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事与奖励旅游一,节事1,节事活动的概念2,节事活动的类型3,节事活动的特点4,节事活动的存在的问题•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从长远或短期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具有特定主题、规模不一、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能吸引区域内外大量游客参与的集会活动。•节事旅游,是指依托某一项或某一系列节事旅游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开放性强、参与性强的各项活动,以吸引大量受众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活动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所有活动总和。1,节事活动的概念2,节事活动的类型1,商贸2,文化3,自然景观4,民俗风情5,宗教6,体育7,综合1,商贸2,文化3,自然景观花开富贵4,民俗风情5,宗教6,体育3,节事活动的特点文化性。节事从出现至今,一直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表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延续着。作为以节事活动为依托的节事旅游来说,虽然是现代性的表述,但它却是历史性的载体,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布满了文化的印记,不断地表现着历史和文化的特性。也正是由于它所具有的这种文化属性,旅游者才会把内心的情怀寄托于一项看似简单、休闲的旅游活动。所以说,文化性构成了节事旅游根本特性。时间性。节事旅游对节事的依托性决定了节事旅游的开展是和节事活动的举行是同步的。一般举行时间是相对固定的,由此就使得节事旅游的进行也必须在此时间段内。在节事活动举办期间,怀有节事情怀的旅游者,在节事举办地才可以充分的体味节事的魅力,完成其内心对于节事的诉求。一旦节事活动结束,旅游者就无法参与节事,也不能感受节事的魅力,由此节事旅游就无法开展。所以说,节事旅游是具有很强的时间性的。地域和资源的依托性。节事作为历史的产物,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区由于风俗习惯,以及资源条件的差别会形成不同的节事活动。对于现代性节事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节事活动必须依托地域和资源的特色。只有这样,节事旅游才可以产生较强的吸引力。相对于南宁来说,武汉举办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样在北京举办荆楚文化旅游节也是不现实的。规模性。节事旅游的规模性根源于节事活动的规模性。节事活动作为地方标志性活动,反映了节事举办地独一无二的城市特征,一般具有较大的规模,会带来大规模的旅游流。4,节事活动的存在的问题1,节事活动公众参与性不强2,节事活动选题重复,缺乏特色3,节事活动时间短,市场认知度低4,运作模式落后1,节事活动公众参与性不强节事旅游者首先关注的是节事活动本身,希望通过参与节事活动来获得不同的旅游验。公众参与性的强弱直接影响节事活动生命力的强弱。而我国多数节事活动的一贯风格是具有华丽宏大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经常会邀请各级领导和国内各个大企业家出席并讲话、大腕明星现场助阵,领导精英济济一堂。表面风光,但却忽略了节事活动的主体,节事旅游者及当地公众。节事活动管理者普遍存在一种过度防范的心理,对公众“严加防范”,“害怕”公众“侵入”会破坏节事的“正常进行”。节事旅游的主体变为了旁观者,并不能很好的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的乐趣。排斥节事核心主体造成节事的参与性不强,氛围不浓,直接影响旅游节事的综合效益。节事活动的魅力和积极作用也无从体现。2、节事活动选题重复,缺乏鲜明我国目前节事活动数量多、类型多,但主题雷同情况严重,活动相模仿的情况严重。2007年国庆期间,仅江苏省内就有两个动漫文化节,三个美食节。另外拿旅游节来说,2007年有很多地方都搞了旅游节,上海、安徽、重庆、大同、湖南、贵阳等等,且多数旅游节都宣称以“旅游搭台、经贸唱戏”,但在活动的设计方面大多为明星模特表演、电视旅游大使选秀、民众巡演等。毫无地方特色,也很难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通过旅游节来拉动地方经济的目的也难以达到。3,节事活动时间短,市场认知度低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被称作旅游节事的活动数以万计,遍及全国各地,但可以发现中国的旅游节事活动中,叫“首届”的特别多,因为难得搞第二届,第三届。到目前为止,与西方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节事活动相比,我国多数城市节庆活动举办届数不多,有些甚至昙花一现,能持续举办并发展成为国际节庆活动的则更是凤毛麟角。我国很多节庆很快就完成了成长——发展——衰落这一过程,陷入一种“节庆短路”的怪圈。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忽略主体,没有特色。有些还面临公众的舆论压力,只能停办。4,运作模式落后我国的节事活动大多由政府主办,没有引进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存在着利用节事活动彰显政绩的情况。使节事活动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节事产质量不高,专业性不足,参与性差,商业意味浓,最终导致效益不够理想。另外大型节事活动的投入是相当巨大的,单一依靠政府投资,会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容易出现向企业强行索取赞助,向公众摊派的情况,最后导致公众怨声载道。