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复习一、1、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的不同状况(P28注意官学与私学的比较)西周奴隶社会的官学,是建立在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上;而春秋时期的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2、孔子关于招生、教育内容、学习过程、教师的论述招生:(1)对年龄不予限制(2)提倡“有教无类”,意思是指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3)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教学内容:(1)《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孔子在教学中所用的教材,主要是经过他亲自整理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学习过程: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学而知行”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由学而思而行,这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教师:(1)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2)温故知新:只能记诵的人,不足以为人师(3)诲人不倦:教育师高尚的事业,需要对学生、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为其服务(4)以身作则:孔子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5)爱护学生:孔子关怀学生表现在要学生们努力进德修业,成为具有从政才能的君子,为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目标而共同奋斗(6)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3、墨子在教育上与儒家的不同点(P60)(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的不同(2)教育内容的不同(3)教育方法的不同4、孟子关于人性论及教育的作用(1)人性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显然,这种脱离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和一切外在条件谈道德善恶的观点,是一种先验论的“伦理绝对主义”。但同时,孟子的“性善论”却又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成为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其一,“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其次,“性善论”还包含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仁义礼智归根结底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其三,“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而且还揭示了人之“故”。(2)教育的作用:在政治上,孟子主张“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认为仁政的根本在“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手段。他认为好的行政管理还不如好的教育。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仁政必须辅以善教,善教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在哲学上,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贤愚,取决于对这种先天的善端能否存而养之,扩而充之。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谓“放心”,指的就是人在后天所丧失了的善端。5、荀子关于人性论、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人性论:(P74-75)荀子批判“性善论”、“无辨合符验”,未得到实际验证,是无使用价值的理论,他主张“性恶论”。①“性伪之分”②“性伪之合”③“化性为伪”教学过程、学习过程:(P76-77)荀子对于学习过程的分析相当完整而系统,他的学习过程是以行为目的和归宿的完整步骤序列。①闻见。荀子以为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于“天官之当薄其类”,即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②知。重视思维的作用,提出一些发挥“心”的功能和方法。其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其二,“虚壹而静”。③行。荀子以为,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书上只有学习过程,然后我百度看看的教学过程是将学习过程划分成闻、见、知、行四个部分,所以两个过程应该一样)6、《大学》中的三纲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1、格物、致知2、诚意、正心、修身3、齐家、治国、平天下7、吏师制度: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的目的,秦采取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焚书坑儒:禁私学、焚书是毁灭文化的载体,堵截文化的传播途径,“坑儒”则是对人——文化活体的毁灭。这种思想专制的主张由韩非提出,秦始皇、李斯则将其付诸实施,而且在执行中有过之而无不及。8、汉代的文教政策及其影响: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影响:重视知识分子作用,使知识分子的地位提高了,在政治上有了是展宏图的机会;允许开办私学,使私学蓬勃地发展起来。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影响:“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兴太学以养士;重视选举,任贤选能。9、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0、汉代私学:秦王朝垮台后,禁私学的苛政自然失去约束力。济南伏生将私藏在墙壁中的《尚书》发掘出来,进行教学。西汉初年,儒家五经的教学十分活跃,在齐、鲁、燕、赵等地已形成具有声势和影响的各个学派。此外,道、法、刑名、方术都有私学。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后,教育被提高到“治国之本”的地位,官学有很大发展。但中央官学只有太学,名额有限,选送有一定之规,地方官学未得到普遍发展,无法满足读书人的要求,于是经师宿儒讲学之风大为盛行。东汉时私学更加兴盛,不少大师名儒不愿卷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或政治上不得志,则避世隐居,收徒讲学。1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魏晋以来,家学有较大的发展。