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史复习(近代史)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音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华彦钧:(阿炳)江苏无锡人,在二胡、琵琶的创作、演奏上有相当大的造诣;琵琶技艺尤为高超。以卖唱奏乐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曾派员前往无锡录制他演奏的曲目,但只初步录了6首,遗憾是他于1950年冬病故。二胡代表作:《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代表作:《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2、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年元月正式成立了蔡元培自任会长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它是一个新型音乐社团。先后组建了国乐和西乐两部分,并设中乐唱歌班等。聘请萧友梅为导师,并实际主持该会。因此。音研会实为北京大学所设一所业余音乐学校。特点:①专业性、学术性;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④促进世界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3、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1929年7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为院长。特点:①专业性、学术性;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④促进世界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学生以当时黄自“四大弟子”之称的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为代表4、丰子恺:(1898—1975)原名润,1919年取字子恺,浙江桐乡人。是李叔同的学生。“五四”时期同吴梦非、刘志平,在上海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和中华美育会。是一位美术家,中国漫画的创始人,是文学家,翻译家,音乐理论家。编写翻译编译了《孩子们的音乐》、《音乐的常识》、《近代二大乐圣的生涯与艺术》等。5、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第一阶段:“九一八事变后”开始;(1)标志:国力音专成立抗日救国会,进行爱国主义歌曲创作;(2)代表作品:《抗敌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3)代表人物:黄自、聂耳等2、第二阶段:1935年初;(1)标志:“民众歌咏会”、“业余歌咏团”等抗日爱国音乐社团的相继成立;(2)代表作品:《救国军歌》、《松花江上》等;(3)代表人物:吕骥、任光、冼星海等。3、第三阶段:“七七事变”爆发后;(1)标志:更多作曲家投入到抗日歌曲的创作中;(2)代表作品:《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等;(3)代表人物:麦新、贺禄汀等;(4)艺术特征:①集体歌咏;②易于传唱;③激昂的音调,进行曲节奏;④以劳动呼号为音调;⑤民歌小调的咏唱,或呼天喊地地哀鸣。6、吕骥:(1909—2002)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及音乐教育。1、代表作品:《保卫马德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2、艺术特征:(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斗性和群众性;(2)吸收了民间音调,在结构上采用了新的手法。3、音乐理论及主张(1)论文:《新音乐的展望》、《论国防音乐》等;(2)核心思想:提出“国防音乐”的口号,及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核心的“新音乐运动”的理论主张。7、马思聪:马思聪(1912—1987)中国小提琴家、作曲家。1、小提琴曲:(1)代表作品:《第一回旋曲》、《第二回旋曲》、《内蒙组曲》、《牧歌》、《西藏音诗》、《跳龙灯》等独奏曲;(2)艺术特点:①以民族音调为基础,调性音乐为前题,自由运用多种现代多声写作技巧②运用小提琴演奏的特殊语言、演奏技巧,表现广博的中国民族精神和恬淡素雅的抒情风格。2、交响音乐:(1)代表作品:《山林之哥》、《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等;(2)艺术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声语言新颖,配器技法独特,大胆突破传统交响套曲的结构。3、合唱歌曲:(1)代表作品:《自由的号声》、《民主大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2)艺术特点:多采用民间音调,引进形象化的器乐思维,形成气势宏伟的音乐语言。8、谭小麟:(1911一1948):中国作曲家。1、器乐作品:《弦乐三重奏》、《木管三重奏》等;2、声乐作品:《别离》、《正气歌》、《小路》等;3、艺术特点:①大胆运用“新古典乐派”的创作技术与手法;②善于利用表现术语、特殊音色理智地表现乐曲的特定内容;③作品具有很强的室内乐性;④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气韵。二、论述题1、京剧的发展脉络答:京剧的形成和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全国性剧种,是中国传统音乐乃至整个传统艺术在近代发展最重要的历史成果。是由清乾隆末至咸丰年间先后进京的徽汉两调长期同台共艺,以皮黄腔为主的而吸收熔铸诸调众艺于一体,在咸丰末初步形成。辛亥革命至20年代是京剧的黄金时代,在北方尤其繁盛,名角有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对京剧艺术家有明显影响,艺术家对旧戏做了许多革新,扩大了京剧艺术的表现力,对京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梅兰芳对旦角艺术进行改革,创立了“花衫”,发展创造了雍容华贵的新腔,形成“梅派”。(2)程砚秋,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广泛学习各剧种,向西方音乐学习,创造了婉转曲折,又刚劲有力,富于音乐性和内在的激情的独特风格的“程派”。(3)周信芳,形成了唱腔淳朴刚健,顿挫有度,富有激情的“麒派”。30年代以后,京剧每况愈下,由于城市商业化的影响,为了适应当时市民的欣赏趣味,在表演艺术上出现了拼凑杂耍,唱低级流行小曲等破坏京剧艺术体系的现象,虽然有不少京剧表演艺术家仍然坚持京剧艺术的传统,但是自清末民初以来的京剧艺术高峰已过。2、综述学堂乐歌的产生、发展、艺术特点、代表人物、历史意义答:1、定义:20世纪初期在中国新式学校的音乐课程中教唱的歌曲。