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3页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819中国古代文学适用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第一部分约52分第二部分约52分第三部分约46分(四)试卷题型结构解释题(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简述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文学史”等1门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文学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部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本部分重点:第二、三、五、七、九、十一、十三章第一章上古文学第2页,共13页第一节文学起源与原始歌谣第二节古代神话第二章《诗经》重点:国风。第一节有关《诗经》的几个问题一、《诗经》的分类二、《诗经》的编订与传布第二节《诗经》的思想内容第三节《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一、艺术成就1.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形式上以四言句式为主,杂用三、五、七、八言;多采用隔句押韵的方法,也有句句韵及其它押韵法。在结构上,大都采用重章迭句、反复咏唱的形式,造成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二、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重点:《左传》《战国策》。第一节《尚书》《春秋》第二节《左传》《国语》一、《左传》“春秋三传”。文学价值。二、《国语》(国别体史书)第三节《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经汉刘向重加编校。民本思想。文学价值。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重点:第一节之第一,第二节,第三节之《庄子》第一节《论语》《墨子》一、孔丘和《论语》二、墨翟和《墨子》第二节孟轲和《孟子》第三节《老子》《庄子》第四节《荀子》《韩非子》第五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楚辞重点:《离骚》《九歌》第一节楚辞的名称及来源第二节屈原的生平第三节《离骚》和屈原的其它作品一、《离骚》第3页,共13页《离骚》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楚辞体”。二、《九歌》;三、《九章》;四、《天问》;五、《招魂》第四节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五节宋玉第六章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辞赋第一节秦代文学第二节贾谊的骚体赋与政论文第三节枚乘《七发》与《谏吴王书》第四节司马相如与汉大赋第五节刘向的故事散文第六节扬雄《法言》及其文学批评第七章伟大的历史家散文家司马迁重点:理解鲁迅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和著述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一、塑造了丰富多采的人物形象。二、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三、悲慨激扬,富有强烈的抒情性。四、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第三节《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八章西汉后期及东汉的散文和辞赋第一节桓宽、刘向、扬雄第二节班固及其《汉书》第三节王充的文学批评第四节张衡和东汉的抒情小赋第九章汉代乐府民歌重点:第二、三节。第一节关于乐府第二节汉乐府民歌的思想性第三节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第四节孔雀东南飞第十章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重点:《古诗十九首》。第一节五言诗的起源第二节东汉文人的五言诗第三节《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和艺术艺术性最突出的是:(一)长于抒情。(二)“深衷浅貌,短语长情”。第4页,共13页第十一章建安文学重点:建安诗歌。第一节建安文学总说“建安风骨”。三曹。七子。第二节曹操曹丕第三节曹植“骨气奇高”与“词采华茂”的统一。第四节建安七子与蔡琰第十二章正始西晋文学重点:阮籍、嵇康、左思第一节正始文学一、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阮旨遥深”。二、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送秀才入军》,风格清峻。