家庭教育文献大量出现,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嵇康的《诫子书》、王祥的《训子孙遗令》、陶潜的《命子十章》等均是古代家训的名篇。南朝时期,家学继续发展,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家训、家诫之类的撰写及其盛行。王僧虔有《诫子书》,孙谦有《诫外孙书》,魏收有《枕中篇》,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更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二、是家庭教育注意家风培养和家族学术的传承,如颜之推在讲述他家的家风培养时说到:“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萧梁时期的王筠有着悠长的家学渊源,连续7代文才相继,“人人有集”,自然殷切期盼后代传承家学,实现爵位相继。刘宋时期的王准之家族熟悉朝廷礼仪,自其曾祖开始便“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家学的兴盛,体现了门阀世族对门第前途的期望与忧虑。12、国子学的产生国子学是西晋专门创办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这是其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咸宁二年,晋武帝下令立国子学,咸宁四年确定了国子学的学官制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1人,助教15人。以教国子学生。博士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任之。惠帝元康三年明确了国子学的入学资格,规定官品第五以上的子弟方能入学。国子学设立初期,隶属太学,国子学的国子祭酒实由太学博士祭酒兼任。这是国子学发展初期的必然现象。13、科举制的产生科举制的产生P176科举制度是由察举制度演化而来的,在吸取察举制度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调整改进,终于形成科举考试制度,中国考试制度的发展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隋代)14.唐代的中央官学P161一、中央专设的学校:1.唐代中央专设的学校:(1)中央教育机构由附属改为独立设置(2)国子监作为教育行政机构的官员及分工(3)国子监规模的发展变化2.中央专设学校的管理:入学制度,学理制度,教学制度,考核制度惩罚制度,休假制度。二、中央附设学校:唐代还有些官学不是独立设置,而是利用行政部门人才资源和业务设备的资源,附设一些学校,并由这些部门管理。在唐代中央行政机构附设的学校中,有部分实科学校,医药学校就是较有代表性的实科学校。15.唐代的科举P177一,唐循隋制与恢复科举二,科目标准与贡举名额三,科目设置与适时变化四,考试内容与项目调整16.宋代书院P214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特点:一,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二,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三,书院官学化的倾向已经出现。17、朱熹编写的的教材:《四书章句集注》18、元代国子学(P201)19、书院学田(P220)20、明代的书院(P249)21、中国古代的蒙学教材p222(1)以识字(包括读写训练)为主的教材。流行最广泛的就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2)伦理道德教材。流传较广的有南宋朱熹的《小学》,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等,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的《小儿语》、《续小儿语》,吸取流行的格言、谚语编成。(3)综合知识类教材。介绍掌故、名物、各科知识的蒙学课本始创于唐李翰的《蒙求》。这书一直流行到清初。明清私塾普遍采用的还有《龙文鞭影》和《史韵》。(4)诗歌类教材。以《千家诗》、《神童诗》为代表,所选多名篇,题材广泛,文字浅显,很适合儿童朗读、背诵。《千家诗》与教识字的三、百、千合称三、百、千、千,是社会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22、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p259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1)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2)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3)他主张儿童教育要一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4)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23、王夫之的人性论、理欲观与教育思想p28624、明清的科举考试一、科举制度与学校制度紧密结合明清时期,学校仍分国家和地方两类。国家学校称为国子监;地方学校有府、州、县学。二、实行三级考试明清科举考试最重视进士科。其考试程序大体有四级:首先是“童试”。童试是预备性质的考试,即预考。考生不论年龄长幼皆称为“童生”或“儒童”。第二步是“乡试”。“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称为三年一“大比”。第三步是“会试”。“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参加会试的必须是乡试中试的举人。第四步称为“廷试”或“殿试”。参加殿试的必须是会试的及第者。三、八股文取士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主项,源于宋代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所采用的经义。八股文有极其严格的文体要求,文章从破题、承题、起讲、开始,正文部分分为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两两对偶,构成八股,最后以大结为全文的结束语。25、魏源学习西方的观点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的代表。26、近代教会学校的产生与发展(1)两次鸦片战争之间:内地教会学校的出现(1840—1860)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年建1839年建立的马礼逊学堂。1860年以后,西方传教士开始大规模地来到中国从事宣教工作。随著传教的深入开展,一些教会学校应运而生。到1875年左右,教会中学也开始出现。(2)教会学校的发展(1861—1911)登州文会馆于1879年宣布具有大学水准,成为中国最早的教会大学。1905年,清末的第一所教会女子大学,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女子高等院校——华北协和女子大学方告成立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教育。课程主要为圣经重点在创世论、赎罪论和耶稣生平等教义上。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书。一般包括《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等。三是西方科学知识。开设诸如数、理、化之类的新式科学课程。27、洋务派开办的新式学堂及其教学洋务开办的新式学堂: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教学内容:“西文”“西艺”目的:培养洋务人才,适应当时外交和军事需要,巩固封建的清王朝统治28、中国近