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重点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22页中国地理题型:名词解释(5个,1个4分)、简答(5个,1个8分)、论述(1个)、案例分析(1个)第二章一、地貌格局:指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单元,在平面上的排列组合与在垂直方向上的高低起伏。二、我国地貌格局的基本特征:(1)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2)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是在相当长的地史阶段相对稳定的地块。(3)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线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4)具有明显差异的东西两大区域格局。以纵贯南北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一线为界:东部地貌多为呈北东或北北东想排列;西部地貌多呈北西或东西向排列。三、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较高,高差显著,地表起伏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四、地势的地理意义:(1)我国著名的江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地形阶梯上,自西向东奔流,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2)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坡大流急,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梯级开发。(3)由于我国雨带略呈东西向自南向北推进,与河流流向平行,增加了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程度,使我国季风区域的河流更明显地反映了大陆性河流水文动态的特点,具有丰、枯水期。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一是冬夏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二是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三是雨热同季,有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五、中国地貌类型: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六、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影响我国夏季风有三个源地:第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在中南半岛一带越过赤道,经南海北上,影响中国的华南、华中地区;第三支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七、我国水热结构特征:地处中低纬度,温带、亚热带范围广;受冬半年寒潮活动影响,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偏低;年气温较差大,四季分明;冬寒冷、夏暖热。降水量的空间格局受地形影响显著;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变率大。八、青藏高原隆起对季风气候的影响:(1)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a.对西风的分支作用b.对冬夏季风的分支作用(2)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第2页共22页a.北部蒙古一带很少受到南来的暖气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形成强大的蒙古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加剧了蒙古高原的干旱。b.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的年较差小。c.东侧为气流的相对静止区,气流扰动少,风力弱,多小涡旋,少有发展。d.西侧阻挡了从西来的西风带气压系统,有的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至消亡。(3)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a.冬季:高原的冷源作用。高原上形成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辐散,呈反气旋性环流。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b.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区的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九、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区域分异:(1)东部季风区的形成和发展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对应(2)加强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向(3)青藏高原北侧和东北侧干旱荒漠的形成(4)青藏高原区寒旱化青藏高原的抬升使中国气候分异为三大区域: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十、水热组合:亚热带和温带的光、热、水条件优越。由于中国夏季风来自低纬度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暖热并含有丰富的水汽,表现为高温多雨;冬季风来自中、高纬度,气流寒冷干燥,因此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都集中在高温的夏半年。第三章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一、中国人口总量特征1、人口数量大2、人口数量波动上升3、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二、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一)人口自然构成1、性别结构不均衡2、年龄结构进入成年型(二)人口社会构成1、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2、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且地域发展不均衡(三)人口就业与地域构成1、从业人口增长快,人口产业结构变化显著2、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三、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特征(一)不均衡的人口分布(二)活跃的人口迁移与流动第3页共22页1、历史时期的人口迁徙2、现代的人口迁移以特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为引力中心,形成增长导向的大量迁移流。以某些地广人稀的省份为中心,形成资源导向的小量迁移流。全国三大主要人口迁移圈:广东圈、华东圈、华北-东北圈第二节中国人口密度一、中国人口密度的时空格局(一)海陆格局距海越远人口密度越小:距海越远人口越稀疏,递减迅速。(二)海拔格局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与高原人口稀少:随着海拔的升高,人口密度降低;中国近7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三)经纬格局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四)变化的影响因素人口密度增加与耕地分布、城镇发展直接相关二、胡焕庸人口线及其地理意义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绘制我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分布图,提出中国人口分布有一条明显的东西分界线,大致相当于黑龙江的爱辉(现黑河)与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称为“爱辉—腾冲线”,后人称其为“人口分界线”或“胡焕庸人口线”。(一)胡焕庸人口线的提出分为四段:爱辉——霍林河段、霍林河——榆林段、榆林——天水段、天水——腾冲段(二)胡焕庸人口线的变化古代变化均呈现西北人少、东南人多之分异。东北地区人烟稀少,人口分界线呈东西走向。