第二节西晋文学太康文坛:三张二陆两潘一左。西晋末期永嘉文学:玄言诗风。西晋末的刘琨和郭璞。第十三章陶渊明重点:陶渊明田园诗作及其艺术成就。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一、田园诗。二、咏怀诗。三、散文和辞赋。第三节陶照明作品的艺术成就平淡自然。含意深远,精炼简洁。情、景、理的统一。第四节陶渊明的影响第十四章南北朝诗文重点“二谢”、鲍照、庾信。第一节谢灵运和山水诗第二节鲍照和七言诗第三节谢朓和新体诗第四节梁陈诗人和宫体诗第五节庾信和北朝诗人第六节南北朝骈文和散文第十五章南北朝乐府民歌第一节南朝乐府民歌第5页,共13页第二节北朝乐府民歌第十六章魏晋南北朝的小说重点《搜神记》、《世说新语》第一节古代小说溯源第二节《搜神记》等志怪小说第三节《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第十七章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第一节《典论·论文》和《文赋》第二节刘勰的《文心雕龙》第三节《诗品》和《文选》第二部分隋唐五代宋辽金文学唐宋文学概说第一节唐代时代精神第二节唐代文学面貌唐诗分期。唐文发展轨迹。唐代传奇与变文。第三节宋代社会与宋人的精神风貌、宋学趋向第四节宋代诗文词分体总说第五节宋代新兴俗文学及其他宋人笔记。宋代文赋与四六第六节辽金文学第一章隋与初唐诗歌重点:第三、四节。第一节隋至初唐与南北文学的交融第二节初唐近体诗的定型近体诗发展过程。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第三节初唐四杰与张若虚初唐四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四节陈子昂复兴汉魏诗风的意义。陈子昂。第二章盛唐诗歌重点:第一节之二,第二节之一、三。第一节王孟与山水田园诗一、盛唐诗题材与王孟创作概况二、“诗中有画”与“诗中有禅”第6页,共13页第二节高岑与边塞诗一、盛唐时代精神与边塞诗主题二、王昌龄、王之涣(略)三、高适、岑参第三章李白与杜甫重点:第二节之一、三和第三节之一、三。第一节李白与杜甫的人生一、李杜的文学史地位二、李杜与时代三、李杜的人生经历第二节李白诗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风格一、李白的思想性格与其诗的精神内涵二、李白诗的体式选择三、李白诗的浪漫风格第三节杜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一、杜诗深广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内涵二、杜甫乐府诗的写实倾向三、杜甫律诗的沉郁顿挫第四章中晚唐诗歌重点:第二、三、四节。第一节大历诗与刘长卿、韦应物大历十才子。韦柳。第二节元白诗派与新乐府新乐府与讽喻诗。张王。元白。感伤诗。第三节韩孟诗派意象生新。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韩孟。李贺。第四节李商隐无题诗与咏史诗。婉曲细密的诗风。第五节杜牧、许浑咏史怀古题材。第六节晚唐诗第五章唐代文风改革重点:韩柳的古文成就。第一节唐代骈文与古文运动第二节韩柳古文古文理论。古文成就。第六章唐五代与北宋前期词第7页,共13页重点:第三、四节。第一节词体概说词体的产生。诗词分界。唐代敦煌词。第二节中晚唐与温韦花间词文人习词。花间集。温韦。第三节二主与南唐词第四节晏欧与北宋前期词小词观念。小令词的雅化。第七章北宋中后期词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突出北宋中后期词的发展和重要名家。重点:第一、三节。第一节柳永与苏轼柳永俗词对词发展的贡献。苏轼的以诗为词。第二节晏几道与秦观小晏的苦恋。少游的伤怀。第三节周邦彦一、关于“词中老杜”;二、富艳精工的词境第八章从李清照到辛弃疾重点:第一节之三,第二节之一、二。第一节李清照与两宋之交的词一、李清照的词论;二、李清照词的分期;三、易安词的雅洁与俗语四、同时期其他词人第二节辛弃疾与辛派词人一、末路英雄的辛弃疾;二、刚肠似火、色笑如花;三、辛派词人及其评价第九章南宋中后期骚雅词重点:第一节之一,第二节之二。第一节词艺的演进与骚雅词一、骚雅词概念;二、骚雅词在艺术上的演进;三、南宋中后期词人的人生第二节姜吴与张王第十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重点:第二节之一、三,第三节之一、二。第一节宋初三体与古文倡导者一、白体、晚唐体与西昆体;二、晚唐五代文风颓势与宋初古文倡导者第二节梅尧臣、欧阳修与诗文革新一、北宋诗文革新的内涵;二、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苏舜钦及其在诗文革新中的贡献(详于梅,略于苏);三、欧阳修的诗文成就及其变革意义第三节王安石与曾巩第8页,共13页一、王安石精拔而闲婉的诗;二、简峭犀利的王安石古文;三、平稳雅洁的曾巩古文第十一章苏轼诗文重点:第一节。第一节苏轼人生与思想性格一、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二、儒释道兼容并包的思想;三、认真执着的性格和旷达自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第二节苏轼诗歌一、多样态的士大夫精神生活;二、痛快淋漓、着手生春的艺术境界第三节苏轼散文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奇正相生、变化无端。