”商周时期“锄耕”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发达地区)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唐代铁犁牛耕石、骨、木石、骨、木青铜农具(少)铁制农具(发达地区)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特点)(耕作方式的演进和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事业的发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大禹和他的继承人二、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阶段水利工程灌溉工具名称或措施意义史前阶段春秋战国秦朝大禹治水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防洪、灌溉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体现中国古代人民辛勤与智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沟通了湘水和离水;加强对岭南的管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二、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阶段水利工程灌溉工具名称或措施意义或概况汉代唐代宋代明清“井渠”治理黄河(王景)设渠堰使大运河官员奖赏制度政府重视水利事业关中农民创造,适合干旱地区灌溉有利于朝廷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和政局的稳定筒车(以水为动力)翻车(以水为动力)风力水车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赋税沉重)(徭役沉重)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土地制度(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氏族公社集体所有制奴隶社会(商周)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土地私有为主体的)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问题: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1)产生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频繁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悯农诗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你如何解读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泰半之赋秦代收“泰半之赋”,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赋税制度和徭役制度封建国家自耕农佃农赋税徭役兵役地主赋税地租阿房宫遗址(1)有利因素: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自然条件的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四、重点难点问题:1、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2)不利因素:地主土地所有制;赋税徭役的沉重;社会环境的动荡;自然条件的恶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2、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经营方式。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5、精耕细作探究:小农经济有何特点?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各地模拟1.(2010.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下图中扶犁的应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D2.(2010.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灌溉工具的是()A.翻车B.高转筒车C.水排D.立井水车C4、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3、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C、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B耒(lei)耜(si)(石、骨、木)石犁青铜犁铁犁⑴材质变化:石、骨、木—青铜—铁二牛抬扛(耦犁)一牛挽犁⑶构造变化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直辕犁曲辕犁在唐代,曲辕犁是标志性的农具。而且不仅在唐代。可以说在中国农具发展史上都是标志性的农具。(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井渠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井渠法很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早地区。至今仍在新疆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进而成的。关中:井渠法东汉王景治黄黄河在河套平原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