2、形成: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文人在各刊物上发表文章,鼓吹乐歌在思想启蒙方面的作用;3、艺术形式:(1)用简谱或五线谱记谱,供学生集体咏唱的齐唱曲;(2)选曲填词、按词选曲;(3)一个曲调被填写不同的词;(4)少数配有钢琴伴奏;4、意义:(1)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2)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3)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4)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5、主要的代表人物: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1)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中国音乐教育家。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编写出第一首乐歌《体操─兵操》,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和《民国唱歌集》。(2)曾志忞(1879-1929):刊印了《练兵》、《游春》等六首歌曲,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公开发表的学堂歌曲,也是现能见到的中国人正式使用简谱的最早记录。曾发起组织“亚雅音乐会”,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新式的音乐社团。发表的《音乐教育论》,该是我国最早的一篇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发表的《和声略意》,是中国人写作的讲述西洋和声学知识的第一篇文章,成为我国引进西洋和声学的先驱。(3)李叔同(1880年-1942年):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先后培养了文学家曹聚仁、画家丰子恺、潘天寿、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是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在国内最早推广钢琴。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代表作有《春游》、《西湖》、《送别》等。3、萧友梅的音乐创作、音乐理论、音乐教育贡献萧友梅(1884—1940):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音乐理论家、作曲家。1、音乐教育:①推广音乐;②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2、音乐创作:①声乐作品:主要收录于《今乐初集》、《新歌初集》、《新学制唱歌教科书》(三册)A爱国题材:《五四纪念爱国歌》、《国民革命歌》等;B学校题材:《问》、《南飞之雁语》等;C合唱:《春江花月夜》、《别校辞》;D艺术特点:a:独唱作品旋律进行较平稳,篇幅较简短,偏重于上下对称的方正性结构;伴奏织体较简单,主要在和声上做衬托作用。b:合唱主要运用了我国传统“大曲’的多段连缀结构。②器乐创作:A弦乐四重奏:《D大调弦乐四重奏》;B钢琴曲:《夜曲》、《哀悼进行曲》;C大提琴曲:《秋思》D铜管乐曲:《在暴风雪中前进》;E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F艺术特点:室内乐作品完全仿作了西洋古典音乐的创作手法;管弦乐曲进行了民族风格的尝试与探索3、音乐理论1、论文:《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历史的研究》(中文题目:《中国古代乐器考》)作者:萧友梅。①我国首篇以音乐为题的博士论文;②我国最早运用现代音乐学的方法研究中国乐队发展的一部科学论著。2、著作:①高等教育:《普通乐学》、《和声学》《旧乐沿革》、《中国音乐史》、《西洋音乐史纲》等。②普及教育:《音乐常识》、《音乐初步》等。4、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青主(1893--1959):原名廖尚果,中国音乐理论家。①“音乐是上界的语言”;②强调“音乐本来不是用来描写具体的物质的”;③强调“世界上只有一种尽善尽美的音乐,即来自于西方的音乐”;④强调“歌剧歌词内容的要求大胆创作新的曲调和新的乐曲形式”;⑤代表作:a理论:《乐话》、《音乐通论》;b歌曲:《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等5、赵元任音乐创作成就1、音乐创作:正式发表的歌曲作品40多首、3首钢琴小品,1首大型合唱曲。作品主要收入《新歌诗集》、《儿童唱歌集》。2、代表作品:《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抵抗》等。3、音乐思想及艺术特色:(1)音乐思想:①突出反映“五四”精神,及同情被压迫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b体现“五四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和挣脱封建牢笼束缚的愿望,及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愤怒和不满;c宣扬社会教育改革思想的歌曲;d反映抗日爱国斗争方面的歌曲(2)艺术特色:a旋律:注意吸收民间音乐语言加工创作歌曲。b和声:对和声的民族化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验。常采用平行、四五度进行,大调主三和旋上附加六度音程及小七和旋与调式和声的手法等。②调式调性:以主调为基础、以多种调性相配合的调性布局。③结构:a在具有“分节歌”特点的基础上适当变化;b以“通谱歌曲”的方法来解决多段歌词与基本主题之间的统一与对比的矛盾的结构原则。c作品以多段连缀的原则,随着歌词的发展来谱写建立在同一主题基础上不同旋律的进行;d注意钢琴伴奏在歌曲整体中共同塑造形象和刻画意境的作用。(3)创新:①善于借鉴欧洲近代多声音乐的创作技法,不断探索和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特色,是最早对西洋多声化创作技巧民族化进行大胆探索的代表;②注意“中国派”语调的特点,必须根据中国语言声韵特点处理曲词关系,是最早注意要创造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音乐语言的作曲家③强调必须探索“中国化”和声的特点,是我国最早敏锐的感到和声在色彩上的意义,最早懂得运用“调性感情”的中国作曲家;④最早吸取民歌小调、吟诗调、民间戏曲、说唱音乐来进行创作的作曲家。6、黎锦辉的儿童歌舞剧创作成就中国作曲家、流行音乐的鼻祖、近代歌剧的源头1、儿童歌舞音乐创作(为推广白话文)(1)创作目的与思想:①普及音乐教育和配合推广“国语运动”;②锻炼儿童思想清楚、处事敏捷和动手能力,养成儿童们守秩序、尊重艺术的好习惯。(2)主要形式与特征①儿童歌舞表演: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无说白的歌舞表演;②儿童歌舞剧:篇幅较长,有情节,有人物,对白和歌舞相结合的小型歌舞剧。(3)作品及特色:①儿童歌舞表演:A代表作品:《好朋友来了》、《三个小宝贝》、《可怜的秋香》、《谁和我玩》、《努力》、《寒衣草》、《老虎叫门》、《蝴蝶姑娘》、等;B艺术特色:a善于结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去选择题材、构思情节;b以儿童能理解的、富于形象性的艺术语言来进行表达。c歌词语言高度口语化,旋律优美动听、平易通顺。②儿童歌舞剧:A代表作品:《麻雀与小孩》、《七姐妹游花园》、《三蝴蝶》、《春天的快乐》、《神仙妹妹》、《葡萄仙子》、《小羊救母》、《小小画家》等B艺术特色:a注意儿童富于幻想和想象的特点;b注意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向少年儿童进行新思想的启蒙教育。(4)创作特点:①早期采用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