第十二章江西诗派与黄陈重点:第一节与第二节之一、二。第一节江西诗派及其发展过程一、江西诗派的名称及其与江西的关系;二、江西诗派的几个发展阶段第二节黄庭坚一、求新自立的诗歌理念与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诗法主张;二、兀傲生新、瘦硬峭拔的艺术风格;三、晚年返璞归真的艺术进境第三节陈师道一、寒士的品节与闭门觅句的创作方式;二、朴拙简淡的诗风第四节吕本中与陈与义一、靖康之难与学杜的新路;二、“活法”理论第十三章中兴四大诗人与南宋诗重点:第一、三、四节为本章重点。第一节南宋中期诗人的创作道路中兴四大诗人。学江西而能跳出江西窠臼。宋诗向唐诗的回归第二节范成大的田园诗第三节杨万里与诚斋体诚斋体的含义。诚斋体诗读解。第四节陆游一、陆游的人生抱负及其诗歌创作;二、“以杜甫为体、李白为用”第五节四灵与江湖派第三部分元明清及近代文学元代文学概说一、元代社会与文化特点二、元代诗文概况元代四大家;杨维桢与“铁崖体”第9页,共13页第一章元代戏曲纲要要求:(1)了解中国戏剧的形成过程;(2)了解元代戏曲的概貌与元曲四大家;(3)理解《西厢记》等元代名剧的思想与艺术风貌重点:西厢记第一节中国戏剧的形成过程第二节元代杂剧与南戏的形式一、杂剧形式二、南戏的形式第三节《西厢记》和元杂剧一、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二、元杂剧的题材类型三、《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第四节《琵琶记》与元代南戏一、南戏在元代的发展二、《琵琶记》的成就与地位第二章散曲要求:了解散曲的体制及文体特点。第一节散曲的兴起及体制特点名称。产生。音乐形式。体制。文体特点第二节元散曲的发展阶段与代表作家作品第三章三国演义重点:《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第一节《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章回小说的形成及其特点;三国故事的流传与《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版本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主旨;拥刘反曹的倾向性;仁政思想;对“义”的思考;悲剧意蕴第三节《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虚与实的结合;叙事的艺术;全景式的战争描写;塑造的艺术典型第四节《三国演义》的影响历史演义的繁荣;列国系统的小说;隋唐系统的小说;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第四章水浒传重点:《水浒传》的艺术成就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作者水浒故事的流传与成书;作者与版本系统第二节《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宋江与忠义;忠义观的形成及其复杂性;对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第三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第10页,共13页传奇性英雄群像的塑造;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连环勾锁的结构;极具表现力的白话语体第四节《水浒传》的影响第五章明代诗文第一节宋濂、刘基、高启第二节台阁体和茶陵诗派第三节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第四节归有光等唐宋派第五节袁宏道与公安派第六节公安派后的明末文坛第六章明代戏曲第一节明初到中叶的戏曲明初到中叶的杂剧创作;明初到中叶的传奇创作第二节昆腔的兴起和明中叶三大传奇《宝剑记》;四大声腔与魏良辅对昆腔的改革;《浣纱记》;《鸣凤记》第三节沈璟和吴江派沈璟的戏剧创作及其与汤显祖之争;吴江派的戏剧创作第四节徐渭与《四声猿》、《歌代啸》第七章汤显祖与玉茗堂派重点:《牡丹亭》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生平与思想;人生的“至情”论第二节《牡丹亭》题材渊源;人物性格的冲突;浪漫主义的风格第三节汤显祖的其他剧作、《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第四节玉茗堂派及其他戏剧创作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阅读作品《牡丹亭》第八章《西游记》重点: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的意义第一节《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作者取经故事的流变与孙悟空形象的演化;作者问题及版本;第二节《西游记》的主题修心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