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徐通模2001-08-23今天,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作为战略资源,对它的明争暗夺,将日益白热化。为此,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国家领导人深切思考的问题之一。一、21世纪中国大学的定位和走向1.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时,科技和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已随着20世纪末兴起的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网络技术等日益显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作为孕育科技,集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为一体的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将成为国家和民族决胜于未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大学将成为知识库、成果库、人才库、思想库,它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重要性。中国大学未来发展的数量、质量、水平与实力,将是中国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2.办学模式的多样性和办学层次的多元化(1)办学模式多样性和办学层次多元化20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基本完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将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特色纷呈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格局,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三足鼎立,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相互提高;社区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各领风骚;同时,国外教育服务机构也将介入中国高等教育。这一切,将满足社会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和中国老百姓的不同需求。教育将成为中国21世纪最具活力和拥有巨大市场的产业。(2)高等教育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人力资源可谓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人才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竞争。如何开发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中所蕴含的无限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推进科技进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3.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1)大学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相衔接21世纪是学习的社会,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将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大学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就人的一生成长而言,接受大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掌握基本理论技能和独立生活能力的起点,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大学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大学教育将向其上游(中小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和其下游(大学毕业生所置身的社会)延伸。大学将介入中小学尤其是高中教育,使高中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接受一些大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以及独立生活的训练,以缩短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不应期,为大学实施弹性学制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大学将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拓宽大学后继续教育的途径。(2)学生将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适应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学将拥有高度灵活的自主办学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将更加灵活和科学。专业的界线将非常淡化,学科只分大类(如工程类、机类、电类等),不分专业,只规定各学科类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不限定专业课程;学校只规定必须具备的学分,不限定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等等。学校自主选择学生和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培养方向将非常普遍。总之,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将得到充分的尊重,个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3)现代教育技术带来新的教育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教育的普及,不仅大大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而且使参与式、启发式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将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以及个性化特点将更加突出。教师将主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真正成为大学的主体。4.中国将会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21世纪中国的世界一流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它既需要国家和全社会在资金和道义上的支持,更需要大学自身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必须是具有特色、开放式、国际化的,必须拥有一批与国际学术水平相通的大师级教授、学术队伍和实验室。人才质量和大学品牌将是未来大学的生命和竞争的焦点,而人才质量的关键则在于所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大学品牌的关键则在于培养的人才是否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研究的科技成果能否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5.大学向世界高度开放和与社会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1)中国大学将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服务的竞争随着网络化、信息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日趋频繁,中国的高等教育必将进一步开放和国际化,如学生的国际化(留学生)、教材的国际化、学位的国际化、教育观念的国际化等。这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教育服务国际化竞争中积极借鉴国际的先进教育和手段,力争使我国有条件的大学实现师资国际化和学生来源国际化,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捍卫国家教育主权,提升中国大学的实力和水平,保持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这些都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2)大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紧密关系21世纪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将决定和影响21世纪大学的发展,同样,21世纪的大学也将进一步促进和引导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这种密切关系一方面体现在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科技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对社会经济的推进上,另一方面也将形成21世纪大学产学研一体的人才链。产学研相结合将成为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动力。大学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实践与大学邀请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各类专家走进校园,进入课堂,都将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空间。人才的培养将呈现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学校协同培养的模式。6.人文素质教育在21世纪的中国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21世纪,教育的国际化和开放性,办学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都将使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的分化和西化的挑战。在挑战与竞争中既保持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又能使中国高等教育融入国际社会,实现在学术上与国际接轨,这是21世纪中国大学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民族的东西往往是永恒的,最具生命力的。所以,要通过本民族文化教育,继承宝贵的文化遗产,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21世纪的中国大学教育中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7.中国的大学将逐步从大学办社会进入社会办大学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变为现实,中国的大学将正本清源,从大学办社会步入社会办大学的新历程,将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二、对建立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1.建立以人为本、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新机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高质量人才的最主要的内涵,能不能培养出具有这种内涵的人才,就成为21世纪大学地位和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准。所以,创新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人的个性特色及兴趣的充分施展是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创新的核心。21世纪将是一个充分尊重和发挥个性,以人为本的时代。中国大学必须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创新,建立创新教育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个性成长、个性特色充分发挥的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教育创新是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创新教育则是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创新。本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面向21世纪,国家宏观管理机制的创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将是首要任务。没有教育创新,创新教育则难以落实。在具有几千年传统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国,创新教育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创新教育,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适应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特点。大学本科教育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应侧重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要予以鼓励和引导。对于研究生的教育则应侧重于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峋培养。2.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自主办学模式作为中国21世纪最具活力和拥有巨大市场的高等教育事业,没有灵活自主的办学机制,要想办好大学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赋予大学招生、国际交流、学科专业设置、职称评聘等高度灵活自主办学的权利,既是时代,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作为独立法人和独立核算实体,要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机制。没有大学的自主办学,就不可能办出大学的不同特色。在赋予大学高度灵活自主办学权的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就要转到宏观指导、协调,以及宏观政策的制定与监督上来。要通过高等教育法律保障及监督体系的建立,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真正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否则,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大学,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将面临国企改革初期曾面临的困难。自主办学、自律机制、法制保障、市场机制以及教育规律必须有机结合,缺一不可。3.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体制,激活办学活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大学不仅仅是管理大学,更重要的是要把市场的机制和理念引入办学体制,即学会经营大学。经营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理念,核心是效率和效益。从现状来看,办学经费的捉襟见肘依然是制约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根本出路在于:抓住老百姓投资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和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矛盾,运用市场经济的机制和手段,调动全社会的资源来办大学。办学经费来源可主要通过四个方面获得:对学生全成本收取学费,国家拨款(地方政府拨款),社会各界捐资(设立各类教育基金),大学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学校在经费的使用上,要体现经营的理念,进行全成本核算。对不同渠道来源的办学经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真正做到谁投资,谁受益,责权利有机结合。对于国家或地方政府、企业捐资和学校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经费来源,学校可以设立不同的奖学金,用以帮助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完成学业。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可由大学生自行选择,并通过考试获取。获得者将承担不同奖学金所规定的义务。比如,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在获取的同时,就承担了义务,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必须到国家分配的地方服务一定时间。全额自费的学生,则可以完全自主择业,不受任何限制。随着面对学生的各种贷款的不断完善,和不同奖学金的实施,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均有机会获取上大学所必需的学费,绝不会因为承担不起全成本学费而辍学。与此相适应,学校将实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只要完成学校所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提前或延迟毕业。这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勤奋学习的积极性。提前毕业就可以降低学习成本,反之就会提高学习成本。由于实行了全成本学费制,学生将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包括任课教师和学科专业方向),学分和选课学生的数量将成为学校核定教师收入的主要依据。这样,同处一个学校的教师的收入将相差很大。这对教师的水平、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动力。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学校的办学效率和水平将得到提高。与此相适应,国家要建立和完善教育要素市场,改变教师的单位所有现状,建立师资市场,通过市场配置教育人力资源,优化组合。通过竞争机制和市场无形的手,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激活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大学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职业道德淡化、教育效率和水平不高的问题。学生的自主选择,也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调整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而学校的自主办学也为学校办出特色专业和学科提供了条件与可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