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改革的历史回顾许子莹2014.1.6双轨制改革的历史回顾双轨制是中国政府在“增量改革”阶段为改革价格体系而采用的一种过渡性定价方案。其主要目的在于使传统的计划定价方式逐步过渡到市场定价方式上去。价格双轨制是指中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一种特殊的价格管理制度。价格双轨制指的是对同值的标的物实行两种不同的定价机制,一种是计划的垄断性定价,另一种是市场定价。在中国一般系指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这是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的特殊产物。中国已经经历了两次价格双轨制向的单轨制的转变,第一次是生产资料,第二次是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牌价),第三次就是现在面临的资本市场的价格双轨制--非流通股的场外转让价格与流通股的市场价格的并轨,也即非流通股在统一的市场上实现全流通。双轨制改革的历史回顾双轨制思想的正式提出可以追溯到1984年的浙江“莫干山会议”(首届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从那次会议之后,“双轨制”这一思路成为中国渐进改革的标识。其终结大约可以划定到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1997年。1.双轨制思想的形成1984年9月在浙江举行的首届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上,以社科院的研究生华生为代表的一批青年经济学者综合了各方的观点,向决策层提出实行“放调结合”的双轨制改革建议。他们主张从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入手,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和完成整个价格体系的调整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联系当时关于改革方案的争论,双轨制思想的提出是有其特殊背景的,它是中国改革从实践经验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改革参与者(政府、企业、居民)博弈的均衡结果。双轨制改革的历史回顾(1)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改革实践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从1958年—1978年间实施的向地方政府放权为目的的“体制下放改革”,到以扩大企业自主权,提高微观效率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1976-1980)”,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改革几乎是屡遭失败的。尤其是1976—1980年的国企改革,纯粹进行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而不进行配套的经济体制改革(如价格改革),使企业不能够得到及时灵活的价格信号指引,结果不但促进不了企业的效率,还容易使经济陷于混乱。因此,这段时期的改革实践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欲推进改革,促进资源配置效率,除了推进国企内部改革之外,还必须有一个运行良好的市场定价机制作为外部辅助,这就必须坚决地对传统的计划定价机制进行改革。以“培养和壮大市场定价机制”为目标的“双轨制”就是在国企改革难以推行,急需培育市场定价机制的背景下形成的,它是国企改革失败的经验总结。回顾中国的改革历程,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的改革基本上走的是“体制内改革”的道路,即维持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为主导的部分权力下放。双轨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但是,由于城市的改革屡遭失败,改革很难在城市继续推行下去,当时,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决策层改变了改革的重点,从城市转向了农村。1979—1984年的农村价格改革可以看成是中国价格改革的酝酿、准备和探索阶段。这次价格改革所涉及的商品以农产品为主。在此期间,国家逐步下放价格管理权限,实行多种价格形式,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对部分农产品搞议购议销,对三类农产品和完成收购任务的一、二类农产品实行市场调节,允许多种价格并存;②允许部分工业品在国家定价的基础上搞浮动价格;③将部分日用小商品分期分批放开。农村价格的逐步放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从此显示出勃勃生机,农民的温饱甚至小康问题的解决有了希望。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也坚定了决策层在城市全面推进改革的决心。总结国企改革失败的原因及借鉴农村改革成功的经验,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决定首先对僵死的计划定价体系动刀。在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前,政府为找到解决价格改革问题的最优方案,于1984年召开“莫干山会议”以吸纳不同学者的观点。“莫干山会议”给政府决策层提出了双轨制的改革方案,并指出实施双轨制的目的在于逐步将价格引导到市场轨道上去。双轨制改革的历史回顾(2)双轨制是综合各方利益后的一种博弈均衡当实践经验确定了必须放开价格后,具体的价格改革方案应该如何实施呢?是激进式地一步到位全面放开价格,还是渐进式地逐步放开?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框架过于牢固的情况下,双轨制是综合了各方利益后所形成的一种博弈均衡,是一个较容易让各方接受的方案。它的形成是参与改革的各方(政府、企业、居民)相互博弈的结果。首先,就政府方面来看,在计划经济体系运行了近三十年的中国,计划经济思维已经“深入人心”。此时若要打破传统,引入市场体系,则有可能剥夺部分官员的权力,由此会给改革带来巨大的阻力(因为改革的各项措施都需要由政府各级官员具体贯彻)。而双轨制的实施不仅不会将政府各级官员的权力一夜之间剥夺,还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获利空间(利用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的价格差获利)。因此官员不仅不会反对双轨制,还会积极推动它的实施。其次,从企业和居民来看,虽然他们可能会对由双轨制引发的腐败和投机行为不满,但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而言,双轨制给他们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选择空间和更多获利的可能(比如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获得了要素供给来源及产品销售渠道),从而他们也会支持而不是反对双轨制的推行。双轨制改革的历史回顾2.双轨制的实施历程从1985年3月,国务院下文首次废除计划外生产资料的价格控制(被认为是双轨制的正式实施)开始,到1997年左右取消城市粮食定量(粮食购销市场化被认为是物资流转领域改革最后一个攻坚战)和外汇并轨,双轨制在中国运行了十余年的历史。