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绪论部分1.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中的地位与影响2.中西建筑传统文化的异同比较分析3.道器文化思想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的影响a.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了中国儒家史化的基本精神一人本主义或人文精神.这种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侧重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问题,强调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是一种有着严密等级制度并且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文化。所以.中国的建筑从庶民的庭院到帝王的宫殿,从院落的经营到城市的佰局,处处以严整的格局,强烈的秩序来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应当遵守的政治伦理规范。b.中国传统建筑体现道家文化的审美风尚和审美理想——崇尚自然之美.它是中因人在建筑创造中的艺术灵感之源,追求自然美的境界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美学标准。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自然环境中揉人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最典型的建筑是文人同林,它们面积虽小,但布局如吟诗作画,曲折有法,以人工营造出自然界的万种风情,犹如田园山野,隔绝尘嚣,别有天地。或以水取胜,令人如置身清潭碧流之上;或以山石见长,使人如人深谷幽壑之间或以花木取胜,让人如进茂林芳从之中。由于私家园林的主要使用者代表着封建时代文化的最高水平,冈而这些文人园林也往往成为古代文化精神的缩影。它们在造同时不仅注意对自然的发掘,追求再现自然,还赋予自然以至善至美的人格,开始着意于再现山林意境,松以其倔强不屈的形态,梅以其傲立春寒的形象,竹以其挺拔纯}上的秉性,受到人们的喜爱。c.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了风水思想。风水思想来源丁道家思想,“风水”之称来源于晋朝郭璞所著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日,气乘风则散,略水则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又称作堪舆。堪表示高处,舆表示低处。“风水”之说,是古人“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总结出的大至建都立郡,小至择宅相基的理论与方法,是古代中国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相宅之术。所谓“相宅”,便是指如何在建筑基址的选择、平面布局和空间构成等等方面蕊循阴阳五行之说。以达到趋吉避闪的一Ii,理需求。早在两周时期,“相宅”之术就已经m现。风水思想有一套完整的美的格局。称为美格。美格最起码的要求是气蓄,气蓄又要山水环抱,形成封闭式的环境。封闭要求严密,不出现缺口.这样就需要⋯水多次环抱,形成层次。同样“风”在风水中也很重要.要求藏风或避风。在以风水学说为基础建立的中国传统建筑中.风水的“藏风、聚气”说表现为由三面或四面的建筑物嗣合而成的“院落”空间。风水观念对于中国古建筑的影响是巨细无遗的,它主宰了建筑群体与单体的朝向、正背、大门、轴线等等方面,这些细密的规则,有助于中国古建筑走向完善.同时也禁锢了这一体系的发展。由此看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围传统建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儒道思想的内核、特点。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也是传统文化浸染、渗透和传承、发展的必然产物。4.传统建筑文化思想中的系统逻辑传统建筑构件的基本知识1.主要概念1.三分为一一个整体分为三部分。建筑立面分为“大屋顶、墙体、基座”三部分;柱子分为“柱顶、柱身、柱础”三部分;不仅立面,平面也有“三分为一”,正房一般为三开间;标准(三进)四合院分“前院、内庭、后院”;故宫中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2.抬梁式①(叠梁式)是一种梁架结构体系,水平构件为梁,垂直的为柱,梁是受弯构件,靠自重稳定建筑.②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在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的梁中央放脊瓜柱的承脊檩.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④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主要构件,梁,柱,檩,枋.3.穿斗式①又称立帖式.②这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④因此,它有时和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适用不同地势,基本构件,柱檩穿挑.4.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5.通面阔间之宽称面阔,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檩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根檐柱中心线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宽度的总和称通面阔。6.通进深进深是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的总和叫做通进深。7.明间建筑正中一间称明间8.次间其左、右侧的称次间9.稍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10.分心斗底槽又称分心槽,是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拱将殿身平面等分11.金厢斗底槽一圈内柱将室内空间划分成两部分,即内外两圈柱。见佛光寺大殿12.单槽一列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13.双槽两列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14.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这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一般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2.主要知识点1.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生土建筑体系(窑洞式建筑,土墙平顶、土胚拱顶式建筑),石构建筑体系(碉楼式建筑),毡包式建筑体系(蒙古包),木构架建筑体系木体系:【抬梁式】:春秋时完成,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穿斗式木构建筑】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汉时已成熟,南方各省多用;也有在中部屋架改为抬梁式,以扩大空间。