西南部,与胡线一致;北方,南北分异并与胡线相交;长城沿线,有“胡线”方向的雏形。现代变化1、以胡焕庸人口线为界的中国人口密度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的宏观格局稳定存在。2、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范围动态变化不大,而东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有明显的空间扩展,即人口高密度区在增加。(三)胡焕庸人口线的意义(好多啊~~(_)~~看他老人家的屁屁踢吧)(四)“胡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胡线”以东人地关系1、设施农业的比例在70%以上,大部分地区都使用化肥,多为水浇地。2、技术与劳动力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所占比例增多,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条件,得到同步发展。3、在某些地区,第三产业的比例已超过第二产业。4、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灾情与年俱增。核心——“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安全”即“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安全相协调”的模式第4页共22页“胡线”以西人地关系1、土地利用多处在原始而粗放的阶段2、农业大多为原始放牧业和旱作农业相交织的初级农业阶段,仅在局部绿洲地区是以水浇地为特色的设施农业3、工业化大多为初级阶段,即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特色4、环境问题,表现为包括大面积风蚀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次生盐渍化等在内的土地退化,局部地段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核心——“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即“农业化/工业化与生态安全相协调”模式第三节中华民族与地域特征一、中华民族的构成1、少数民族人口总数: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17万多人;珞巴族人口最少,仅有2965人。2、汉语与民族语言:所有民族以汉语为共同语言;汉语为汉族、回族、满族共同使用,其他53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二、中华民族的地理分布(一)东半部汉族聚居,西半部少数民族集中(二)各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三)汉族聚居于平原和丘陵,少数民族多分布于山地和高原(四)城镇人口的民族构成比乡村复杂第四节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一、城乡人口的变化(一)城乡人口变化的地域差异1、近10多年城镇人口比重呈快速增加趋势2、乡村人口比重下降。3、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沿海省市区最高、中部省市区次之、西部省市区最低、北方省市区超过南方省市区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地形等自然条件(二)城乡人口教育程度变化的地域差异1、全国3/4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分布在农村;但差距在缩小文盲率的城乡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城乡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差异。2、城乡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3、城乡人口受教育年限差异的地区极不平衡二、城镇人口的变化(一)城镇人口不断增长(二)城市非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三)城市数量不断增长(四)城镇化在波动中加快第5页共22页三、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一)城镇化的东、中、西差异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首先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经历了“北高南低”向“东高西低”的变化。(二)城镇化水平的省、市、区差异(三)城镇化水平重心的变化由北向南、向西移动,且先快(四)城镇化发展的地域对策1、突出重点,积极发展,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广阔的环境空间2、推动不同规模城镇连绵区的协调发展,形成全国城镇化的骨干与龙头——城镇群3、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四章中国国土开发第一节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特点(1)类型齐全,分布广泛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总量大;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多;中国矿产资源丰富;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2)总量大,人均量少土地面积及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面积都居世界前列;但是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人均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数量减少,后备不足自然资源数量总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中国后备资源不足,开源余地小(4)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资源比重小土地资源:易耕土地资源比重低,难利用土地资源比重大;林地总体质量较好;草地资源质量普遍较差水资源:江河的天然水质良好,水的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类分布最广,大部分地区河水的总硬度不高,适于生活和工农业用水。河中泥沙多,水质有不断恶化的趋势;矿产资源:煤炭资源质量较高,品种齐全、分布集中;但开采条件较差,可露天开采的仅占7.5%,煤矿中含瓦斯比例高。钨、锑、稀土及一些建材非金属矿质量较好,规模大、品位高。但相当多的矿种质量不佳,中小型矿、贫矿、难选矿和综合矿多,开采难度大(5)可更新自然资源质量降低,影响生态环境由于对水、土、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当,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二、自然资源的分布(1)分布不均匀,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性差光能资源:西高东低(内部呈南高北低)、年内季节变化显著。第6页共22页热量资源:东部南高北低,西部随纬度、海拔升高而降低。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土地资源:耕地资源集中在北方、东中部地区;林地资源集中在东北、西南和南方山地区;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区。矿产资源和水能:煤炭集中于北方晋陕蒙三省(区)和新疆;铁矿集中于辽冀晋川四省;磷矿主要分布在滇黔川鄂湘五省;水能资源的70%多集中分布在西南。不少自然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滞后,远离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和科技、教育基础雄厚,但自然资源贫乏(2)区域自然资源组合差异明显,与经济区关系密切东部经济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交通区位好,自然资源开发程度较高、潜力较小,是能源调配的目的地,适宜发展资源节约型的外向型经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交通和技术落后,自然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但潜力大,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面起到重要的接力作用,适宜建设自然资源工业化基地。中部地区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