这段时间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双轨制初步实施阶段(1985─1991年)1985年至1991年,向市场价格制度过渡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改革的区域由农村扩展到城市;改革的对象由价格体系扩展到购销体制;改革的手段由以调为主转向以放为主、调放结合。其中,前半段(1985─1988年)以改革购销体制为主;后半段(1989─1991年)则以治理整顿为主。1985年至1988年期间,价格改革步伐巨大,出台项目较多。但是随着腐败投机现象的逐渐产生,双轨制改革的历史回顾(1)双轨制初步实施阶段(1985─1991年)1985年至1991年,向市场价格制度过渡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改革的区域由农村扩展到城市;改革的对象由价格体系扩展到购销体制;改革的手段由以调为主转向以放为主、调放结合。其中,前半段(1985─1988年)以改革购销体制为主;后半段(1989─1991年)则以治理整顿为主。1985年至1988年期间,价格改革步伐巨大,出台项目较多。但是随着腐败投机现象的逐渐产生,双轨制也被许多人视为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由此,决策层的指导思想开始趋向于采取急于求成的“价格闯关”。然而这种激进式的价格“闯关”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改革也因此被迫停顿,经济环境开始出现较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逐月升高的局面,1989年至1991年,政府的价格政策主要以治理整顿为主。各级政府在“以控为主,总量紧缩”的指导思想下,采取“五管齐下”(即法律、行政、财政、信贷和政治思想)的严厉措施,加之对人民币三年以上定期储蓄实行保值,吸收了大量的居民货币购买力,缓和了对市场的冲击,控制物价总水平涨势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企业经济效益滑坡,市场销售疲软,价格改革措施到位性差等问题,加上推迟了一些必要的调价措施的实施,以及过多地依赖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管理物价和巨额的价格补贴,而忽视了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管理物价,使价格体系中诸多矛盾积累并进一步隐蔽,因而未能给价格总水平的进一步回落和稳定打下基础。双轨制改革的历史回顾(2)双轨制逐渐向市场定价方向并轨阶段(1992—1997年)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根据十四大提出的要求,国家和地方加快了价格改革步伐。1992年,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粮食购销、铁路货运、煤炭、天燃气等生产资料的调价项目,大面积下放价格管理权限或放开价格,市场调节价格比重进一步扩大。1993年,在前几年连续大力度价格改革的基础上,放开了粮食、钢铁产品及部分统配煤炭的价格,调整和提高了原木、统配水泥的出厂价格,并对部分原油价格实行“平转议”。与此同时,多数大中城市,也先后放开和多次调整肉、禽、蛋、菜和调味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以及日用品和服务项目价格。1994年,为稳定大幅度上涨的市场价格,规范价格行为,国务院对20种居民生活必需品和服务项目的提价行为进行监审和适度干预,防止价格暴涨。但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这些措施很难遏制住市场物价的高幅上涨。1995年至1997年,改革目标逐渐明朗,改革思路也比较清晰,开始触及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并且注意了各项改革之间的协调联动。这一阶段,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既改善了价格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创造了必要条件。渐进改革的逻辑———林毅夫许子莹2015.1.6中国改革开放的成绩从1979年到1990年的那一段时间,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9%。那段时间前后12年,中国的经济已经翻了一番多了。而且对外贸易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达到15.4%,12年的时间中国的对外贸易增加了5.6倍。那段时间中国农民的年均收入增长速度达到9.9%,城市里面收入的增长速度达到5.9%,城乡的收入差距是在缩小。渐进的双轨改革方式不仅让中国经济取得10多年的持续增长,对外也越来越开发,而且城乡差距在缩小。可以说改革开发所达到的目标达到了。双轨制政治改革是在集权与民主两种权力运行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对现有政治体制进行持续地民主化改造。通过双轨制推动政治改革能够有效规避民主化的风险,促进新旧体制的和平转换,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渐进之路。“休克疗法”理论的差错概括地说,“休克疗法”是针对严重失衡的社会总供求状况,从控制社会总需求出发,采取严厉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在短时间内强制性地大幅度压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人为的平衡,以此遏制恶性通货膨胀,恢复经济秩序。这种政策调控带有明显的应急性质。因为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不仅需要控制过旺的社会总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刺激低迷的社会总供给的有效增长。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践证明,前者在短时间内容易实现,后者却需较长时间花大气力方能见效。由于休克疗法的调控重点放在社会总需求上,加之实施措施的力度较大,所以极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是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产生奇效的奥秘之所在,也是休克疗法原始涵义之精髓休克疗法”与渐进方式的区别不在于转轨的内容和目标,而在于改革的顺序和力度。具体而言,在宏观政策方面,“休克疗法”紧缩财政更为严厉;在经济自由化上,“休克疗法”主张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实现价格、外贸的自由化和货币的自由兑换;在私有化方面,强调迅速实现,为此不惜采取无偿分配的办法。“休克疗法”的三个理论:价格应该一次性放开,推行市场化,对国有企业产权应该做一次性的改革,进行私有化,同时政府应该维持预算数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休克疗法”理论的差错提出“休克疗法”的国家会有一个所谓的开始下滑期,然后是经济长期增长他们认为中国渐进双轨的改革必然会出现大的危机,经济会崩溃和停滞“历史上休克疗法”的经济成果I.出现负的经济成果的国家:东欧国家推行了“休克疗法”以后,首先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像俄罗斯这样、乌克兰等国家通货膨胀率甚至达到了1000%、10000%,并且在国内生产总值上面还出现了崩溃,长期的停滞一直到2008年,经济才开始增长II.出现正的经济成果的国家:转型比较成功的国家,在东欧当中最好的是波兰但是波兰的国有企业迟迟没有私有化,也就是说没有真正按照“休克疗法”所讲的三个内容来执行。另外在原来的苏联的国家中乌兹别克斯坦是表现最好的,但是乌兹别克斯坦同样对他的国有企业没有私有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