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一、最佳选择题1.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精气学说D.整体观念E.辨证论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中指导思想的认识。中医学是一个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着整体认识的方法,因此说“整体观念”是其指导思想。2.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C.同病异治D.异病同治E.辨证论治【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中诊治特点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理性认识过程就是“辨证”,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论治”,所以说“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3.下列属于疾病名称的是A.湿热B.肝郁C.感冒D.气虚E.瘀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症”、“证”、“病”含义的理解。湿热、疾血属于病因范畴;肝郁、气虚为病机或证名;只有感冒属于疾病的病名。4.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形体官窍E.经络【答案】A5.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A.水痘B.麻疹C.风寒犯肺D.头痛E.恶寒【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症”、“谇”、“病”含义的理解。水痘、麻疹属于病名,头痛、恶寒是具体的症状。6.下列表述中属于症的是A.消渴B.恶寒C.肺痈D.水肿E.咳嗽【答案】B【解析】恶寒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属“症”的范畴。消渴、肺痈、水肿、咳啦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属“病”的范畴,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7.“证”是指A.疾病的体征与症状B.对疾病的症状与体征的调查C.对疾病的症状与体征的分析D.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E.对疾病全过程规律的认识【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在于考查对“证”含义的掌握。中医学认为,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8.同病异治的实质是A.证同治同B.证异治异C.病同治同D.证异治同E.病异治同【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医学病治异同的认识。同种疾病,由于表现的证不同,治法不同,称为同病异治。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主要着眼于证,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9.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称为()。A.辨证论治B.整体观念C.恒动观念D.阴阳互化E.中和思想【答案】B【考点】整体观念的概念【解析】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认识。含义: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评价与预测】本题属于概念性试题,是最简单的一类题型。最近三年考试中没有涉及到。10.属于证的是A发热恶寒B肝胃不和C胸协胀满D纳呆食少E头身疼痛【答案】B【考点】病、证、症的区分【解析】发热恶寒是症状;肝胃不和是证;胸协胀满是症状;纳呆食少是症状;头身疼痛是症状。11.属于疾病名称的是A.湿热B.肝郁C.瘀血D.暑湿E.感冒【答案】E【考点】病、证、症的区分【解析】湿热是病因;肝郁是病因病机;瘀血是病因;暑湿是病因;感冒是疾病名称。12.下列属于症的是A、嗳气B、食积C、热淋D、虚劳E、鼻渊【答案】A【考点】病、证、症的区分【解析】嗳气是症状;食积、热淋、虚劳、鼻渊是疾病。【评价与预测】“病、证、症”的区分是最近连续三年都涉及到的考点,也是第一节的重点内容。极有可能在以后的考试中延续下去,依然需要重点掌握。13.在阴阳学说中,“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什么治疗原则()。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D.阳中求阴E.阴阳双补【答案】A【考点】阴阳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解析】阴阳学说指导疾病治疗方面的原则有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两方面:其中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两方面。该考点考的是阳偏衰。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评价与预测】该考点考查的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需要记住这一章中常见的文言古句,并且吃透言句意义。窍门:只要记住制什么,什么就有病。1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明阳双扑【答案】A【考点】阴阳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解析】阴阳学说指导疾病治疗方面的原则有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两方面:其中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两方面。该考点考的是阴偏衰。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评价与预测】关于阴阳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还是很重要的考点。前几年分别考查了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因此,在后面的复习中仍然要作为重点内容。同时,也要重点掌握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则泻之”。15.其性属阳性药的是A.黄芩B.黄柏C.附子D.麦冬E.石斛【答案】C【考点】该考点考查的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和阴阳的概念。【解析】阴阳学说在治疗中用以归纳药物的性能:药性:寒、热、温、凉,“四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题目中的黄芩、黄柏是清热药,麦冬、石斛是滋阴药。只有附子是温补药物。所以附子的阴阳属性是阳。【评价与预测】药物的阴阳属性也是最近两年常考的。需要重点掌握。今后考查的可能性很大,不会用原题的形式出现,很有可能更换药物。所以,做好这道题,除了掌握本章内容,还需要掌握基本的中药学各论中常见药物的属性、功效。16.下列药物属阳的是()A、补中益气B、清热导滞C、降气收敛D、消积导滞E、降逆收敛【答案】A【考点】阴阳学说在治疗中用以归纳药物的性能【解析】1.药性:寒、热、温、凉,“四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2.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3.