反观国外的著名节事活动,慕尼黑啤酒节、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等,都是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当地政府更多的是在宣传推广、后勤保障、安全防范等方面提供协调支持,而在活动的策划实施方面,并不过多干涉。二,奖励旅游1,奖励旅游概念2,奖励旅游类型3,奖励旅游特点4,奖励旅游的发展趋势1,奖励旅游概念奖励旅游是一种现代的管理工具,目的在于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的企业目标,并对目标的参与人员给予一个非比寻常的假期,以作为鼓励,同时也是大公司安排的以旅游为一种诱因,以开发市场为最终目的的客户邀请团。2,奖励旅游类型1.传统型2.参与型1,传统型这类奖励旅游有一整套程式化和有组织的活动项目,如在旅游中安排颁奖典礼、主题晚宴或晚会,赠送赋予象征意义的礼物,企业首脑出面作陪,请名人参加奖励旅游团的某项活动等。通过豪华、高档和大规模来体现奖励旅游参加者的身价;通过制造惊喜,使参加者产生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2.参与型越来越多的奖励旅游者要求在他们的旅游日程中加入一些参与性的活动,而不再仅仅满足于一个“有特色的party”。如参加旅游目的地当地的传统节日、民族文化活动和品尝风味餐,安排参与性强和富于竞争性、趣味性的体育、娱乐项目,甚至要求加入一些冒险性活动。参与型奖励旅游使奖励旅游者通过与社会和自然界的接触,感受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助于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员工生日聚会3,奖励旅游的特点1,高端性,2,独特性3,创造性1,高端性需求档次高。开展奖励旅游的企业决不允许旅游企业将奖励旅游者当作普通旅游者来接待。所以,奖励旅游无论在交通、住宿、餐饮、接待、游览、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均体现出高档次的特点。对于实施奖励旅游的企业来说,价格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质量和创意才是衡量奖励旅游是否成功的关键。奖励旅游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终在活动内容、组织安排以及接待服务上达到尽善尽美。员工去韩国见欧巴经济效益高,奖励旅游需求的高档次性,加之奖励旅游团队规模大、回头客多,使得奖励旅游接待地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据国际奖励旅游协会的研究报告显示,一个奖励旅游团的平均规模是110人,而每一个客人的平均消费是3000美元。一个奖励旅游活动结束后客户在未来12个月的时间里回头咨询反馈的比率是80%,其中有效比率为15%~20%。2,独特性奖励旅游在内容安排上极具丰富性。奖励旅游活动在各个环节上都体特性。奖励旅游有别于其他的公费旅游形式。奖励旅游在内容上更为丰富、独特性。3,创造性奖励旅游是一种创造性的旅游活动,它必须创造与众不同的体验才能给奖励旅游者留下难忘的经历。奖励旅游并非简单的提高接待标准的豪华旅游,而是融入了企业管理目标的具有创意的旅游形式。奖励旅游必须为整个活动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创意的主题,通过各种主题活动的巧妙策划和精心安排,并在这一主题下,把各个旅游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从而满足奖励旅游者的需求和实现企业的奖励目的。4,奖励旅游的发展趋势1,文化性增强2,奖励旅游与商务活动相结合3,参与性奖励旅游崛起4,旅游形式多样化返回1,文化性增强今后的奖励旅游活动将比以往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个性彰显,关注人的内心需要和人性的充分满足。奖励旅游作为满足员工高层次精神需求的特殊形式,其文化性、人性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将体现得更为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奖励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更多的考虑了当地的文化因素。在旅游项目的选择方面更倾向于具有文化品位的活动,能够突显企业的文化与经营理念,并与体育运动、户外活动和其他娱乐项目相结合。2,奖励旅游与商务活动相结合奖励旅游要求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专业化产品,将企业文化与理念尽可能的融合到奖励旅游活动的计划与内容中,并随着奖励旅游的开展,逐渐体现出来。奖励旅游活动的安排是与公司的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奖励旅游充满着富有浓厚人情味和深寓文化气息的活动项目,具有鲜明的企业文化特征。3,参与性奖励旅游崛起过去的旅游者常常满足于观赏,而今天新一代的旅游者则强调亲身体验。常规的观光、购物等包价旅游项目已无法满足奖励旅游者的需求,他们要求在日程安排中加进更多的参与性活动项目,使他们的奖励旅游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参与性奖励旅游符合当今人们追求更充实、更完美、更有价值的生活愿望,为奖励旅游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4,旅游形式多样化随着奖励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强,以及团队出游经常发生团员时间上的冲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多样化的奖励旅游活动形式。采用个体旅游形式使奖励旅游的实行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让受奖人员携带家属出游,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奖励旅游将通过发掘家庭价值和所蕴涵的人情味,进一步发挥其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