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程结构PART1对外贸易概述——Chapter1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PART2对外贸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Chapter2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根据——Chapter3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课程结构PART3对外贸易宏观管理——Chapter4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宏观管理手段Chapter5立法管理Chapter6经济调控Chapter7行政管理课程结构PART4对外贸易利益分析——Chapter8对外贸易经济效益PART5对外贸易的关联效应——Chapter9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PART6非货物贸易——Chapter10技术贸易——Chapter11服务贸易PART7国别经贸关系——Chapter12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常用网站◇国家商务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中国出口贸易网考核方式平时作业及课堂讨论(20%)期末闭卷考试(60%)出勤率(20%)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本章重点对外开放的内涵;“十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回顾;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S1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发展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国际地位第三节中国对外贸易的方式第四节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对外贸易形成的基本条件有:物质条件(剩余产品)和社会条件(国家的形成)。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史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从西汉时期的张骞通商西域到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阶段;•从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一、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的概况二、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一、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的概况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四五世纪,但通常认为中国对外贸易始于秦朝,兴于汉代。(一)起源(二)汉朝的对外贸易贸易国家:先是罗马,后为阿拉伯帝国,还有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贸易商品:中国输出丝织品、皮毛、铁器及其它金属制品,输入香料、药材、玻璃、各种织物和宝石等。贸易通道:主要是陆路“丝绸之路”,也有海路。著名人物:张骞、班固。(三)唐朝的对外贸易贸易国家:周围各国。贸易商品:中国输出丝织品、陶瓷及金属制品,输入香料、药材、玻璃、各种织物和宝石等。对外贸易管理:陆路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海路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四)宋元时的对外贸易贸易国家:东至日本、朝鲜,南至南洋各国,西至印度、阿拉伯帝国、波斯等。贸易商品:主要输出丝织品和瓷器等。贸易通道:主要是海路,也有陆路。对外贸易管理:“市舶司”,集外交与外贸与一身,不仅具有海关的某些性质,还直接经营进出口业务。南海宋朝古沉船模型图中国南海打捞古沉船作业现场打捞出的瓷器打捞出的瓷器打捞出的文物价值堪比兵马俑•2月27日凌晨1点左右,装着“南海Ⅰ号”的沉箱端坐在16个气囊上,在两根钢缆的牵引下缓缓登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前方的临时码头。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后,“南海Ⅰ号”成功登陆--2013“南海一号”出水引发宋瓷热•宋代是中国瓷器的鼎盛时代,出现了定、钧、官、哥、汝五大名窑落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五)明朝的对外贸易贸易国家:东南亚、南洋诸岛、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一带。对外贸易管理:宁波、广州、泉州设“市舶司”,云南设新的“市舶司”。主要人物:郑和,“下西洋”,使中国成为当时最大的海上贸易强国。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六)清朝的对外贸易先是海禁,经济发展后才有所放松。先限定广州、漳州、宁波和云台山四处通商口岸,又只留下广州一口通商。管理机构:设海关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由“牙行”变为“行商”。二、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国家垄断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丝织品和陶瓷是长期占优势的出口产品自然经济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海关管理制度萌芽产生“朝贡”贸易是两国国王之间以“贡礼”、“酬谢”的形式进行的商品交换,它是一种外贸与外交合一的官方贸易形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概况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特征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概况鸦片战争至抗日战争爆发阶段:中国国门洞开,中国被划分为各个列强的势力范围,成为洋货的倾销地,并且丧失关税自主权,出超大于入超,导致白银大量外流。1937年至1949年:中国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破坏和损失,在日占区对外经济关系被日本控制;另一方面中美对外贸易大大发展,抗战结束到1949年,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卢沟桥事变---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广岛原子弹爆炸形成的蘑菇云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特征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控制和垄断。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于帝国主义在中国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对外贸易长期逆差和不等价交换。贸易对象主要集中于少数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对外贸易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对外贸易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对外贸易确立了“对内的节制资本和对外的统制贸易”的基本政策;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没收国民党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外贸企业、改造私营外贸企业。