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特色及问题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系樊明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核心的是一种哲学意味浓厚的思辨的方法,继承的是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到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辨哲学的传统。明显的规范性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无一例外地像历史上一切伟大学说一样,受到时代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拉卡托斯拉卡托斯认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往往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结构:它由基本的、核心的原理组成其理论体系的基础,从这些基本的、核心的原理导出的若干命题、推论构成了理论体系的外层结构。这种外层结构也往往使得基本的、核心的原理的真伪具有了可检验性。基础的、核心的原理之正确性有赖于由其导出的命题、推论与经验事实相符。但如果不符,仍然可以加进别的原因从而对事实作别种解释。因为这时基本的、核心的理论可能没有错,只是一些偶然因素干扰了事物的运动从而导致命题和推论与经验事实不符。但一个有生命的理论体系应在大多数时候表现为其外层结构的命题和推论与经验事实相符合。如果在一个理论体系中,理论的发展穷于编造或通过不断的变形来弥补理论与经验事实的差距,这个理论体系便是退化的,其基本的、核心的原理也有较大的可能性存在问题。不少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不能取得预期的成功。原因何在?这至少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我们操作上的失误使得理论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另一种可能的存在,即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就有裂痕,由此导致了由其导出的命题、推论与实践难以统一、或理论的预见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研究方法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研究方法是指,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者们研究和应用马克思主义主义所采取的方法,这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有的方法在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所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国知识分子的治学传统,及中国知识分子本身个人理想可以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人道德层面,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一是要能够实现其个人的政治抱负。知识分子如何获得进入国家政治体制的机会。在先秦时代,盛行门伐制度西汉开始政府选用人才采察举制科举制度始于隋而确立于唐,主要考儒家经典和对策。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治学主要是做两类文章一类为道德文章,讲修身养性一类为策论,讲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中国主流经济学后,知识分子一方面将其作为道德文章来解读,而且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规范性质另一方面,又作为做策论文章的基本依据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本身,主要是强调应用,而且这种应用还包含着托古改制的东方智慧。马克思主义主义经济学只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学派不必将马克思的理论总视为和西方经济学截然对立就作为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的实践来说,即便马克思主义已有的经济学毫无错误,也不可能用它来解决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因此,要兼收并蓄,同时也要作出自己独立的工作。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特色和问题西方经济学的文化背景源头要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洋溢着非常强的纯粹的理性主义精神。所谓纯粹理性,就是指超出一己的感性欲望和利害关系,不求功名和不计得失地探讨各种抽象和思辨的问题,如世界的来源、事物的本质、思维的形式、存在的意义,等等文艺复兴以后,古希腊的这种理性主义得以恢复。西方的知识分子基本上沿着理性主义的路径向前迈进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就学术和政治的关系来说,基本上保持了古希腊学术和政治关系的模式,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距离:关注政治,但对绝大部分的知识分子来说,更多的是思考和研究的对象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原始数据假说预测/隐含检验未被证伪证伪NY两种方法可以检验假说:其一是直接方法(directapproach),即直接检验模型所依据的假设;其二是间接方法(indirectapproach),即检验假说的预见能力(predictivepower)弗里德曼(1953)认为,用直接方法检验假说很困难弗里德曼为首的许多经济学家不相信一个理论能够仅仅通过考察其假设来检验。他们认为,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不真实的假设基础上。要决定对一个理论的取舍,我们必须要看它解释和预见现实世界的能力,要检验理论和经验事实的一致性。西方经济学的反思预见性是理论的目的还是检验理论的手段?即建立一种理论是仅仅为了获得预见性(目的)、还是通过预见性来检验理论(手段)?一个良好的理论学说应该是预见性和解释性的统一。有良好的解释性应该也有良好的预见性,而有良好的预见性未必有良好的解释性。用一个具有预见性而解释不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也将面临问题大量发表出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也是值得注意的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的设定(specification)是相当敏感数学分析并不总是获得未知的结论,而是可能结论在先,可能是通过常规的分析或常识(commonsense)获得的,经济数学分析不过是要设法导向这些已设定的结论讨论庸俗性和辩护性关于经济学的阶级性问题1、很难从理论学说提出者的主观政治倾向上判断学说本身的阶级性。2、如果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只是体现在理论学说提出者的主观政治倾向则不值得我们去重视和研究3、经济学理论学说的阶级性也难以客观地进行判断。4、如果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学说的提出者是有意识地为某个阶级或利益集团服务而不顾事实提出诸如辩护的理论,这种理论应该是不真实的。5、即便在规范经济学的范畴内经济要判断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学说的阶级性或利益集团的倾向性也是相当复杂的。有几种情形导致了这种复杂性:(1)由于受经济学知识和时代的局限性,很多政策主张的动机和结果不相一致,甚至大相径庭。(2)提倡的经济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是一个阶级,但更深层关注的是另一个阶级。(3)关注的是全社会利益而不特别定位自己是为某个特定阶级或利益集团服务,笔者称之为泛阶级立场。(4)当然,也有一类经济学家提出一些政策主张从主观到客观都在为特定的阶级或利益集团谋利益,动机和效果相一致。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