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死亡病例应(C)A、7天内上报B、15天内上报C、立即上报D、3天内上报2、新的药物不良反应在(C)内上报A、立即上报B、3日C、15日D、30日3、固立性药疹一般于(B)发病A、第二次用药后4~20日内发生B、第一次用药后4~20日内发生C、第一次用药后1~4日内发生D、第二次用药后1~4日内发生4、修订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于(C)实施A、2006年的7月27日B、2011年的5月4日C、2011年的7月1日D、2009年的9月1日5、修订后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新增()A、评价与控制相关内容B、法律责任相关内容C、药品重点监测相关内容D、报告制度1、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属于申请新药注册的第(B)期A、ⅠB、ⅡC、ⅢD、Ⅳ2、新药注册的药物临床实验管理的Ⅰ期是指(A)A、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B、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C、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D、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3、Ⅱ型变态反应是(C)A、速发型B、免疫复合物型,血管炎型C、细胞毒型,溶细胞反应D、迟发型,细胞介导型4、下列不属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是(B)A、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B、服用抗心绞痛药物出现心梗C、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D、危及生命5、关于A型ADR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该反应与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B、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C、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和过度效应D、剂量没有关系1、在我国,不合理用药者占用药者的(A)A、11%~26%B、21%~62%C、21%~26%D、11%~62%2、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同时(B)可发生药物中毒,甚至猝死A、吸烟B、大量饮酒C、饮用葡萄柚汁D、食用面食3、辛伐他汀与红霉素或罗红霉素同服,不良反应是(B)A、可加重病情,引发各种并发症B、造成肝脏、肾脏和肌肉毒性,甚至出现横纹肌溶解,严重者可以死亡C、心脏Q-T间期延长、重者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而死亡D、药效降低4、以下不正确的用药处方可引起轻度不良反应的是(D)A、西沙必利同时与酮康唑使用B、辛伐他汀与红霉素或罗红霉素同服C、甲双胍与氢氯噻嗪同时服用D、左氧氟沙星与硫酸亚铁同时服用5、B型药品不良反应又称为(A)A、剂量不相关不良反应B、剂量相关不良反应C、药效相关不良反应D、药效不相关不良反应1、胺碘酮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不正确的是(D)A、口服生物利用度平均为50%B、血药浓度和剂量呈线性相关C、几乎不经肾脏清除D、胺碘酮不具有脂溶性2、使用胺碘酮出现下列情况后需要立即停药的是(A)A、咳嗽和(或)呼吸困难,在高分辨CT扫描上可见局限性或弥漫性浸润CO弥散功能比用药前降低>15%,提示间质性肺炎B、恶心,食欲下降,便秘C、甲状腺机能减退D、畏光,视觉模糊,角膜微粒沉着3、胺碘酮可用于治疗(D)A、心房颤动B、室速C、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D、以上都是4、静脉胺碘酮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C)A、静脉胺碘酮的使用最好不超过3~4dB、应特别注意选用大静脉给药C、单纯使用小剂量静脉滴注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D、胺碘酮静脉使用必须给予负荷量静脉注射,需要维持时应立刻给予静脉滴注5、关于胺碘酮心脏毒性,说法错误的是(A)A、患者的心室率收缩功能收较大影响B、胺碘酮引起的QT间期延长是药物与组织结合的表现,不属药物不良反应C、单纯由胺碘酮引发尖端扭转型室速不常见D、心动过缓为药物作用1、以下属于等渗性造影剂的是(C)A、碘普罗胺B、碘帕醇C、碘克沙醇D、碘佛醇2、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常见的ADR发生率为(C)A、<1/1000B、0.037%C、1.3%D、5%3、以下对碘普罗胺相关不良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D)A、比较常见的是精神异常B、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通常是可预测的C、与剂量、浓度有关D、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精神异常、肾功能衰竭等4、以下属于非离子型二聚体造影剂的是(C)A、碘普罗胺B、碘帕醇C、碘克沙醇D、碘佛醇5、以下碘海淳相关不良反应中,比较常见的是(A)A、过敏性休克B、肾功能损害C、心脏骤停D、精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