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大剧院姓名:王伟坚学号:1140540022班级:建筑学141NO.1空间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26.88亿人民币(大剧院最新公布的造价数字是31亿元人民币)。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NO.2技术国家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进入国家大剧院的入口被设置在人工湖的外面,进入人工湖就必须通过人工湖之下长达80米的水下通道。人工湖底与国家大剧院入口通道之间只有一道玻璃天花板相隔开。人们从下面走过,阳光会透过人工湖洒落在游客身上。地面上也会映射出水波。为了玻璃可以承受住人工湖水产生的压力,玻璃下的支架也是设计的特别的牢固,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工字形钢材的抗弯能力,钢索的抗拉能力将整个玻璃屋顶牢牢地控制在形变许可之内。支撑起整个大剧院的骨架是由148榀弧形钢梁构成,而每一榀钢梁都有3段弧形钢梁组成。并且在安装的时候也是遵循了对称安装的原则。2003年12月2日,国家大剧院壳体钢结构安装完成。整个体壳钢结构的吊装,仅用了76个工作日,创造了巨型壳体钢结构安装的“中国速度”。NO.3功能中间的歌剧院,外面被土豪金的钢丝网包裹着,显着歌剧院更加的高大上。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歌剧院设有观众席2094席,共分池座前区、池座后区、二层楼座、三层楼座。观众厅的声学设计以满(图片来于百度百科)足自然声演出为标准,设计混响时间为1.5秒。歌剧院舞台采用国际上典型的“品”字形舞台结构形式,包括主舞台、左右侧舞台和后舞台。歌剧院有具备推、拉、升、降、转功能的先进舞台,可倾斜的芭蕾舞台板,可容纳三管乐队的升降乐池。这些世界领先水平的舞台机械设备为艺术家的现场表现提供了丰富可能。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多样性可能的多功能剧场,整体色调清新、风格典雅,可以适应室内乐、小型独奏独唱、小剧场话剧、小剧场歌剧、现代舞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小剧场观众席共设有19排,556个席位(含活动座椅)。小剧场于2009年9月落成,2009年10月正式启用。它的落成启用不仅进一步扩充了国家大剧院表演艺术功能,也使得北京现有小剧场群落的演出功能更加丰富。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真丝墙面烘托出传统热烈的气氛。主要上演话剧、京剧、地方戏曲等演出。戏剧场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1035个席位(含站席)。戏剧场舞台拥有先进的舞台机械设备,可以把独特的创作变成表演的现实。其独特的伸出式台唇设计,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NO.4艺术国家大剧院犹如一颗巨蛋屹立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没有绚烂的灯光和彩色的喷泉,在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旁略显黯淡,却自有创意无限的大气蕴含其间。它的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壳体覆盖,南北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弧面的玻璃幕墙切面。弧线形的中央玻璃天篷像是打开的幕布,显露出内部金碧辉煌的歌剧厅和色调如古乐器那样深沉的漆木饰空间。壳体外围被水色荡漾的人工湖环绕,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建筑物在水面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波光与倒影交相辉映,共同托起这个巨大而晶莹的建筑,而整个建筑仿佛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壳体内层的装饰材料采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不同纹路的木材之间被装饰木条所隔开。看似随意的分割,但在我看来确实严格按照美感来设计的。木材的种类也是关系到整体空间的建筑效果,因此对深红色木质表面的选择也经过了仔细推敲。为此从技术和美学的角度研究了非洲和南美的树种,最终选定非洲巴度红木贴皮并经防火处理的木条,木条之间留有30mm空隙,用以解决声学和回风(在壳体内侧红木吊顶与衬板之间西南和东南侧为回风口)的技术问题。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