(一)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建立(二)国民经济恢复和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一,确立了社会主义国营对外贸易的地位;第二,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1957年,贸易往来国家达到82个,其中24个签订有政府间贸易协议;对外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1957年达到31.03亿美元,比1950年的11.35亿美元增加1.73倍,平均每年递增15.4%。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由50年0.95%上升到57年的1.85%。(三)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对外贸易经历了一些反复和波折,呈现马鞍型的发展历程。58年对外贸易大跃进,“大进大出”,进出口总额达到38.71亿美元,59年上升到43.81亿美元。60年开始连续三年下降,62年下降到26.63亿美元。63-65年对外贸易迅速回升,65年进出口总额达42.45亿美元,其间年递增16.8%。原因:大跃进政策和中苏关系破裂,然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对象转向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大跃进大跃进时期炼钢炉1959-1962,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数千万人饿死。•政治动荡,运动迭起,导致贸易不稳定•贸易规模较小•外交取得突破。1971年加入联合国,1972年先后与日本、联邦德国、美国建交。(四)文革时期文化大革命文革红卫兵老照片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总结这一阶段,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受国内外多种条件的限制,且对外贸易只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处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地位,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对外贸易政策方针的变化:首先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然后又提出了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以后又提出要利用两种资源和打开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经济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邓小平中国包产到户第一村---小岗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1979年,包产到户得到承认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对外贸易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对外贸易伙伴不断增加,积极拓展全方位的国际市场;多边、双边经贸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外经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农村改革粮食大丰收李荣融:改革30年国企运行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技术改造司司长截止2008年底,中国的贸易伙伴多达220多个,遍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货物贸易规模扩大了数千倍,占全球贸易比重提高到近8%,居世界第3位。服务贸易从无到有,出口和进口分别居世界第7位和第5位。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上升至90%以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逐步替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成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超过纺织产品,成为出口最大类产品,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出口最重要的推动力,带动了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S2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一、对外开放的内涵1980年6月,第一次公布对外经济政策1981年11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1982年12月,确立对外开放政策为基本国策(一)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涵义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三)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1.大力发展对外贸易2.引进先进技术设备3.利用外资4.开展国际劳务合作5.设立经济特区最主要最根本二、对外开放格局§3十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回顾(2001—2005年)*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年份进出口出口进口总额年均增长(%)总额年均增长(%)总额年均增长(%)1981-1985年2905.413.01281.68.41523.616.11986-1990年4864.110.62325.317.82538.44.81991-1995年10144.519.55183.519.14961.019.91996-2000年17739.210.99616.910.98122.310.72001-2005年45586.229.523854.530.221731.728.7*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1-2005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进口变化年份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2001年1187.9464.644.617.52002年1570.8677.148.220.82003年2274.61101.651.925.12004年32341655.454.527.92005年3916.72182.551.428.6年份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2001年1205.2641.249.526.32002年1556827.152.7282003年2249.91191.854.528.92004年3018.81614.353.828.82005年4620.81977.17030*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较大进展国家和地区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占进口总额的比重2001年2004年2001年2004年2001年2004年欧盟15.015.415.418.114.712.5美国15.814.720.421.110.88.0日本17.214.516.912.417.616.8中国香港11.09.817.517.03.92.1上述四个国家和地区合计59.054.370.268.647.039.4东盟8.29.26.97.29.511.2韩国7.07.84.74.79.611.1中国台湾省6.36.81.92.311.211.5俄罗斯2.11.81.01.53.32.2澳大利亚1.81.81.31.52.22.1加拿大1.41.31.31.41.71.3上述六个国家和地区合计26.828.717.118.637.539.4上述十个国家和地区合计85.883.087.387.284.578.8*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步增长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出口一般贸易86.857.148.042.241.4加工贸易12.140.949.555.254.6其他贸易1.11.92.52.64进口一般贸易88.249.132.844.542.4加工贸易10.13

1 / 10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