【井干式木构建筑】汉代以前多用,商墓中用,如今很少。【砖石拱】建筑中多为砖拱、无梁殿:石拱用于城门、桥梁与墓室2.中国传统建筑坡屋顶与欧洲传统的坡屋顶比较a.西方较陡,中方较缓b.c.3.中国传统坡屋顶的类型及其在建筑构图中的意义4.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地盘分槽形式金箱斗底槽;双槽;单槽;分心斗底槽金箱斗底槽:宋代《营造法式》中列举的四种空间(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金箱斗底槽)划分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殿。分心槽:是分心斗底槽的简称,是指门屋建筑中,用一列中柱将平面等分的做法。如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单槽:根据《营造法式》的记录,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例如山西晋祠圣母殿)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出自《营造法式》中的殿阁地盘图。(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5.大式与小式的主要区别1.主要概念:1.大木与大木作:大木作: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大木作指的是建筑中的主要结构承重构件的处理。2.侧角: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3.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这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4.(柱的)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5.(柱的)收分:中国古建筑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柱脚、柱根)略粗,顶部(柱头)略细。这种根部粗、顶部细的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6.额枋:联络檐柱(或副阶柱),上承补间铺作之枋料。清代称为额枋。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用于柱间的花牙子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叫骑马雀替。8.桃尖梁:在大式带檐廊的建筑物中,主要的梁由前后金柱承托,在金柱与檐柱之间另有次要的短梁连接,梁头形式好像道冠,此梁不承重,厚为6斗口。9.踩步金:歇山建筑屋顶四面出檐,其中,前后檐檐椽的后尾搭置在前后檐的下金檩上,两山面檐椽后尾则搭置在山面的一个既非梁又非檩的特殊构件上,这个只有歇山建筑才有的特殊构件叫“踩步金”(踩步金是清式歇山建筑常采用的一个特殊构件)等10.举折(举架):宋代建筑屋顶构架的做法,求得的屋面由若干折线构成.举架法:清代大屋顶的构架做法,其举高通过步架求得.殿.有单檐,重檐两种,单檐又称五脊殿.11.罗锅椽:12.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斜短木构件,用以固持脊檩。13.扶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14.斗拱:又称斗科、栾栌、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大木构件。斗栱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15.补间铺作:清代位于檐部柱间的平板枋上的外檐斗栱,即宋式的补间铺作,起垫托檐桁的作用。16.平身科:在柱间额枋上的斗栱,《营造法式》称为补间铺作。17.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称为偷心造,常用于唐宋建筑。18.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栱的称为计心造,金、元以后常用。19.踩:清代斗栱正心为一踩,每向里或外出一拽架谓之一踩。里外出一跳的斗栱称为三踩斗栱,出二跳称为五踩斗栱,以此类推。20.材分制:21.材与契:22.斗口制:斗口为清代建筑基本模数,斗口为平身科的大斗所开的口的大小。斗口分一等,最大6寸,最小1寸。清代的斗口实际上就是宋代的材宽,以斗口制取代材分制,是对建筑模数制的重要改进。23.庑殿推山:廡殿(四阿)建筑屋顶处理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致。24.歇山收山:是指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处理。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结构上的变化25.悬山挑山:屋面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筑,称为悬山(亦称挑山)式建筑。悬山建筑稍间的檩木不是包砌在山墙之内,而是挑出山墙之外,挑出的部分称为“出梢”.2主要知识点1)传统建筑屋顶曲面是如何形成的?2)试举出传统建筑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构件,并详细分析其在建筑中的作用和构图意义3)传统木构架建筑的结构逻辑及其对构图的影响4)传统建筑的构图逻辑及其对于现代创作的借鉴价值小木作、彩画作以及石作、瓦作等1主要概念1.格扇:2.支摘窗:3.铺首:4.砌上明造:5.平闇:平綦:6.旋子:7.一整二破:8.须弥座:9.踏跺:10.象眼:11.如意踏步:12.瓦当:勾头:滴水:排山勾滴:2主要知识点1)传统建筑小木装修中天花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2)清式彩画的基本类型及其构图特点(二)传统建筑历史部分史前1主要概念1.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2.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3.木骨泥墙与干阑式:筑墙使用手腕粗的木柱作为骨架,以它们为基础编造篱笆,然后在表面敷上几层厚厚的湿泥,再架上柴火将其烤干,以此打造出的墙面坚固美观,被称为“木骨泥墙”。干阑式,多用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采用底层架空。它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这类民居规模不大,一般三至五间,无院落,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皆在一幢房子内解决,对于平坎少,地形复杂的地区,尤能显露出其优越性。2主要知识点1)史前时期主要的建筑类型及其产生背景1)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大房子以一个大房子为核心,其他小房围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形布置,反映了氏族公社活动情况2)陕西半坡村遗址—木骨泥墙。早期:半穴居—下部挖土;中期:居住面上升到地面,围护结构—木骨泥墙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