升降浮沉:上升,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等作用。a.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为阳;b.清热泻下、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下行、沉降为阴。所以,只有补中益气这个选项属于阳。【评价与预测】本题与前题考查的知识点相近,但是稍有不同,本题更为直白简单,给出功效直接归纳阴阳属性,而前题还需要分析药物的功效作用,再来归纳。可见,这个知识点是考查的重点方向,但是考查的形式是多变的。不论何种形式,只要掌握内容本质,做好这种考点,还是游刃有余的。17.多食肥甘厚味容易A.生痰B.助湿C.化热D.发生痈疡E.发生瘿瘤【答案】AC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病因当中的饮食偏嗜【解析】多食肥甘厚味,易生痰、化热,发生眩晕、胸痹、昏厥、痈疡等病证。【评价与预测】这道题也有会判断不准确的情况出现,若考试中遇到,请记住上面解析中的一句话:多食肥甘厚味,易生痰、化热,发生眩晕、胸痹、昏厥、痈疡等病证。18.风邪性质A.升散B.吸引C.开泄D.黏滞E.干涩【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风邪的特性【解析】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邪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之长【评价与预测】这个考点每年都会涉及到。是比较直白简单的一类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种类多,各个类别的特性和表现不要混淆了。这一年考的是风邪,以后可能会涉及到六淫中其他的元素的特性。19.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偏阴者多见A畏寒B.舌红C.畏热D.容动E.急躁【答案】A【考点】偏阴质和偏阳质的表现【解析】偏阴质就是阴盛。相对来说阳虚。题目中能够反应阳虚的只有A。剩下的都是阳盛的表现,也就是偏阳质。【评价与预测】这个形式的考题在本章中具有代表性。也是常常涉及到的。20.在养生防病时阴盛体质的宜忌是A.宜寒忌温B.宜凉忌热C.宜平忌消D.宜泻忌补E.宜温忌寒【答案】E【考点】本题考查偏阴质的治疗【解析】阴盛体质的人,相对阳虚,所以,治疗上,能够伤阳气的都尽量谨慎选择。ABD都可以排除了。C没有特别表示出阴阳的区分。E才是阳虚体质(偏阴质)的人应该的选择。【评价与预测】这个考点是关于体质的治疗方案的选择的,考试还是比较常见。阴阳学说学好之后,这个考点不成问题。21.偏阳体质者易于表现为()A、疲劳B、急躁C、喜热D、喜静E、少动【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偏阳质的表现【解析】偏阳质发病偏阳质是指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类型。偏阴质与发病偏阴质是指具有偏于不足、偏寒、喜静等特性的体质类型。题目中ADE明显是偏阴质。C需要看清题,是“喜”热,不是“偏”热。喜热的是阳虚,也就是偏阴质。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B。【评价与预测】不同体质的表现和治疗方向一定要掌握。本节内容建立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所以,本节复习前,请务必再看一遍阴阳学说。22.体质是指人体的A.身体素质B.心理素质C.身心特性D.遗传特质E.形态结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体质内涵的认识。体质反映着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中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内在脏腑气血阴阳之偏倾和功能活动之差异,是对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23.先天禀赋决定着体质的相对A.可变性B.连续性C.复杂性D.普遍性E.稳定性【答案】E24.某人身体强壮、胖瘦适中,饮食无偏嗜,二便通调,面色红润,性格开朗随和,精力充沛,举动灵活,睡眠良好。属于A.偏阳质B.偏阴质C.阴阳平和质D.阳尤质E.痰湿质【答案】C25.某人形体偏瘦,面色红润,食欲旺盛,喜饮冷水,易出汗,性格外向,喜动好强,自制力较差。属于A.偏阳质B.偏阴质C.阴阳平和质D.气郁质E.阳虚质【答案】A26.某人形体偏胖,面色萎黄,食量较小,喜饮热水,性格内向,动作迟缓,容易疲劳。属于A.偏阳质B.偏阴质C.阴阳平和质D.阴虚质E.气郁质【答案】B27.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A.火旺体质B.痰湿体质【答案】BC.心气虚体质D.脾气虚体质E.肝郁体质28.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为A.阴阳平和质B.偏阴质C.偏阳质D.肝郁质E.阳虚质【答案】C29.在养生防病时对于阳盛体质的宜忌是A.宜润忌腻B.宜凉忌热C.宜平忌消D.宜泻忌补E.宜温忌寒【答案】B30.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多从A.寒化B.热化C.燥化D.湿化E.火化【答案】D31.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A.寒化B.实化C.虚化D.湿化E.燥化【答案】E32.素体阳虚畏寒者,易致邪从A.寒化B.热化C.燥化D.湿化E.火化【答案】A33.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A.可变性B.稳定性C.全面性D.普遍性E.复杂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后天因素影响体质的认识。体质得养于后天,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针药治疗等均可对体质形成影响,使体质具有可变性34.十二经脉命名的主要依据是A.手足、五行、脏腑B.内外、脏腑、五行C.手足、五行、阴阳D.手足、阴阳、脏腑E.阴阳、五行、脏腑【答案】D35.下列经脉的名称错误的是A.手少阴心经B.足少阳胆经C.手厥阴三焦经D.足太阴脾经E.手太阴肺经【答案】C36.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A.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C.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D.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E.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阳经在四肢分布规律的掌握。手足三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阳明经在前缘,少阳经在中线,太阳经在后缘。37.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B.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C.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E.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38.下列经脉循行流注次序错误的是A.胆经,肝经,肺经B.肾经,心包经,三焦经C.心经,小肠经,膀胱经D.脾经,大肠经,胃经E.三焦经,胆经,肝经【答案】D39.下列各组经脉中,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的是A.小肠大肠心包经B.胆胃三焦经C.小肠大肠三焦经D.心胆小肠经E.大肠三焦胆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